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意大利行(二)那不勒斯:嘈杂斑驳,却迷人(中)陋巷风情

在有生之年看世界,写游记。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陋巷亦浪漫

那不勒斯像迷宫似的巷子,是最贴近当地居民生活的地方。走街串巷,是我们后来加进的节目。

 

到老城区的巷子走一走,你也许也会像我一样,想起“陋巷”一词。它最早出自《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巷子里的路,清一色原石铺的,狭窄,时直时弯,有的地方坑坑洼洼,走路得绕过街边停放的车辆,得时时留心身后的汽车、摩托,常常得侧身让它们擦身而过。看得出,当初,这石板路的工程是相当了不起的。

天气好的时候,居民巷子里晾晒的衣物,在狭窄的上空飘展,像万国旗一般。

很多城市都有巷子。上海以前也有,比这还窄,小轿车开不进去,上海人称之为弄堂。不过我想,大规模涂鸦的巷子,只有那不勒斯才有。

 

我一直认为,涂鸦是儿童的行为。公共场所的涂鸦,是一种不靠谱,不是颓废,就是愤世嫉俗。Nancy则说,涂鸦是一种浪漫。在那不勒斯的陋巷里穿行了几天后,感受到他们当下生活的鲜活,开始理解满墙的涂鸦。

 

是啊,整洁的墙是一种美,但,在本来斑驳的墙上,添上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涂鸦,不也是一种美?这就像,一件喜欢的衣服破了,心灵巧手的人会顺势绣上些花,既补洞又好看。什么是浪漫?人在陋巷,“不改其乐”,不压抑人性,潇洒随性地活着, 不也是一种浪漫?旅行常常使人更包容,不随便说人家不靠谱。

 

大点的巷子,两边常见商品堆出半条街的杂货铺、旅游商品店和餐馆。人声鼎沸。

这座城市最长的斯帕卡纳波利 (Spaccanapoli)巷子,狭窄笔直,把那不勒斯城“劈”成两半。街上游人如织,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但它是公元前580年时建造的穿越古那不勒斯的三条主要道路之一,卖点是悠长的历史。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这个老旧的阳台上,鲜花盛开,一位“老绅士”永远俯视着人来人往。

走在这条“世遗”巷子里,正当Nancy转身亮相,留影之际,擦肩而过的红裤男见状,夸张地佯作蹭镜状,在最初瞬间,吓了我俩一跳,马上都笑了起来。后来,碰上多了,就习惯了,意大利人喜欢同陌生人开玩笑。也许他们以这种方式表达对游客的友好,也许这些人的心情不错,也许他们生性幽默,喜欢搞笑...,不管怎样,幽默有一种化解焦虑的力量,在那里旅游让人放松。

有些巷子里的夜市,幽静宜人,不嘈杂。

那天,我们从坐落在山坡上的卡波迪蒙特博物馆(Capodimonte Museum)回市中心,选择走直路,穿过下坡的巷子。这是最近的路,也是更典型的陋巷,再次感受到,人间生活都不易。

 

常常,游人心目中的远方,其实是人家的平常生活,未必都灿烂新奇。不过,这又如何?人们照样去旅游,“从自己住腻的地方,到别人住腻的地方去”。就看你能不能从平常中看出诗意,感悟人生,也许回家更潇洒。

下坡巷子拐弯的地方。

 

信步走进巷子深处的教堂,邂逅“伟大的灵魂”

 

在那不勒斯巷子转悠,常常遇见教堂。

教堂边的壁画。

圣洛伦索·马焦雷教堂正在翻修,“浑身”是脚手架。塔楼左下方是新开的博物馆,以及教堂地下的古罗马市场的进口处。我们到那里时,已到关门时候,没能进去。

那天,在“世遗”街附近的广场上,看到这座混杂风格的教堂,就走了进去。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圣多梅尼科·马焦雷(San Domenico Maggiore)教堂和修道院,是那不勒斯最著名的教堂之一。

当时,太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起先投射在绘画上,继而投射到大殿的立柱上,好像是天国的幻影,教堂越发显得神秘,引人遐想。

那不勒斯的教堂,都是向公众开放的,随便进出。我们走进过好多个教堂,起先每每被建筑、绘画、雕刻、马赛克等艺术震撼,为之赞叹,拍照。后来好像审美疲劳了,也懒得拍照。

看这个教堂曾经是何等精美,如今破象难掩。中间的网是为了防止破旧的建筑碎片,掉下砸伤人。

 

在巷子里找到藏有卡拉瓦乔名画的小教堂

寻找这个仁慈山(Pio Monte della Misericordia)小教堂,费了不少劲。巷子太复杂,跟着Google map ,转了个圈没找到。只好问路。方法是,把事先打印的意大利语小教堂名字,给路边一位看上去有文化的大叔看,他显然知道这个教堂,马上回答,可惜我们听不懂。见我们一脸不明白,另一大叔主动前来帮忙,用手势比划,还是不得要领。不远处一年轻男子看到这一幕,快步走过来,用英语说,他知道这教堂,可以带我们去。我们欣然道谢,跟着他,走了约5-6分钟,终于来到这个小教堂门前(上图)。其实我们已看到过此门,却错过了。

 

