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诗外传3.23:当舜之时

夏学,就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质极其丰富,科技发达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经为核心的华夏生命哲学,正好可以用来添补空虚的心灵,给人智慧和力量。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韩诗外传3.23:当舜之时

 

原文:

 

当舜之时,有苗不服,其不服者,衡山在南,岐山在北,左洞庭之波,右彭泽之水,由此险也。以其不服,禹请伐之,而舜不许,曰:“吾喻教犹未竭也。”久喻教,而有苗民请服。天下闻之,皆薄禹之义,而美舜之德。《诗》曰:“载色载笑,匪怒伊教。”舜之谓也。问曰:“然则禹之德不及舜乎?”曰:“非然也。禹之所以请伐者,欲彰舜之德也。故善则称君,过则称己,臣下之义也。假使禹为君,舜为臣,亦如此而已矣。夫禹可谓达乎为人臣之大体也。”

译文:

在舜帝的时候,有苗部落不归服。不归服的原因是,他们南面是衡山,北面是岐山,左边是洞庭湖,右边是彭泽湖,是由于这些天险的保护。因为有苗不归服,大禹请求征伐他们,而舜帝不允许,说:“我还没有用完教化和启发他们的方法呢。”经过长久的教育开化,有苗果然请求归顺。天下人听说后,都轻蔑大禹的不义,而赞叹舜帝的美德。《诗经》说:“和颜悦色,不怒而教。”说的就是舜帝。有人问道:“那就是说大禹的品德比不过舜帝了?”回答说:“不是的。大禹之所以请求征伐,是想以此彰显舜帝的美德。所以好事美事属于君主的,而过错却自己承担,这是做人臣子应尽的义务。假若大禹是君主,虞舜是臣子,也是这样的罢了。大禹可以说是明白做人臣的重要道义的。”

侠客心得:

功绩是属于老板的,过错由自己承担。这与当代人的思维好像不一样。在圣君贤相的年代,主要是以德治国,君主的形象和威严是国家稳定和繁荣的基础,所以臣子的重要任务就是维护君主的圣明。君王选贤任能,放手给臣下施展才能,做好了,是君王用对了人;做坏了,是臣子辜负了君主的信任。当然,有太多昏君,滥用臣子的信任胡作非为,祸乱国家和百姓,所以愚忠是万万要不得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