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睛看中国》被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最具轰动效应、影响范围最为广阔、极具思想爆炸力的一部关于中国问题的著作”,不仅在中国大陆引发阅读狂潮(包括引起高层关注),而且在港台受到热烈追捧,还被翻译为英、日、韩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它署名 【德】“洛伊宁格尔”,但却地地道道出自中国人之手,实可谓伪翻译的巅峰之作。
1990年圣诞之夜,北大毕业的哲学硕士、出版经纪人徐兵约了几个朋友来家里打牌,一直战到凌晨。正昏昏欲睡之时,一位牌友突然提到了王山这个人,提到了他那部已经完成却苦无出版门径的作品。
“王山是谁?”有人漫不经心地问。牌友极为郑重地介绍,此人“极具灵秀气,天马行空,才气飞扬而又实实在在地做人”。“作品怎么样?”出于职业敏感,徐兵问那位牌友。“作品比他本人更富神采”,她断言,“谁接手王山作品的出版事宜,谁就能发大财!”牌友是王山的学生,在她的安排下,徐兵与王山很快见面了。两人一见如故,徐兵更是直呼“相见恨晚”。当天下午,两人即签了一份合同,徐兵成为王山作品的代理人。随后,徐兵帮王山出版了牌友提到的小说《天伤》(原名《败絮》)。
1993年5月,一个月黑风高之夜,于酒后微醺之中,两人探讨今后的写作计划。徐兵建议王山运用国外流行的 “案例研究”方法研究中国问题。当他谈到拟就的书名是《第三只眼睛看中国》时,王山显然被触动了。“第三只眼睛,是谁的眼睛?”他问徐兵。徐兵说,“可以有多种解释。两只眼睛之外的真眼或慧眼,非左非右的中立者之眼,超脱于冷战格局的旁观者之眼,以及一个名叫王山的人的眼睛,都可以称作‘第三只眼睛’。它是非功利的。”王山笑道,“好!一个事不关己的裁判者从职业角度发出的公允的声音!”
徐兵建议,这本书以一个外国人为作者,王山署名译者。这样做有三个方面的好处:其一,从市场角度看,外国人所写的谈论中国问题的书,一般都比国人自己所写的书要好卖;其二,从写作的角度看,用外国人的名义,许多问题和观点都更好表述;其三,从政治的角度看,官方对于外国人的言论有着更大的宽容度。王山表示同意。
动笔之前,两人还煞有介事地杜撰了“作者”的名字:洛伊宁格尔,身份是德国汉学家。为什么是“洛伊宁格尔”呢?“没有特殊理由,只是觉得它生疏、上口,德国韵味足。”这个姓氏是他们从字典里查来的。徐兵感觉它似乎来自普鲁士土著,或北欧海盗的孓遗;王山则认定它代表了一个古老的奥地利贵族家族。为什么是德国人呢?“是考虑到德国出过很多大的思想家,再一个考虑是德国不是霸权大国,对中国来讲是个第三势力,是个朋友。另外,德国人的思维比较严密。”
托名写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落笔自由,不必受拘束,因为是别人写的文章。但我又不能忘了是王山在写,时而收敛、时而放肆。”“我时而想到是王山在写,时而想到要应付审查,时而想到是‘洛伊宁格尔’在写。”这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写作,让王山体验到了少有的快乐。
四十天以后,王山拿出了20万字的书稿。徐兵选择了山西人民出版社。他带着打印好的书稿和王山杜撰的洛伊宁格尔的授权书来到太原。总编室副主任马健认为书的内容相当不错,但又担心政治上不稳妥,于是建议徐兵找一下山西省委宣传部部长。如果部长认为这本书没问题,那就可以放心地出版了。徐兵依计行事。后来,徐兵收到了马健的反馈,说部长认为这本书有出版价值,但为谨慎起见,希望以“内部发行”的名义出版。徐兵同意了。
《第三只眼睛看中国》由清华大学印刷厂印制,完成时已是1993年岁尾。初版原定印十五万册,但后来因为资金的原因,只印了七万册。它刚上市时景况相当凄凉,第一天批出去约五百册,三天不到就退回来二百多册。摊主们苦着脸说,因为书里没有“干货”,卖不动。所谓“干货”,就是政治秘闻、决策内幕及花边轶事之类。
初版上市后的第七天,购买热潮突然来袭。那天一早,徐兵的批发门市部尚未开张,第一批十几个经销商就堵住了门,他们要书,而且数量极大。他们说是读者索购,动辄几十本上百本的买。一上午,大小摊主们蜂拥而至,批发折扣从六五涨至八零,仍未能抵挡住白热化的抢购势头,中午,终于清静了下来,几万本书批销一空。什么原因导致了抢购?“北京大约是在1月5日被查封的。被北京市扫黄办公室查封,理由是内容反动。查封时北京卖出了二百多本,但查封引起的逆反心理可能起到促销作用。”王山这样解释。
似乎仅用逆反心理尚不足以说明大卖的原因。“中国的经济问题、未来中国领袖探讨、中国知识分子问题、中国的农民问题”,仅从《第三只眼睛看中国》封面所印内容简介就可知道,它抓住了当时的社会热点,毫无疑问会吸引了人们特别是知识分子的眼球。随着书的热销,另一个问题也引起了普遍的浓厚兴趣:洛伊宁格尔是谁?
