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五分钟就结束了审稿
1945年黄昆赴英国留学,先是师从大师级物理教授莫特,攻读博士研究生。其后又去了爱丁堡大学逗留了半年。与当代物理学大师、诺贝尔奖得主玻恩相遇。
当时,玻恩正在写一本关于晶格的量子力学的书稿,他已经66岁了,同时手头还承担了许多科研课题和教学杂务,自感无力完成这本理论著述。但当他接触到黄昆后,发现这个年轻人“颇有天赋”,便决定将未完成的手稿交给黄昆,希望与他合作共同完成这部书籍。黄昆对晶格动力学理论也有兴趣、同意相互合作。
然而,书稿尚未完成,黄昆便突然决定要在1951年返回中国,这让玻恩教授大吃一惊,内心感到非常失望。
不过,黄昆走时,已经完成了前半部分的书稿,所以《晶格动力学理论》上册不久就在英国出版了。而且,黄昆还带回了该书的后半部分,包括他精心补充的三章内容;并带回了一台老式打字机,以便继续写作。回国后的黄昆没有辜负玻恩的期盼,在1952年完成了书稿,但在准备寄往英国时,却出现了麻烦。
1950年代初,当时的政务院下达了明确规定:全国所有送交国外的论文,一律先送科学院审查,实行政治把关,包括立场、观点和保密方面的审核。黄昆的英文书稿送到科学院编译局后,审查者不懂科学,尤其对黄昆这种厚厚的英文书稿,根本就无法发表意见,索性就将它搁置到一边不予理睬。
幸亏此时调来了一位年轻人,他虽然是地下党出身、却读过浙江大学物理系,而且还是高才生,做过著名物理学家王淦昌的得意弟子。这人叫许良英。许良英调编译局工作,具体负责出版物的审查,包括送往国外论文的政审把关。
许良英来到科学院接手的第一份工作,碰巧就是审查黄昆与玻恩合作的书稿。许良英是科班出身,物理和英文皆有相当水准。更重要的是,他知道玻恩是谁。他翻了翻书稿,五分钟就结束了审查,认定这是一部与政治毫无关系的纯学术著作,应该尽快放行,他还直截了当地说了句:“可笑,这个也审查。”
许良英因此对黄昆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很惊讶,中国居然有能够和玻恩这样的大物理学家合作出书的教授,这可是中国科学界的光荣啊。像这种书,不仅外国应该出版,中国更应该抓紧出。书稿后来幸运地寄到了玻恩手中,在英国出版了完整的、影响力至今不衰的《晶格动力学理论》。
许良英是浙江临海市人。194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主要研究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当时浙江大学迁贵州遵义办学,老师王淦昌鉴于人才难得,热情邀请许良英留校任教,但他却婉拒了老师的好意,不辞而别,去了桂林寻找地下党,急得爱才心切的王淦昌教授四处登报寻他。
他后来如愿以偿,成为党的一份子,又回到浙大。1947年,他是秘密的浙大支部书记,在轰动全国的“于子三事件”中,作为地下党的负责人,发起和领导了浙大学生罢课、教授罢教的行动,进而引爆了全国性的学生运动。
1949年,他担任了杭州团市委学生部部长,与时任杭州团市委组织部部长的乔石同事。1952年,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指名调他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5年,因为介绍胡风分子方然入党,受到批判和停职审查一年。
1956年,中国科学院创建哲学研究所时,他与于光远共同担任负责人。
第二年,全国开展反右运动,他因为反对反右运动,被打为科学院第一右派。声讨他“罪责”的文章刊登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要媒体的显著位置。
1958年,因抗拒强迫劳改的处置,许良英被开除公职,遣送老家张家渡镇劳动改造,当了20年的农民。这期间,他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坚持笔耕。
许良英在农村生活时,他的恩师王淦昌曾长期给他按月寄去35元。在那个时代,35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有了这笔钱,许良英不再下地劳动,而是用来购买工分。每天晚上八九点钟大队停电,他就点上煤油灯继续翻译,直到深夜。1974年,许良英翻译完成了三卷本的《爱因斯坦文集》。
《文集》出版时,介绍作者是“著名物理学家”,他立即去信要求更正,申明自己“既不是物理学家,更不是什么著名人物,我不过是一个农民,一个没有公职的人民公社的社员。”
他是那种一辈子不说假话的人。他读书时,浙大的老校训是“求是”。“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这是老校长竺可桢对校训的解释。后来,浙大的校训被人修改为“求是创新”,许良英为此当众向那位主持修改校训的校长发难说:“求是后面加个尾巴,犹如画蛇添足,有点不伦不类”。
他说话总是直来直去,不绕弯。朋友来拜访他,借书、聊天,他常口无遮拦地评价人:“这个人还可以;这个人很不错的;这个人混蛋,很差劲;这个人是个阴谋家。”
这种口无遮拦,让人从他身上看到了爱因斯坦的影子。爱因斯坦说,对社会上非常恶劣和罪恶的事情保持沉默,是在同谋犯罪。于是明白了,面对反右运动,他为什么会起身反对了。
正是这样的反对,让他整整蒙冤了20年。直到1978年,才终于恢复公职,回到了北京。
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许良英》
姚蜀平《黄昆夫妇印象记》
《许良英:为救国放弃追求诺奖……他却被打成“右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