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地

最近在读咏给.明就仁波切的<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分享一下,希望也能触动你的心。

 

1。" 不应期待立即的结果,而是要循序渐进地学习,生活"。---一直以为自己是慢性子的人,其实内心深处还是急的,对生活没有、足够的耐心。现在回头拉长了时间看,发现自己的确有了许多的进步。

2。"认为「自己是」唯一在受苦的人,而别人似乎都可以免於痛苦的迫害,好像他们天生就掌握如何快乐的特别知识,而我却因为某种宇宙的意外而不具备这种能力。"---感觉我就是文中的提到的那样,总是有着莫名其妙的孤独感,感觉周围的人都比自己快乐。

3。"在学习开展慈心与悲心时,我所学到的是,这一课其实要从如何「珍惜自己」开始"。---我是人进中年后才慢慢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接受自己。做到珍惜自己认识自己是非常难的。生活其实是与自己内心争斗的过程,真可惜那么多人都关注外部的纷挠,而忽视了自己内心。

 

下面摘抄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分:

 

不应期待立即的结果, 而是要循序渐进地学习禅修。。由於我们的「自」与‥他」二元观是长 久累积的习性,因此不能奢求马上就能将之克服。如果循序渐 进地学习,你的人生也许不会明天或下个星期就有所改变,甚至一个 月後也不会有什麽改变。但是,一年或多年之後再回顾这些过程时, 你的确会看到其中的不同。你会发现,自己身边围绕着许多慈爱且支 持你的夥伴;面对冲突时,他人的言语和行为也不再像以前一样,看 起来那麽具威胁性;你有时感受到的痛苦和烦恼,也将变得更容易应 付了,而且相较於其他人所经历的苦难,它们的重要性甚至会缩小, 而不再是天大的事了。

慈心和悲心的禅修跟前面所提到「止」的修持有很多类似之处, 两者主要的不同处在於安住之对境与方法的选择。在多年接受正式训 练的过程中,我所学到的最重要经验之一就是,每当我将自心自然的 特质「悲心」排阻於外时,我不可避免地就会感到自己很渺小、脆弱 且害怕。 我们很容易就会认为「自己是」唯一在受苦的人,而别人似乎都 可以免於痛苦的迫害,好像他们天生就掌握如何快乐的特别知识,而 我们却因为某种宇宙的意外而不具备这种能力。这种想法只会让我们 夸大自己的问题,实际上问题并没有那麽严重。 我也曾经跟大家一样有过这样错误的想法,结果只是更加孤立自 己,让自己困在二元模式的思考中自怜自艾,觉得自己软弱、脆弱, 又畏缩害怕,跟这个世界所有人都格格不人,而其他人好像都比我 强、比我快乐、比我更有安全感。我也误以为他人具有可以掌控我的 力量,对我的幸福造成威胁。不论何时,我都以为有人会以某种方式 剥夺我所获得的安全感或幸福。

这些年来与他人共事中,我开始明白自己并非唯一有这种感受的 人。面对他人时,脑中古老的爬虫类脑的某个部位会立即评估我们所 面对的是朋友或敌人,我们甚至会把这个感知的范围逐渐延伸到无生 命物,乃至万事万物,包括电脑,烧坏的保险丝、答录机上一闪一闪 的灯等,看起来似乎都具有某种威胁性。 然而,开始练习悲心的禅修之後,我发现自己的孤立感开始减弱 了,同时也觉得自己愈来愈有力量。以往我只看到问题,现在开始能 够看到解决的办法。以前我也曾经重视自己的喜乐超过他人,但我也 逐渐了解到,他人的福祉其实是让我自心宁静祥和的基础。 在学习开展慈心与悲心时,我所学到的是,这一课其实要从如何 「珍惜自己」开始。,这非常不容易,尤其是对成长於强调个人缺失 而非优点的文化里的人,这点特别困难,而这并非只是西方社会特有 的问题而已。闭关的第一年,对自己所生起的悲心真的救了我自己一 命,如果我没有认出自己的真实本性,没有深刻看着内心深处,见到 内心深处拥有真正的力量,并且了解它不是我一贯所认为的脆弱,那 麽我恐怕永远都离不开我的房间.

在闭关房独处的时候,我想起了‥人类」的梵文字「Pu了 usha」,这个字的基本意思是「具有力量者」,这给了我很大的帮 助。身为人类即具有力量,尤其是具有完成自己所欲求的一切的力 量,而我们的欲求其实又回归到最基本的生物慾求,也就是想要远离 痛苦,得到快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