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 ~ 德国没有普鲁士

** Day 9 & 10 柏林 **

真的到了柏林了吗?

曾经的普鲁士王国,曾经的德意志帝国,曾经的邪恶纳粹。。。想到这些,不知为何,脑海里浮现了三个字:罪与罚。

一个造了孽的国家,一个几乎所有国民都被卷进了疯狂的宣称鼓动机器的国家。曾经万众一心对政权深信不疑,到头来深受其辱,深受其害的国民,该怎样想起,说起那段历史?还是,无言以对,干脆不提?这世界上很多东西,不可以从零开始!

人云:“在德国,历史长久以来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历史永远不会重演。”

1945年的时候,纳粹德国已经谋杀了一千一百多万人,其中六百万是犹太人。其余的还包括政治犯,罗姆人(吉普赛人),同性恋者,残疾人士等。德国人的死亡人数是八百万。二战后波斯坦公约中,苏联美国河英国重新划定了欧洲国界。德国割让领土东边近四分之一的领土给苏联,捷克,匈牙利和波兰等中欧东欧国家。截止到1950年的时候,约一千四百万德国人,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被迫迁徙,却无处可去。只能把家当堆在小小的手拉简易木头车,往西边逃。那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难民危机。自此,普鲁士与德国再无联系,土地连同人口都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我们的柏林之行,从勃兰登堡门开始,沿着林登树下大街,一直走到博物馆岛。

勃兰登堡门Brandenburger Tor的位置,无论是地理上还是政治意义上,都是柏林的心脏。这里是柏林老城门的旧址,曾经有一条路从这里出发,到达勃兰登堡侯国Margraviate of Brandenburg的首都:Brandenburg an der Havel。勃兰登堡侯国是普鲁士王国的前身。1417年霍亨索伦家族的第一个统治者腓特烈一世 (勃兰登堡)迁都,柏林才成为普鲁士的首都。

勃兰登堡门,曾经为了纪念战争而建立,曾经在战败时被毁,曾经在冷战中分隔一个国家。如今,它是和平的象征。

勃兰登堡门的设计很有古典风,模仿雅典卫城的入口城门Propylaea的理念建造的:朴素威严的12条多力克立柱,柱子上面的横饰带有triglyph三竖线花纹和metopes浮雕,门的顶端赫然立着胜利女神Victoria的四驾马车。

勃兰登堡门内的小广场本来就叫The Square,在1814年,第六次反法同盟占领巴黎后,才改的名字叫巴黎广场(Pariser Platz)。

勃兰登堡门的建造者是腓特烈·威廉二世(Friedrich Wilhelm II) ,腓特烈大帝的侄子。他不那么热衷于军政,却喜欢艺术和音乐,自己会拉大提琴。慷慨赞助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威廉二世发起建设的另一个文化遗产是柏林的博物馆岛Museum Island,他的设想是建立五个公共博物馆,使得柏林成为文化和艺术中心,“an open space for the arts and sciences,” 让柏林成为 “Athens on the Spree”。如今,这个梦想成真了:Altes Museum (Old Museum);Neues Museum (New Museum);Alte Nationalgalerie (Old National Gallery);Bode Museum;Pergamon Museum。

怎能忘却历史?上个世纪初那段沉重的历史。在柏林是无法避开的。The Memorial to the Murdered Jews of Europe和The Memorial to the Sinti and Roma Victims of National Socialism都是在这个城市的心脏地带,在勃兰登堡门Brandenburg Gate傍边。

除了战争带来的伤痛,这边还有一个和平时期的伤痛:White Crosses,纪念逃亡柏林墙而无辜丧生的东德年轻人们。

勃兰登堡门往东就是鼎鼎大名的林登树下大街(也有称菩提树下大街),一直延伸到普鲁士皇家宫殿Berlin Palace (Berliner Schloss)。这个宫殿是从1443年 到 1918年是霍亨索伦王朝House of Hohenzollern的主要居所。这个家族是勃兰登堡-普鲁士(1415年-1918年),德意志帝国(1871年-1918年),及罗马尼亚王国(1881年-1947年)的主要统治家族。皇宫先是二战中被炸,后来在东德本拆毁。现在这里重新修建了浩大的洪堡论坛Humboldt forum,是个历史,文化和科技的展览交流中心。我的理解,也是对普鲁士文化遗产的展示。

施普雷河Spree河边的洪堡论坛。

1900年博物馆岛周边,柏林市中心的建筑模型。如果能再回到从前,该有多好?

在博物馆岛附近吃了午餐,是个泰餐馆。吃到了久违的米饭和蔬菜,无论味道怎样,都感觉很幸福。

然后沿着林登树下大街往回走,接着看景点。

前东德修建的柏林电视塔,是柏林的最高建筑。每当落日照射在塔上,球形观光台上会出现一个光闪闪的十字架,被市民们戏称“教宗的复仇”。因为当时东德在东柏林强制关闭了基督教堂,拆除了所有十字架标志。

德国历史博物馆位于普鲁士王宫正对面,也是个卓越的建筑古董。由第一个称王King in Prussia的勃兰登堡选侯Frederick III于1695年奠基,曾经是普鲁士军械库。1877年由德皇威廉一世改建为名人堂和博物馆。

新岗哨Neue Wache的建筑设计师是普鲁士人Karl Friedrich Schinkel(1781 ~ 1841),作为建筑师和都市规划师,柏林到处是他设计的作品,沿着林登树下大街可以看到的还有:旧博物馆Altes Museum,柏林音乐厅Konzerthaus。他的新古典主义和新哥特式的建筑风格,影响了欧洲一个世纪。

