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一些国内视频组合盗月社杨树梢和双探望潮汕美食的视频,挺有感触,啰嗦记录下来。 如他们探望潮汕美食时,请了一位潮汕主厨带领他们去找当地美食。节目挺精彩。
那位主厨介绍地是头一餐是粿条(当地早餐及点心),第二餐是牛肉火锅(其实是新鲜宰杀的牛肉按部位切片分盘,在米汤为火锅底汤的铜锅中涮熟).那主厨人精干精瘦,讲起当地美食渊源及讲究来滔滔不绝。。。很是在地虎的感觉。。。我不禁想起自己在广东出差时寻访当地小吃和美食时的感受和那么些年中自己家和广东的联系。
我最早大约在1986年上高中时去过广州深圳。那时吃过的一家当地老字号粥粉面店,在广东商城附近,是出差的母亲带着我去品尝的很是美味,我也试了许多平生第一次,如深圳长安宾馆在地厨师烹制的北方烙饼,大排档菜及煲仔饭,牛腩粉状元及第粥等等。。。
回想自己和广东的联系
我工作后,在东南沿海出差时少,天津北京青岛上海多些。在2010年前后我去过广东两三次,出差或办事。。。
另外,2000年前后,我家属去广州应聘了一次工作,我因为不甘心请假被单位扣三倍工资就没有随同去看情况(当时两个孩子三四岁,再移居找房找工作觉得很大的改变,心有畏惧,后来家属也没有去广州工作留在了西安。再后,西安国企的情形就变差了。。。回想起来,自己也是丧失了一次改变自己生活状态的机会。。。)
但是谁知道呢?我在纽约遇到我孩子的大学同学(约在2020年,她们都是国际留学生)。他们的父母都是早期到深圳/广东奋斗的外省人。彼时,我们的孩子在纽约的艺术大学相遇。其中有一位孩子的母亲还跟我交流过,想趁着亲属移民办好的关口,到美国来闯荡一下,从头学物理理疗师,再扎根工作啥的。我将心比心,用自己的经历奉劝她不要再走我这样的曲折道路。 她若真有心在50+岁年龄上再做点什么副业,在国内发展自己的嗜好就好,完全不用用脱一层皮的蛮劲儿去适应美国生活,适应美国职场生活。。。得不偿失。。。人生很短,不能以吃苦受累为体验目标。有气力做一些自己喜欢的精神舒畅的事业。。。另外从算经济账上来说,孩子国内高中毕业到美国读好的大学,大约需父母花费一百万人民币(四年大学),约需家长在国内奋斗五年或更多。
我家移民到纽约后,孩子公立高中,用奖学金较少费用读完大学(家长一直打工)。我也回想自己移民美国以来,最初想成为护士,没有成功。在这一路走来,从事过三种工作,跌跌撞撞,很多体会。只当是自己前半段人生太过顺遂,因一次决策之故到美国体验洋插队的种种。。。也算是收获吧。 。。所幸两个孩子都大学毕业了,各自在找寻自己的生活。 。。若她们在国内内卷成那样的生活工作状态也是更艰苦呢...
再回到体验广东美食的回忆:2010年左右,一次由广东在地同学请我吃其有名大排档的街的海鲜,包括花螺及烤扇贝。另一次是同学请客厅里吃粤菜及湘菜。也有我单独找饭馆吃潮汕靓粥的点滴回忆。。。(如我曾在广州商城附近寻找自己少时吃过的粥粉面老字号(我寻觅甚久都再也找不到了。如寻觅探访我少时1986年参观过的广州友谊商场,其商品琳琅满目,有很多精细的玻璃工艺品和陶瓷佛像制品,内地很少见到).但时过境迁,广州商城已改作电脑商城了,且经营困难。。 2010年前后的友谊商店
也没有过去的吸引力了。。。)总之,我想说的是,在地虎领你去吃的当地美食,绝然不同与你自己找寻的当地美食,自己瞎转瞎碰,滋味几多变化,或平平或不平,是在撞大运 。而随机品评的在地美食,构成了出差的我对广东食物的大部分印象。这其实是偏颇的印象。
故盗月社主持人们本着负责的精神,请当地“大神”带领找美食,实在是负责对路数的做法。然而能用当地在地虎的全套介绍吗?也不行。因为节目主持人北方人的特质,其反映北客品味南方食物的特质与我,才能维护栏目自始至终的风格。。。才是他们节目的精髓。。。如杨树梢们会实在的说,他们是第一次吃潮汕米粥火锅,他们是第一次食粿条,那实在劲儿,让人心暖,在这人人见多识广,号称经过见过的时代,还有人老实地说,这是我头一次吃。跟我自己多年前初到广州等地出差旅游相似。懵懂不知,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尝试新地方特色,尝试新事物时的好奇和忐忑。。。若不是下决心移民美国,很多生命体验就浅很多。。。真的是那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地品尝新东西,让我成为了今天的我。(能想象我在武汉出差时,我要了一份路边摊的油炸臭豆腐,辅料香菜俱全,但我最终还是一筷子未动,留在了桌子上。怕自己不习惯坏肚子。。。)真的是,一次次办难事,如找教育局给孩子报名上学,找移民局给自己家办各种手续最终成为公民,如驾车去不熟悉的地方游玩,最终渐渐明白美国到底是怎么运作的。。。
由他们的节目,我品评出了些道理。如节目如何去伪存真找真实感受真实制作。我也跟着重温了一些对广东故地(广州顺德番禺等城市)旧日美食的回忆。其中许多,都是我的家人及同学朋友带给我的人生中的美好回忆。。。怀念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