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看过希区柯克的经典恐怖片《惊魂记》(Psycho, 1960)后好多人很久都不敢一个人进浴室。我是在出国前就看过了(当时翻译片名为《精神病患者》)。看后的恐惧感大概至少半年以后才消失(鉴于当时中国的落后生活境况 - 没有私人浴室可进,长达半年不敢晚上一个进的是比私人浴室恐怖得多的公共厕所!)。此片虽然是早期黑白片,情节发展相对简单,更没有现代影视奢侈的视觉效果,但却引人入深,悬疑气氛的烘托和恐怖感的积累充分到位,最后惊骇如火山爆发,看完后的后遗症更是经久不散。
《惊魂记》之所以经典,不但在于其恐怖气氛铸造得好,还在于主角诺曼·贝兹的病态人格的极度复杂。在《惊魂记》出炉后,“诺曼”(Norman)这个名字在美国文化中基本成为了具有多重分裂人格的代名词,更成为心理学上研究该种人格的“标本”。
《惊魂记》之后有几个续篇和前传,看网上的评分都不如原作(注1),但半个世纪之后的电视剧《贝兹旅店》(Bates Motel)则是例外, 它一反原作的神秘恐怖的风格,着重于对心理复杂性的刻画,展示了主角诺曼之所成为连锁杀人犯的演化过程,成为和原片风格迥异且又毫不逊色的独立作品。
《贝兹旅店》全剧故事始于诺曼父亲的”事故身亡“。当时诺曼的母亲诺玛(Norma)用丈夫死后的保险费买下一家小旅馆,开始在儿子的帮助下经营旅馆业务。诺曼当时还是十几岁的少年,虽然他举止文雅性格温和,在学校倍受欢迎,但母亲却知道他有非常严重的心理异常。由此母亲在生活中处处保护 - 甚至过度保护诺曼,导致诺曼在人格独立发展出现障碍。也正是这个母子在人格上的无法分割和冲突,导致了不寻常的事件发生和层出不穷的悲剧。
《贝兹旅店》是悲剧。在此让我们从温一下古希腊对悲剧的定义:“(悲剧是)这样的一种戏剧:其中的主角 - 通常具备重要和杰出的人格 - 落败于他/她无法掌控的由于性格和环境二者结合导致的灾难”(注2) 。 《贝兹》中的两个中心人物诺曼和母亲均符合这个定义 - 二者都有其杰出非凡的品格,但都成为厄运的牺牲者。诺曼很早知道自己的异常,一直努力改变自己,但天生的缺陷加上后天和母亲的关系二者恶性循环,导致诺曼每走一部似乎都让自己陷入更加无奈的处境;母亲诺玛的命运更加让人哀叹:她对诺曼完全无私的付出,不但没有挽救儿子,最后还让自己比儿子更早落入悲惨结局。
原作《惊魂记》(包括真正原作 - 小说)中诺玛一直没有真正出场,但故事暗示了诺玛的极度负面的人格,让后来心理学家们分析出她对诺曼的种种极端过分的控制和虐待,使得熟悉《惊魂记》的人都对诺玛这个虚构的形象恨之入骨,把诺曼的行为都归因于她。相比之下,电视剧《贝兹旅店》中母亲形象”正常”得多,且魅力十足,其行为更能让普通人接受,从而也导致该剧更深广的感染力。
该剧还涉及了除母子以外的其它几个角色的命运,比如诺曼的哥哥和几个好友,诺玛的哥哥和情人等等,甚至一些社会问题,比如毒品黑社会和权力腐败等等,但诺曼和母亲的命运一直是故事的中心线索。全剧故事层次丰富,起伏有致,结尾更是全剧的高潮,处理得出人意料又符合情理,并留下无限遗憾和哀叹。
最后不能不提的是演员们的演技。尤其主角诺曼。诺曼的多重人格甚至角色错位 - 突然在某种心境下变成自己的母亲 - 被主演 Freddie Highmore 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诺玛的演员 Vera Farmiga 也是性格魅力非凡,把诺玛的心理困境刻画得惟妙惟肖。电视剧的前半部分我个人基本被诺玛的性格所吸引,而后半部分则被诺曼表演所征服。
如前所述,《贝兹旅店》是符合古希腊定义的真正的悲剧,会让人感到人生的无奈和命运的无情,所以分量沉重。但让我个人非常佩服编剧们的地方是,不但全剧没有《惊魂记》那样的阴森恐怖(除了个别地方),结尾还有一线充满希望的光明。这样的“正能量”处理让该剧打破了原作的格局,使得全剧的内涵更加丰富。
以上种种感概,让《贝兹》成为我看过的心理悬念剧的最爱,没有之一!
注1:真正的原创是同名小说,作者 Robert Bloch. 小说出来后立即被希区柯克买下了版权。
注2:” a play in which the protagonist, usually a person of importance and outstanding personal qualities, falls to disaster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a personal failing and circumstances with which he or she cannot deal.”(https://www.collinsdictionary.com/dictionary/english/greek-trage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