书中的“出版说明”这样介绍:“L. 洛伊宁格尔博士(1953. 8—)是当代欧洲最有影响力的中国问题专家。自八十年代起,洛氏陆续出版了一系列研究中国国情和国家政治结构的专著。他的观点和对中国政治问题的评述,对西欧各派政治力量的对华政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被认为是欧共体东方政策的最主要的理论依据之一。”为了让这本原著看起来更像一本译著,“说明”特别写了这样一段文字:“书中的一些观点是我们不能苟同的,如对中国的农民问题和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作者的观点都带有明显的悲观倾向。好在洛氏在他以后的一些著作中对这些问题作出了部分更正,我们将陆续把这些著作介绍给我国读者。”但这样的说明似乎糊弄不了内行人。
第一个发现问题的是徐兵的北大同学任元彪。拿到样书以后,徐兵送了一本给任元彪,希望他能谈谈对此书的看法。第二天,王山和任元彪都来到徐兵家。任元彪开口就说:“我觉得这本书不像是一个外国人写的。”他翻到书中的几个地方说:“这样的细节不可能从资料上得到,在书中所反映的那个时代,作为一个外国人,也很难实地观察到这样的细节。”王山说:“就是一个外国人写的。” 任元彪问:“你会德语吗?”王山回答:“是从英语转译的。”
前文化部部长、著名作家王蒙赞叹《第三只眼睛看中国》是一部“奇书”,“更奇的是,它的作者是谁?”如此重要的汉学家,自己为什么没有听说过?王蒙托人多方打听,结果是“查无此人”。德国驻华某文教机构一位负责人说,这本书绝对没有在德国用德文出版过,很可能是中国人的假托之作。王蒙也不由得作如是想。“这个德国人的语言竟然比当今许多中国人更中国,……译文之古俗(不是雅)也令人起疑,译者绝对是当今中国最伟大的翻译家之一!林纾再世也不能不服!”“虽然用了一些西方式的语言, 总体来说相当地中国化和具备中国式的流畅。”“这与其说是重思辨好科学喜抽象的德国人的著述风格,不如说是吾民小儿女的后生可畏的黑马风格。”
王蒙将批评的矛头直接指向山西出版社:“全书没有按惯例列出翻译书不可或缺的原书名与原出版社名,乃至作者姓名的原文。(是不是“Leuninger”呢?)这本来是不能够缺少的,至少在强调知识产权的今天,为了有别于非法盗版,怎么能够不印上这些呢?学术的严肃性也需要这些资料。要知道阅读原文对于郑重的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没有原文资料,请问,山西人民出版社是怎么审的稿呢?这是一个技术性的疏忽么?是作者的原书没有出过德文版么?本书的作者到底是谁呢?希望中译本出版者与译者给读书爱好者一个澄清,也有以教我。”文章的最后提出了一个“秋菊打官司”般的要求:“请给我们一个说法。”
迫于王蒙和社会各界的舆论压力,山西人民出版社不断给徐兵打电话索要真相,北京的媒体和更多的海内外媒体也对王山穷追不舍。一时,压力山大。两人商量后决定,所有问题一律由徐兵出面挡驾,并且坚持咬定就是德国人写的,甚至,还准备冒称该书尚未来得及在国外出版,王山就根据其手稿翻译成了中文抢先出版。至于外文原稿,“在王山手中,适当时候会公布的”。
1994年底的一天,山西人民出版社张书记带着几个人到北京找到徐兵,说这次来京就两个目的:第一,见到王山本人;第二,获得王山本人对这件事情的说法。如果办不成这两件事,他们就不走。王山见了他们,并向他们承认该书就是由他本人所写,但对方不信。他们认为,写小说的人写不出理论性的书,王山是挡箭牌,作者另有其人。
对于伪翻译给出版社和公众造成的困扰,徐兵和王山内心其实是愧疚不安的。1998年,借写作《王山其人》之机,徐兵做了正式道歉:“当年的我,少不更事,法的观念淡薄,……纵意行事,给诸多关怀支持我的前辈造成麻烦,谨此表示歉意。”王山也深深自责:“这是一次名副其实的‘欺世盗名’——盗用洋人的名字以蒙哄国人,本意虽不是拉大旗以自壮,但毕竟不君子,令人汗颜。”
