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真的像传说一样,重新做人是没有任何前世的记忆,那移民之路也许要平顺许多,因为白纸上没有任何过去的纪录叠加,混淆就不会出现。吃晚饭就是吃晚饭,不用想什么diner,supper,或者tea。脱口而出的ta,也没有需要去想应该是he还是she,或者 it。
现在我们移民,人踏足在陌生的土地,眼前的一切也并不完全陌生。谁没见过楼房、街道、店铺、树木、花草、山水、……但它们又真的跟过去的一切完全一样吗?前世今生,过去现在,汉语英文,缠绕在一起,像足打乱的毛线,精神要不分裂也难。所以,凡是提起移民,就有文化休克一说,而这休克的症状就是瞎子聋子哑子瘸子傻子“五子登科”。
西方现代国家的市政规划大都是建筑在轮子上的,住家也好,商家也好,没有汽车万般艰难。这汽车也不就是四个轮子嘛,可是左行右行就先搞到头晕。“我在原居地开了十几年车,居然驾照通不过!”对于这位气呼呼的仁兄,歧视大概是唯一能够想得通的解释。至于不会开车的朋友,为了小小一只面包,真要走到腿瘸;
说到哑子、瞎子、聋子,当然都与语言有关。英语一窍不通也就罢了,可是明明ABCD滚瓜烂熟读了好几年,甚至好几十年,怎么就是“茶壶里的饺子,有嘴倒不出”呢。郁闷呵!这满肚子的话呀,憋得难受。曾有一位朋友,应该是要强的那种,在大学读MBA,课堂上下,语言表达是种必需,但是第二语言的先天不足,总是无法流畅精准、随心所“语”,被藐视、被轻视的自我感觉困扰很久,且一直无法释怀,最后决然回流。忽然就想起,过去有人批评通行大陆学校数十年的许国璋英语是误人子弟,至此彻底理解,因为语言不光是语法、写作这些纸上功夫;
充耳不闻的聋子呢,也就不用多说了。倒是瞎子,有个小故事叫我回味好一阵。一朋友搬了家,热情邀约,当然地址是必需的条件。且听他开口就是“你先转到10号公路,然后……”查看地图,这10号公路,其实是有它自己的名字——Mt Albert Road。要说这三个词实在是太普及型了,根本算不上拗口,为什么就会被忽略?被数字所代了号呢?有谁在原居地会把中山路或者建国路叫成10号路吗?后来留了一个心,发现很多华人除了自家所在,其他的路名——哪怕就在拐角都说不溜。按说,天天经过的马路,天天看到的路牌,怎么就不能过目不忘呢?刻薄一点,还真是睁眼瞎。
至于傻子,简言之,就是失去了基本常识和基本判断力——傻了。欲知详情,咱们下周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