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爷思创业,兄弟相帮扶。
锣鼓震天响,乡邻喜共呼。
六塘河北岸小史渡开了一家油坊,油坊的老板名叫史仰联,人称“矮爷”。因为人长得矮,辈份又高,故有这个称号。矮爷有两个弟弟,二弟叫仰绍,三弟叫仰续。矮爷为人精明,可惜不识字。仰绍跟宏二先生上过几年学,读完了四书,思想比较活跃。仰续,长得比较黑,为人老实,当地人都称他为“小黑爷”。
一天“矮爷”把兄弟两个召集到一起,说:“爸妈都不在了,你们两人年龄还小,将来得盖房子,娶媳妇。我是老大,不能不管你们。我和你大嫂商量了,光靠种几亩地,什么时候能盖起房子,给你们娶上媳妇。所以得想办法做点生意。”
“现在世道很乱,哪里有生意可做!”老二觉得想法很好,但路难走。
“我想了很长时间了,油盐是老百姓日常生活少不了的,盐是国家控制的。我们没办法插手,油的生意倒可以做。”矮爷说。
“我们到哪里搞油去?”黑爷问。
“我想自己榨油。”矮爷回答。
老二听了说:“大哥,我们什么设备都没有怎么榨油?”
“我和你大嫂商量了,把家里屋后那两棵大桑树伐了,做盘榨,绰绰有余。再买一口大的蒸锅,准备下大中小三个铁鎯头,就可以干了。不知你们同不同意?”
黑爷听了很高兴说:“我们听大哥的,你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
“做油的生意倒是可以。只是我们兄弟三个的力量不够。抡铁鎯头我们三个人都不行。其余像进原料和卖油都需要人手。不知大哥是怎么考虑的?”老二毕竟读了几年书,考虑问题比较细。
“是的,靠我们兄弟三肯定不行,得雇用几个人。至于进原料,好办,只要把牌子一挂,老百姓自己会把原料送上门来。说到卖油,我们兄弟几个能忙得过来。” 矮爷对这些问题似乎都考虑到了。
老二老三听了矮爷的详细计划,觉得可行,便都答应了。
他们兄弟三个把大桑树伐了,又请来了钦义祝本爷儿俩个去做盘榨。
两棵大桑树长得漂亮极了,笔直的树干,足有六尺粗。据说这两棵树是他们曾祖父亲手栽的,经过了光绪三十二年的大水灾,经过了辛亥革命,经过了军阀混乱,几十年间阅尽了沧桑,饱经了风霜,今天要为老史家作最后的贡献。矮爷能不能发财,两兄弟能不能盖起房子,娶上媳妇,全靠祖上留下的两棵大桑树了。所以伐树的前一天晚上,矮爷带着兄弟提着一壶酒,端了几个盘子,到大桑树下,烧了纸,奠了酒,拜了几拜,表示感谢,祈求发财致富。
钦义爷儿俩花了一个月时间,才把木榨做好。榨长一丈二尺,宽二尺。两边帮槽的厚度是一尺,底槽厚度为五寸。全是硬度很强的桑木。
油榨建好以后,矮爷便开始招用工人。他选用了青石、矛头,史大胆和祝安四个力气大,性子直,肯干活,又是本家的四条汉子。
祝安与张二姐已结婚五年,育有两个女儿。父母又已年迈体弱,全家的担子都落在祝安身上。他再也不敢像过去那样,无忧无虑,贪玩好耍了。他得种地、赚钱,养家活口。所以一听说油坊招人,他立刻去应聘。
上班那天,张二姐特地帮他换了一身干净衣服,早饭还给他加了一个鸡蛋。饭后,他和史大胆便一起高兴地到油坊去了。
为了庆祝油坊开业,矮爷特地让宏二先生写了一副大红对联贴在门口,上联是:
油坊开业财源滚滚;
下联是:
顾客盈门瑞气腾腾。
横批是:
香飘万里。
为了增添喜气,扩大影响,矮爷又请了本村仰如、维苏、学艺几个吹鼓手在门前敲起锣鼓,吹起喇叭,放起爆竹。霎时间引来了四乡八村数千人。
大家见史渡开了油坊,都情不自禁,高兴的手舞足蹈,都说以后吃油方便了。
青石是个大嗓门,矮爷让他乘机宣传一下。于是青石站到板凳上大声喊:“诸位父老乡亲们,谁家有油粮原料,请送到我们油坊,高价收买。也可以代替加工,只收低廉的加工费用。保证货真价实,公平合理,老少无欺。”
众人听了,都说这个办法好,“卖粮不用赶集,买油不用上街。”
“你们什么时侯收购油粮?”人丛中有人发问。
矮爷说“今天就收”,但因为人矮,声音小,那人没有听清,又问“什么时候啊,我听不清!”
青石又大声说:“矮爷说了,今天就收。”声音像打雷一样。滚滚地从人群的上空飞过。
“什么时候可以买到油啊?”又有人喊着问。
矮爷用手抵抵青石说:“你就告诉他们,两天后就有油买。”
于是青石又打雷似的叫:“老板说了,两天后就可以来买油了。”
“到底是老板说的,还是矮爷说的?我们搞不清了。”不知道哪个捣蛋鬼故意问。
“告诉他们,”矮爷又抵抵青石,“就是一个人。”
青石在板凳上大声喊:“我说的就是一个人,矮爷就是老板,老板就是矮爷。”声音嗡嗡地从人群上飞了过去。
矮爷觉着话已经说出,消息已经发布,刻不容缓,得赶快动手。于是群众散去以后,他便把兄弟和员工们召集起来,布置任务。
他说让二弟仰绍带矛头、大胆两个人收购油粮,让三弟仰续带青石、祝安两人洗刷油榨,湿泡草包,准备器具。这真是:
栽好梧桐引彩凤,安排人手出香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