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让熊德明清净踏实些?
2004年1月19日
何必
熊德明使她荣获了“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社会公益奖。(略)
熊德明大概从来也没想到过,自己大着胆子向国家总理说了句实话,使自己成了名人,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成了某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号,也成了被不近情理地赋予了本身并不具备的替天行道的功能,成了记者们追逐的目标,成了利欲熏心者们发财的猎物。自此,好端端的寂静日常生活被打破了,要频繁地接待怀着不同目的的形形色色访客,在他们或心满意足或无可奈何地离去后,回过头来,自己已经过了大半辈子的生活方式被扭曲的不成样子了。
其实,熊德明到北京来领奖之前,就对媒体说过,很担心因为自己外出使家里的农田没人看管。这种朴实坦率的担忧,带着乡土气息而让人有久违了的真实与凄切,不似所谓现代文明浸淫下装模作样自以为是的城镇人个个都戴上虚伪的假面具;而回味这种担忧里面,会逐渐浮现出一系列问题:熊德明离开家乡赴京来获取她自己也许并不看中、对她本人和家庭以及村落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只是更多具有社会象征意义的奖项时,她家的田谁种?如果因为这种哪怕是短暂的背井离乡而造成田里收成的损失,是否有人补偿?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会不会形成由于熊德明说了大实话而要为此付出代价?假如真是这样,总理帮助敢说敢干的熊德明讨回了她丈夫被拖欠的工钱,却又因此而由媒体给她带来了新的也许无法讨回的损失,这种情形是否我们想看到的?由于媒体报道、评价、以及可能的渲染和夸张,熊德明被推到了公众面前,站到了聚光灯下,成为众目睽睽中的社会知名人物,而从她原本对于这种公共场所陌生的举止、和后来想清净踏实过日子的态度里,也许我们可以推测她对于成名成家并没有什么兴趣,而由于偶然机遇,与国家总理的一番谈话及其后来的结果,被媒体当作特大的新闻而暴炒,这种局面是熊德明想要的?特别是,她从北京回到家乡后,已经颇有西方以热衷猎奇、追逐不舍、打探他人隐私而闻名并招人厌恶的“狗仔队”做派与气概的大大小小媒体的记者们马不停蹄前赴后继汹汹而至,提着那些没有新意能让熊德明好比祥林嫂那样把一模一样的答复重复多少遍的问题,却不管是否给熊德明和其家人带来了不便乃至侵扰,这是理所当然的?
归根结底,在类似利令智昏的银行、懵懂无知的乡亲、死皮赖脸的记者们主张自己的权利并进行了过访、商讨甚至诘难同时和其后,熊德明的权利在哪儿?她想“踏实吃顿年夜饭过一个平常年”的诉求看上去肯定是不过分,但这是可能的吗?
熊德明的同乡们由于对政策了解得不是很清楚,找她帮忙讨要被拖欠的工钱,这好像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倒是这么多找上们来的新闻素材由于屡见不鲜而被可能同时就在熊家的各路记者们置若罔闻熟视无睹)。只是,在如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媒体作为市场主体,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本无可厚非。但是,这种追求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能以妨碍他人合法权利实现为代价。如果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置对方权益于不顾地一意孤行,结果必将由于利益趋向方面的不一致而造成更大的社会损失和两败俱伤。
航天人杨利伟落地时起,我就很担心地看着他就被媒体追逐和簇拥着的场面。航天医学人士介绍,刚刚返回地球的宇航员需要些时日静养以适应环境,但是急功近利的媒体并不会因此而放过他,他夜以继日地奔波于各种庆祝典礼场合,满身疲惫还要强颜作笑。为了媒体和所谓的“公众”利益的旗号与借口下,不顾宇航员个人身体现实与未来健康而让其也许过度频繁出现在媒体和公众面前,这到底是否尊重了他个人的权利?
这种媒体迫不及待反复追踪同一新闻素材,造成了新闻内容的同质化倾向越来越严重,翻开报章读者看到的都是同样的题材与报道,反映出记者们从业素养、想象力与创造力方面本质性的缺陷,这本来就很成问题;而把采访对象的个人生活方式与空间弃之不理的做法,也必将会被逐出社会生活。至于那些捕风捉影凭借子虚乌有而发生想象与推测的银行们,也就大可不必说了。
对于个人权利的尊重是法制化的基本命题之一,也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作为经济主体的自然人,具有与法人同样的法律地位,享受着同样法定权利;而对于个人权利的忽视,则会损害市场化的进程,造成社会隐患,对于社会健康发展毫无裨益。
媒体、商家等社会各方对熊德明的态度,是不是也能够以人为本,尊重她的选择,让她看管自家的农田、过清净踏实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