复旦教授的一封信“不必读的书的清单”火了,是这样吗?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最近一篇复旦严峰教授的一篇旧文不必读的书的清单火了[1],仅所列第七,所有的成功学、心灵学、鸡汤类书都不必读。骗人的,没用。”  有些不敢苟同。

 

鸡汤Chicken Soup for the Soul 或者 Self-help)类的书数量众多,最早的鸡汤可以追溯到2800BC [2]。在书店里(比如Barnes & Noble)有专门书架陈列,其中不乏不错的书,比如Wayne W. Dyer的畅销书《Your Erroneous Zones》(1976年),它应该属于八十年代最早引进鸡汤,由工人出版社翻译出版,书名为《你的误区》。Wayne W. Dyer被称为“Father of Motivation” (激励之父)或者称其为当代鸡汤教父也不为过。的确,《你的误区》不一定是为所有人写的,其中书里讲到愤怒”, Wayne W. Dyer简单把它归结为潜台词:因为你没有像我希望的那样,如果尊重包容一个人的选择,哪有那么多愤怒和不满,所以,有的鸡汤后来喊出了“ Agree to disagree ”。如果一个人读各种各样的鸡汤,无感、无用,不必读,值得恭喜,并不代表其他人认同整个鸡汤就是骗人的,没用。换句话说,假如这类书没有市场,不是更好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还有一本古老的书籍,自己曾经一篇博文里提到过,即巴尓塔沙.葛拉西安的奇书《智慧书-永恒的处世经典》(The Art of Worldly Wisdom by Baltasar Gracián),它算鸡汤 答案是肯定的。最早1998年海南出版社发行了中译版,它属于那种为数不多、想起来随意翻翻,让人有所启发,有所受益的书。

 

最近重新翻翻此书,此书里一直保留孩子中学时留下的书签,上面摘抄了三句话,其中之一是:在某个特定的时候,你只有敢于舍弃,才有机会获得很长远的利益。即使遭到难以避免的挫折,你也要选择最佳的失败的方法。比较欣慰,其一,孩子还可以读中文书,其二,至少她能够意识到,有时候失败不可避免,要学会欣然接受。不过,孩子关注点并不是自己在书上标记的地方,对孩子的摘抄没有印象,也没有逐条(300条)去核对,甚至希望是孩子自己的读书笔记。

 

对照一下巴尓塔沙.葛拉西安的中英文版本,很有意思。原书(海南版)第4章的翻译是:你掌握了什么样的知识就成为什么样的人,原英文是“you are as much as you know”, 这里“know”理解为更中性一些的见识,显然“know “不仅仅包括所学知识、读的书,走的路, 见过的人。因此,对那些见多识广的人,俺总是充满敬意!英文改写为“you are as much as what you have  experienced. ”也可以。

 

书里第5培养人们对你的依赖心理中的真正聪明的人宁愿人们需要他,而不是让人们感谢他”He who is truly shrewd would rather have people need him than thank him.…”)印象非常深刻,可谓职场上的金玉良言,日常生活亦如此?这里的“be shrewd”也理解成敏锐

 

还有第195要懂得如何欣赏他人,海南版翻译成”…傻瓜鄙视他人,一半出于无知,一半因为他所中意的总是最差的。“The fool despises others, partly out of ignorance and partly because he always prefers what is worst.”)其中“fool”理解为犯傻或者聪明过头可能更普适一些,于是理解为:犯傻的人蔑视别人,一半出于无知,一半品味太差。”  所以,懂得去欣赏别人,甚至欣赏一本书,都可以避免犯傻。

 

243不要过于驯良中,(海南版)翻译成从来不说谎的人很容易相信他人,从来不欺骗的人总是相信别人“No one is easier to fool than a good man; the person who never lies believes others easily, and the one who never deceives trusts others.…。),换句话译成:没有比温良的人更容易被愚弄,从不撒谎的人容易相信人,从不欺骗的人容易信任人。关于不要过于驯良,比较难拿捏,季羡林说过一句中肯的话,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或者,做人要诚实,但不能老实,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由于鸡汤滞后效应,只有在经历中和经历后才会品味到鸡汤的味道,这可能就是鸡汤味道欠佳的原因之一。同样地,任何书都可能成为鸡汤,只要产生某种共鸣,无形中成为了经历的一种标志。说骗人的,没用,但不给出理由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没有意思了。然而,有意思的是,国人对第七鸡汤类东西达成比较一致的共识,俺不觉得完全出于一半出于无知,或者一半品味太差,更像是对说教的一种叛逆和反感,那么,再一次“Agree to disagree ”

 

微信里,同学谈到复旦严峰教授的这篇公开封信时,她继续说:“…有时候读书是这样的,有一本书叫《瓦尔登湖》,大家都爱读,我也读了,但我有一个习惯是对作者的兴趣常常大于他的书。所以当作者在瓦尔登湖过了两年向往的生活离开后,我更想知道他回到凡间怎样生活?”  我没有读过,也没有想过在某个地方独处,好奇心了解了一下《瓦尔登湖》,其中喜欢有人引用了书里的这一句话:一本真正的好书教给我的远不止只是阅读它。我必须很快将它放在一边,然后按照它来生活。我始于阅读,终于行动。那么, 任何一本书都可能是自己心目中的好书。

 

周末愉快!

 

[1] 复旦教授:8类书,不必读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960306

 

[2] A Short History of Self-Help, The World’s Bestselling Genre

https://publishingperspectives.com/2013/11/a-short-history-of-self-help-the-worlds-bestselling-genre/

 

 

 

————

Katy Perry —  Rise

https://youtu.be/hdw1uKiTI5c

豆青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pot321' 的评论 : 问好点点,周末愉快!对鸡汤文不感兴趣,值得赞一个。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做人要诚实,但不能老实”、“犯傻的人蔑视别人,一半出于无知,一半品味太差。” 这两句很出彩。我个人几乎不看鸡汤文,因为我本来就不喜欢喝鸡汤,更不要说索然无味的假鸡汤了。~~ 这支歌很震撼。那天无意发现了一支用电音和摇滚式演唱的乡村歌曲,挺好听的。谢谢分享精彩!周末愉快!
豆青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囫囵' 的评论 : 谢谢您来访并留言,非常赞同“不以自己的标准去评价他人,才算真正的成熟。”
囫囵 发表评论于
明白您的意思,我就从不读鸡汤与成功学,但是不等于没有人需要他。我的工作以接触人为主,经常惊讶于有些人性的脆弱与不堪一击超乎想象,而且每个人的弱点都可能与其他人不一样。也许意识到并且时刻记住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并因此不以自己的标准去评价他人,才算真正的成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