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今天已是中秋。本应是阖家团聚的中秋节,可因为疫情我们一大家人却分散在世界各地。无论大家小家,都是遍插茱萸少不止一人。
大侄子2020年春节后回到伦敦就一直回不去中国,今年一个多月的假也没敢回,怕假期都在隔离酒店里度过。正好他媳妇也放假,俩人去了马拉西亚他媳妇的家。小侄子刚有了二女儿,在月子中心照顾媳妇,哪也不能去。小弟两口子本来一直在沈阳休假,可前几天学校让他回去开会,没想到刚一到北京就被隔离了,会没开成不说,沈阳也回不来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刚才读了唐静安的西江月,就想起以前我家过节也是一样的热闹,老爸活着的时候是最爱张罗年节的,全家的热闹有一半都是老爸制造的。那时候过节虽然没现在这么多好吃的,可热闹欢乐的气氛一点不逊于今天。每当节日来临时,父亲就像个孩子似的早早就开始张罗,早早就开始兴奋,于是带动着我们也跟着躁动起来。其实无论是中秋节的月饼,端午节的粽子,还是正月十五的元宵都是我厌烦的食物。即使在缺吃少穿的日子,我对这些甜腻的食物也不感兴趣。但这些节日我依然过的津津有味,父亲说的好,过节就是过的人气。一家人聚在一起,一起动手做几个拿手菜,再弄点啤酒喝喝,节日气氛瞬间就浓烈起来。父亲并不会喝酒,一杯酒下肚就脸红到脖子根了,可过节的时候也会弄几瓶啤酒和我们一起碰碰杯。过节嘛,哪能不喝点酒呢。
与唐静安家一样,我家过节掌勺的也都是男人,父亲活着的时候都是父亲掌勺,父亲去世后就是我们哥仨掌勺,当然以我为主,母亲是只负责配饺子陷。媳妇们都是打下手,剥葱剥蒜,摘菜洗菜。后来孩子们大了,也都学会了几个拿手菜,尤其是大侄子,自幼就嘴馋,也是最早学会做饭的。有一年中秋节,他恰好在家休假,就要露一手,要做个西班牙海鲜饭。可他十分教条刻板,缺一样东西都不行。为了提供他西班牙海鲜饭不可或缺的鸡,不得已把一只下蛋的母鸡杀了给他当配料。做饭的时候我说,你不要学西班牙人那种做法,很容易把米做夹生了,最好盖上一会锅盖,这样米饭会熟透。可他不听,非要敞着盖煮饭。结果那天的西班牙海鲜饭煮成了夹生饭,把我小侄吃坏了肚子。
我儿子从小吃饭就不讲究,一个西红柿炒鸡蛋可以连续吃一个月也不烦,酱油炒饭天天吃也津津有味。就是饺子吃够了,我母亲特会包饺子,在国内时吃了太多奶奶的包的饺子把他吃腻了,弄的他到现在也不爱吃饺子。现在他只对小笼汤包感兴趣。儿子会擀饺子皮,会擀面条,最拿手的是姜葱爆龙虾,自己还搞了点独创性,加了一些独门配料。我胃寒,对海鲜不感冒,尤其是贝壳类的海鲜还有点过敏。我太太是海鲜迷,什么海鲜都喜欢。她在波士顿时,我去探亲。第一顿就给我上了两个水煮龙虾,还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我吃了几口就胃难受,可她吃的美滋滋的。但我儿子做的葱姜爆龙虾却让我胃口大开,简直就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龙虾。
在纽约几乎可以买到所有中国的土产,可唯有东北的豆腐干和卤水豆腐买不到。这两样就成了我儿子和我的成天念叨的东北美食。辽宁锦西的干豆腐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干豆腐,什么高碑店干豆腐,山东干豆腐,与锦西干豆腐比起来简直就是豆腐渣,味同嚼蜡。
唐静安只吃过东北的酸菜,还没吃过东北的干豆腐和卤水豆腐呢。如果她吃过锦西的干豆腐和东北的卤水豆腐,我保证她会专写一篇东北豆腐文。在国内时,有一年我带一个南方朋友去本溪水洞游玩,出来时在洞门口的小吃摊点了个卤水豆腐炖鲫鱼。我那个朋友吃过后大赞说,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豆腐。
纽约今晚的月亮已经很圆了,往日的中秋节景象都变成了片段,很多事还记得,可到底是哪年的中秋就模糊了。对了,纽约还缺一样中秋必不可少的水果,巨峰葡萄和白玫瑰香葡萄。这两样葡萄是我最喜欢的水果。现在韩国店有买巨峰葡萄的,可韩国巨峰太甜,葡萄粒也不够大,没有家乡的葡萄可口。
葡萄美酒月光杯,在圆圆的月亮下,与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美酒,吃着家乡的巨峰葡萄和白玫瑰香葡萄,想一想就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