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是否让弱势群体多说话?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媒体是否让弱势群体多说话?

(写作具体日期不详,应该是在2000年左右)

何必

最近,总是在关注各式各样媒体动辄聘请某个领域的专家就某个话题或新闻事件来高谈阔论,这种现象不光是在媒体存在,而是遍布在如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和角落。

从经常出现的几个“权威”的身份看,有司局级干部、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心主任、有大学教授、有报社总编辑……一个个名头看上去都是响当当的,豪门一派坐而论道,真可谓“谈笑皆宏儒,往来无白丁”。

但这,这恰恰就是问题之所在。

司局级干部、中心主任、教授、总编辑等这类人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属于通常意义上所谓“体制内”的人,是端着铁饭碗的人,是一群既得利益者。

这样定义其群体特征,倒并非是说这样的人都是搜刮民脂民膏或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或者都没有职业风险或就业压力。从严格意义上讲也未必个个能享受到官僚体制下事实上依然存在的大锅饭里的终身制,在理论上也可能面临着失业和沦为弱势群体的危险性,但是在实际生活当中,他们所面临的日常生活与就业困难比起社会上大多数人来说要小得多,他们由于处于社会金字塔结构的顶端、至少是上层而衣食无虞,更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广泛而日趋严重的存在使得他们在各种机会的创造、占有与把握方面比起其他人有着难以比拟的优势——他们能在媒体上里频频露面就是一个例子。

勿庸置疑,屁股决定脑袋:个人所处的位置、所面临的环境决定着自己的立场、态度、说话的方式与深度、行为的倾向、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对于自己、周边、社会、他人、现在和未来的综合观念。

同时,在我们的社会中,有着太多的唯权力至上的集体潜意识,凡事只是对自己的上司负责,而社会责任则常常被置若罔闻。在这种大背景下,这些专家“权威”们也都沐浴着这种氛围而衣食住行言行举止着,不可避免地也会注意说话的分寸,以减少“言多语失”、“祸从口出”招致上司不快甚至反感,而使自身能够在这“体制内”前途光明利益最大化。这种趋利避害的本性化的生存选择在如今权力泛滥的情况下好像是未可厚非。

综此,很难设想这些专家会亲身为了受到侵害的路人的利益挺身而出拔拳相助、会为了日益增多的失业人群而摇旗呐喊、会为了那些长期遭受克扣工资者讨个说法进而对立法—司法—行政方面的以强凌弱之处予以勇敢揭露和迎头痛击、会为那些不断增加的暴力现象而指摘社会运行、会为了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与处于强势地位的社会阶层誓不两立而捍卫社会平等与正义。

但是,这时却出现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那就是指望着这样的专家来主张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利益是否可行?处于社会金字塔结构下端甚至底层的弱势群体的利益谁来维护、呐喊与争取?弱势群体是否具有自己可靠可信的代言人?

众所周知,社会上那些大的利益集团由于数量有限而且组织化程度很高因而很容易通过明争暗斗达成妥协和一致,并就此形成利益联盟共同对付竞争对手以及站在其利益的对立面的广大消费者。这种联盟可以有类似自发组织的行业协会、价格同盟、产业上下游合作组织等多种形式出现,并且有能力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动用各种(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社会)资源来换取作为其系统环境构成要素的其他社会力量的支持。其中,也不可避免地包括这些专家的同情、支持与青睐。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有些专家出于社会责任感、做人原则与良知为了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奔走呐喊,但在甚嚣尘上的功利短视无信的惊涛骇浪之中,其声音越来越弱,而且所遭受的日益为多的排挤、讥讽与非难也使其承受着太多的压力、付出着太多的不合理代价,致使其在是否对于这种替弱势群体说话行事方面继续的举措退避三舍而进退维谷——毕竟,责任感、原则和良知也面临着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柴米油盐的现实挑战,而仅仅依靠逐渐成为稀缺资源的责任感、原则和良知来软弱无力地粉饰原本色厉内荏的公平也注定是难以为继的。

而同样为人所熟知的是,处于社会下层的平民百姓通常以分散、无序而无力为群体特征。他们往往没有掌握各种充沛的有关自身生存环境资料的能力和条件。面对那些大的利益集团及其同盟的所作所为、和被收买了的专家将弱势群体利益被无视、践踏和侵害说成是“改革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与成本”时,那些“广大消费者”、那些处于社会下层的人、特别是那些弱势群体则常常面对此情此景束手无策无可奈何。

而这种局面的存在与存续,对于社会发展是具有破坏性作用的。它会加剧社会上业已存在的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与深化,会使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在长期被歧视、忽视、漠视之中久而久之产生对于社会现行体系的不信任感乃至仇恨感,并以名目繁多的形式发泄和表现出来,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人心涣散、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貌合神离甚至离经叛道,加大社会运行成本并带来各方面都不愿意看到的利益牺牲。

如此,在媒体上频频出现的那些专家是否也该歇歇了,别总是占在媒体的位置上瞻前顾后羞羞答答欲说还休,让那些自身就处于弱势群体之中并真正能够代表弱势群体发言者说一些实实在在的话,也让社会上的大多数们有个发言的渠道,至少可以借此抒发心臆排解性情起到舒缓压力的作用,如果能够因了这种行使话语权而解决该群体的一些实际困难,于社会于国家于个人于现在于未来都是件功德无量的事。

如此说来,媒体也得给社会上大多数人以说话的机会,别老是让专家们盘踞在媒体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