新岗哨纪念馆里面只有一座雕塑:Mother with her Dead Son,在空旷的厅堂内,格外凄凉。有多少膨胀的政治欲望,就有多少年轻人的鲜血,也就有多少母亲的泪与痛。

洪堡大学是腓特烈大帝时期的建筑,当时叫Prince Henry's Palace。洪堡大学被称为现代大学之母,是因为其开创性的“研究与教学合一”的办学理念。同时期的建筑还有:柏林歌剧院Berlin State Opera;皇家图书馆the Royal Library;天主教教堂St. Hedwig's Cathedral。

纳粹期间,洪堡大学的学生们焚烧书籍的纪念, 但愿引以为戒。

St. Hedwig's Cathedral在修缮中。1773年修建在一个新教国家首都的中心地带,颇显当时的宗教宽容。1938年11月9日,水晶之夜的屠杀犹太人事件之后,主教座堂神父Bernhard Lichtenberg在晚祷仪式中公开为犹太人祈祷。

1661年始建的皇家图书馆the Royal Library,现在是德国最大的科学图书馆Berlin State Library。

标志着普鲁士19世纪期间战绩的胜利纪念柱Victory Column,部分浮雕在二战后被法国人拆除拿走。战争的烟云消散之后的今天,浮雕并没有完全修复。特意保留的空白,意义大于恢复原貌。

两场重要战争:1866年Austro-Prussian War和1870年The Franco-Prussian War。

德国国会大厦Reichstag Building是免费开放的。参观Rooftop glass dome需要提前网上预约,也可以前往售票处预约三天之内的票。我们就是在售票处购买了第二天一早的参观票,需要护照作为证件才能买。

德国国会大厦立柱上的弹孔,似乎可以修复,但却保留下来,寓意自在不言中。

我们住的地方也是一景,当年东西德交界处的腓特烈大街地铁站Friedrichstraße station。东德的安全情报机构斯塔西Stasi,曾在这个火车站布置了严密的监视网,探查人员来往。

在柏林自然不能忘了吃CurryWurst香肠,火车站傍边就有个小店。此地还有一项Brandenburg地区特产:酸黄瓜Spreewald pickles。

在柏林的时候恰逢星期一,博物馆不开门。先生还有些工作需要远程处理,因此游玩的时间有限。但两天以来还是收获满满。希望能在2025年Pergamon Museum修缮完毕的时候,重游柏林。

谢谢浏览。

心灵之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雪狗2014' 的评论 : 我也一直在学习,谢谢来访。
心灵之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全球战略' 的评论 : 你对乌局势比较悲观呀,我看历史还蛮有兴趣的,无论是否合理都过去了。看今天的世界,看着累,也着实看不懂 :-)
心灵之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jinjiaodw' 的评论 : 是的。谢谢点评。
心灵之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新林院' 的评论 : 我们的看法大概差不多。谢谢来访,评论。
心灵之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居北飞雁' 的评论 : 希望能还原旅游时的体会,所以尽量详细。谢谢来访。
雪狗2014 发表评论于
我走马观花看了,好好读你的介绍。谢谢了
全球战略 发表评论于
好文,带回了两次游柏林的美好回忆!有一点补充:“截止到1950年的时候,约一千四百万德国人,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被迫迁徙,却无处可去。只能把家当堆在小小的手拉简易木头车,往西边逃。那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难民危机。”你看的原文可能是“German”,其实更精准的翻译应是“德裔人”(ethnic German)。这些人近在捷斯的苏台德地区,远在苏联伏尔加流域,但不属于1939德国疆域内的公民。二战后东欧各国对将这些人赶尽(不走就会杀绝),是不折不扣的种族清洗,你写的没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难民危机”(也是人道灾难)。但是各国都怕未来德国再出一个强人,要来解放这些“德国人”,所以都承认“民族大团结”政策的失败,还是建设单一民族的国家为妥。现在普京出兵打乌借口之一就是保护乌境内“俄国人”(其实是讲俄语的人)。我预测:战后,这部分人或者(1)通过乌语考试,只用乌语;或者(2)若坚持讲俄语,会被扫地出门驱逐到俄国。历史会重演的!
jinjiaodw 发表评论于
心灵之游 写道:“截止到1950年的时候,约一千四百万德国人,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被迫迁徙,却无处可去。只能把家当堆在小小的手拉简易木头车,往西边逃。那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难民危机。自此,普鲁士与德国再无联系,土地连同人口都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这是一个概念上的误解。
普鲁士分为东、西两部分,中间被波兰分断。
西普鲁士领土现在是德国领土的一个很大的组成部分。西普鲁士百姓一直到现在还在同一块德国土地上繁衍,土地连同人口都从没有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波兰以东的东普鲁士在二战以后割让给俄国,土地成了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东普鲁士这个概念从此消失。德裔人口(如你所说)往西逃到德国。没死在路上的,后代在德国繁衍。

-----------------------------------------------------
西普鲁士二战后几乎都属于波兰了
新林院 发表评论于
心灵之游 写道:“截止到1950年的时候,约一千四百万德国人,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被迫迁徙,却无处可去。只能把家当堆在小小的手拉简易木头车,往西边逃。那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难民危机。自此,普鲁士与德国再无联系,土地连同人口都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这是一个概念上的误解。
普鲁士分为东、西两部分,中间被波兰分断。
西普鲁士领土现在是德国领土的一个很大的组成部分。西普鲁士百姓一直到现在还在同一块德国土地上繁衍,土地连同人口都从没有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波兰以东的东普鲁士在二战以后割让给俄国,土地成了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东普鲁士这个概念从此消失。德裔人口(如你所说)往西逃到德国。没死在路上的,后代在德国繁衍。
居北飞雁 发表评论于
好详细的介绍,谢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