2012年4月30日,王山在北京逝世。《新京报》《东方早报》《华商晨报》《西藏商报》《西安日报》《哈尔滨日报》《恩施晚报》《北方新报》《汕头特区晚报》《深圳晚报》等纸媒都发布了消息。新浪网、凤凰网、央视网等网络媒体也都进行了报道。几乎所有媒体都念念不忘王山托名写作《第三只眼睛看中国》这件事。《都市快报》援引了王朔对王山的评价:“姓王的作家,我只佩服两个,一个是女的,上海的,叫王安忆,另一个就是王山。”《中山日报》5月12日发表了专文《他为何冒充外国人写“第三只眼睛”?20年后<第三只眼睛看中国>出版真相公布》,徐兵现身说法,对《第三只眼睛看中国》从策划到写作到争议到交底的诸多细节再次进行了回溯。
2011年9月14日,昕升创建百度百科“王山(北京市京剧院原副院长、作家)”词条,第一次对王山的生平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截止到目前为止,该词条已经被编辑20次。最后一次编辑的时间是2021年10月19日。该词条 “人物简介”内容如下:
王山,1953年8月31日出生,1968年初中毕业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初期,王山随广大知青赴山西省雁北插队务农,后进入煤矿担负井下采矿工作,随后,因表现出色,被调至军中服役。1977年复员后,王山被分配至北京师范大学从事文化教育工作,在此期间,王山通过个人的努力,不仅在短时间内由普通职员升任至处长之职,还在职攻读了教育学的硕士学位。随后,王山升任北京京剧院副院长,成为当时北京文化教育界最年轻的高层干部之一。1991年,应于时代的变革,为了唤醒人民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认识,并以历史为镜剖析当今的社会问题,王山毅然挂印提笔,专业从事起文学创作。远比同龄人更为丰富的人生经历,为其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王山通过充分体悟与吸收社会各阶层养分,最终在社会组织与形态的流变等方面形成了独到见解,并通过其作品奠定了自己在中国文学界、思想界的地位。这些年,他以“四横竖”的网名混迹于“北京顽主”百度贴吧里。上世纪90年代,他的天字系列小说《天伤》、《天祭》、《天爵》出版,后来又写成《大玩主之地殇》,并化名出版《第三只眼睛看中国》。2012年4月30日19点30分,作家王山因糖尿病引起的心衰和肾衰在北京301医院病逝,年仅60岁。
这个简介提到王山出生于1953年,根据本人自述,应是1952年。另外,根据赵群《忆王山,我心中的跑酷少年》的文章可知,王山生于浙江金华,曾就读于北京八一中学、十三中。“他家是北京军区的,他爸爸是军区文化部的部长,兼着战友文工团的总团长哩,军级首长”。王山属于“大院子弟”。
参考文献:
王蒙:《“洛伊宁格尔”与他的眼睛》,《读书》1994年第9期。
刘智峰主编:《解释中国——<第三只眼睛看中国>批判》,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何平、柳方园、袁梦令主编:《中国高层新智囊:影响中国进程的精英传记》第6卷,党史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
赵群:《风月十五不归人——赵群中篇小说集》,九州出版社2014年版。
《他为何冒充外国人写“第三只眼睛”?20年后<第三只眼睛看中国>出版真相公布》,《中山日报》2012年5月12日A5版。
百度百科:王山(北京市京剧院原副院长、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