慈悲山(Pio Monte della Misericordia)是一个慈善组织。1601年,由那不勒斯的七名年轻贵族创立。该组织的宗旨是服务患者,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出于这个目的,1602年,这些创始人委托建造了这座小型八角形教堂。他们想要用艺术品来表达他们的慈善使命感,于是,委托卡拉瓦乔创作《七善事The Seven Works of Mercy》,当时(1606年),卡拉瓦乔在一次争斗中因误杀了对手而被迫离开罗马,逃亡于那不勒斯。

 

卡拉瓦乔是意大利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著名画家。他有明显的人格缺陷,被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称为“坏蛋艺术家的鼻祖";陈丹清则称其为“闯祸胚”。他从小生活贫困,性格暴躁、狂放不羁,常因打架斗殴而坐牢、逃跑、流浪,使他一生处于社会底层。正因如此,他对底层劳苦大众的生活和形象更加熟悉,他的模特来自大街、酒馆、集市甚至妓院,他画的耶稣比之前的作品都更朴实和自然。

 

BBC纪录片《艺术的力量》的第一集,就是卡拉瓦乔。非常精彩到位。确实,如纪录片题记所说“艺术必定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但是艺术家并不全是德艺双馨”,卡拉瓦乔的一生疯狂颠沛,但他拥有一个特质,那就是“执作的追寻,彻底的服从心底的声音。“

慈善家们原计划要有七个独立的画,但卡拉瓦乔将七件善事结合在一个画面中,成为他最要杰作。

这幅《七善事》,仍然悬挂在中央祭坛上方的原始位置!这得益于仁慈山教堂文物保护机构的及时规定,它从一开始就规定永久性禁止出售,无论出价多少。

 

相比旁边其他那不勒斯画家的以七大仁慈为主题的画作,卡拉瓦乔的作品,夺人眼球。那是由于卡拉瓦乔精湛的构图,戏剧性地运用明暗对比,使整个画面生动有力,摄人心魄。

 

不过,我得说,如果不了解天主教徒的七善事:埋葬死者,探访被囚禁的人,给饥饿的人食物,庇护无家可归者,给赤身裸体的人衣服,探望病人,给口渴的人水喝,就无法理解这幅作品。

那里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从相邻画廊一楼的“ coretto”(小合唱团室)中可以更好地看到这幅画,于是就有了上图。

7欧元的门票包括参观隔壁的Quadreria艺术画廊。那里有许多16、17、18世纪那不勒斯艺术家的佳作。

 

上图,莱昂纳多·科科兰(1680-1750)的《废墟》组画,很喜欢。

《纯洁的麦当娜》(Teodoro d'errico)约1575-1600年。

那不勒斯画家Massimo Stanzione 约 1585 年的作品。

这个现代艺术蛮有趣。

小教堂的窗口,看到毗邻的圣根纳罗方尖碑(Obelisco di San Gennaro)。

 

披萨(pizza )之乡

 

上图的这些人不是在集会,而是在排队吃披萨。我们到那时,拿到的号是76,而门口显示刚轮到39号。

 

那不勒斯据说是意式披萨的发源地。到那不勒斯的游客,都想到这家Pizzeria Da Michele(达马切)去尝尝玛格丽特披萨。这家店已有2百多年的历史,是意大利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比萨店。

 

据说,1889年,意大利国王翁贝托和王后玛格丽特来那不勒斯参观,店主夫妇受到会面邀请。为了这次荣幸的会见,披萨店主人准备了3种披萨请国王和王后品尝。其中用番茄、马苏里拉奶酪和罗勒作topping的披萨,最受玛格丽特皇后的喜爱。于是店主将这种披萨命名为玛格丽特披萨。从此以后,那不勒斯的玛格丽特披萨名声远扬。

 

自从电影《美食、祈祷和恋爱》(Eat Pray love)在这里拍摄,大嘴美女茱莉亚·罗伯茨来店里吃了玛格丽特披萨(Margherita)后,这家披萨店就越发火红了。

我们决定不等了,饥肠辘辘,不计较店老不老。离开前,经店家允许,到这古老的店里参观了一下,拍个照。里面场地很小,墙上挂满了照片纪念物之类。

 

我们于是来到老店对面的一家披萨店。这家店也蛮老的,1923开业。店很大,估计是沾了对面第一老店的光。人不多,我们选择了楼上雅座。服务员问也不问,就给我们要了一个玛格丽特披萨。

上图,就是玛格丽特披萨(Margherita)。topping 很简单: 马苏里拉起司和番茄酱,加几片罗勒叶。红白绿,就像意大利的国旗颜色。味道不错,但我觉得后来在西西里岛上吃的披萨更好。

那不勒斯的咖啡很不错。开心果蛋挞也好吃。贝壳形的千层酥(Sfogliatella),是那不勒斯的特色甜品。但我们觉得一般,酥皮倒是薄,但有点硬,不够香脆,里面的馅,味道不够丰富。可能没找对店。

在那不勒斯最满意的一顿饭,是在老城区的巷子里的一家小店吃的,那是去卡普里岛一日游时的导游介绍的。服务生不会英语,见我们一问三知,特地请来会讲英语的老板娘,向我们科普意面种类。结果我们选了从来没吃过的那种,确实非常好吃,很香,很有筋道。第二天中午又去,人很多,排了四十分钟队,味道却不如头天的。也许人太多,请了帮忙厨师。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