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商场保安对消费者大打出手
2007年5月9日
何必
5月6日庄胜崇光百货商场的保安与倒卖商场现金购物卡的“黄牛党”发生激烈冲突,四名“黄牛党”成员被打伤……(略。)
我还有手机时,同事给我发手机段子:
话说西游功德圆满后,四位便投胎转间,唐僧成了奶油小生代言人,悟空当上龙珠男主角,沙僧做了游泳保安,听说猪八戒正在看短信息!
保安对黄牛党大打出手,这种事情也很稀奇吧。人家茅于轼早就说过,“不从改进内部管理入手,而用联合起来抵制价格竞争,向消费者开刀的做法,既不利于国计民生,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这家商场在北京也算是赫赫有名了。在该商场的网络主页上是这么写的:“北京庄胜崇光百货商场是由北京庄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日本崇光百货集团管理的现代化百货商场。北京庄胜崇光百货以‘最优质的商品,最体贴的服务,最方便的购物环境’为宗旨,精选世界各地逸品,同时向消费者提供优质上乘的服务和惬意舒适的购物环境,展示丰富多彩的生活文化信息。”
但是,这个由日本人管理的商场,却是北京商场当中最能耍花招的。无论是返券,还是弄了些个购物卡,为了勾引所谓的大客户,向关系户发放这种具有现金份额的卡。
其实,20年前的1987年,北京市就有了禁止代金券的规定,此后又多次重申,不准发放这种对金融秩序产生恶劣影响的代金券及其替代品。而崇光百货所派发的这种卡,从属性上看,也带有这种代金券派生品的成分,本身就有违犯规定之嫌疑。
而且,这种卡的存在本身,就使得卡具有了作为商品进入流通体系的所有条件。持卡者将这种现金卡拿出来与他人进行交易,也就顺理成章。因此,所谓的黄牛党,无非是为了持卡人提供了便利,并通过双方商定的交易价格得到卡的所有权,然后再为在发卡商场购物的消费者结帐而获利。这种模式未可厚非,并不与情理法产生冲突。如果说,这种卡的存在本身是非法的话,其制造者也是发卡商场,与所谓黄牛党无关。
商场制定的游戏规则,由于这种卡的排他性,使得卡成为稀缺商品,有了赢利空间,也就让这种卡对商场来说成了双刃剑,而商场对该卡的拥有和使用上风险的控制,就显得无能为力,或者说,这种卡的存在,具有着先天不足的性质,天然有着无法弥补的漏洞。
当所谓黄牛党发现了这种卡的游戏规则当中的漏洞时,自然会有着牟利的动机和手段。这就让发卡方的商场防不胜防。事实上,这种卡的代金券属性,与今年北京市商务局刚刚禁止的返券方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而返券导致商场当中黄牛党的无处不在,就曾经引发了很大的社会问题。去年5月8日中国消费网以“中友返券招来黄牛党 一笔交易稳赚10%”报道,不想购买其他商品的消费者,用黄牛党提供的规则,可以节省现金,并节省购物的时间。(何必注,略。)
于是,庄胜崇光这种购物卡的流行,也就成就了黄牛党存在的温床。
当商场对黄牛党无计可施之际,就开始动粗,采用违法乱纪的方式来试图堵住购物卡设计和实施制度方面的缺陷。
商场保安集体对所谓黄牛党拳脚相加,显然是属于职务行为。警方对行凶者进行治安拘留,还是有着不作为的嫌疑——将保安殴打消费者(商场如果能够举证所谓黄牛党的身份,并寻找出禁止黄牛党存在的法律依据,也就不会采取如此下策,换句话说,当商场称之为黄牛党的消费者在不能被证明身份并寻求法律上禁止性规定时,只能认定保安攻击对象就是商场的消费者)的行为仅仅看作是保安的个人行为,将商场管理者置之度外,未能从公共安全维护立场上对商场法人进行责任追究,这再一次显示出,在商家和消费者之间不平等的法律和社会地位。
现在,人们动辄就津津乐道于商业竞争之道。去年7月《财富》:新科技、新商业模式否定韦尔奇“商业圣经”。(何必注,略。)
听听米国人对商业规则的分析,似乎也头头是道吧。可如果换到了日本人治下的北京庄胜崇光来看,不禁让人慨叹,这都哪儿和哪儿啊。甭说什么消费者至上,在中国,在北京,在这个京城最大的百货商场,消费者能够被当作人看就不错,还有什么消费者主权。
去年8月,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发表中国市场的营销报告称,中国的销售人员对消费者的决策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何必注,略。)
从庄胜崇光保安打人事件看,中国消费者所面临的处境,还要取决于购物环境中人身安全是否得到保障,以及如果遭遇人身攻击之后,司法力量是否能够有所救济,遑论进入商场之前和能够具有对消费环境的基本信任。
王未名从美国给我发来BBC的相关文字。
2007年04月14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22:47北京时间 06:47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国再次承诺削减顺差扩大内需
(何必注,略。)
扩大内需?就凭北京庄胜崇光连个保安都敢于向消费者大打出手?
王未名发来的内容还有。
2007年04月24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3:05北京时间 11:05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透视中国:“乐活”当下最时尚
(何必注,略。)
乐活就这么成为崇洋媚外的中国人的新的时尚。
可也就是这个乐活,才让北京庄胜崇光别出心裁,向形形色色的乐活们发放购物卡,在日渐疯狂的奢靡消费潮流面前馋涎欲滴,试图在其中分一杯羹,让中国社会更为乐活,让机关单位以及目标客户在乐活的道理上一往无前。
但是,当人们看到躺在商场门口被保安打得浑身血迹遍体鳞伤惨不忍睹的消费者时,那种视觉冲击力,恐怕比BBC那篇粉饰太平的说辞要来得猛烈而强劲得多。
有趣的是,这两天媒体透露,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4月份自费向靖国神社送去物品,韩国官方深表遗憾,而中国官方则遮遮掩掩避实就虚。
日本人治下的庄胜崇光竟然出现商场保安殴打顾客之事,这也算是与时俱进了吧。
从市场经济的基本条件看,其一是有平等的市场主体,但我们看到的却是商家和消费者之间地位严重的不对等;其二是拥有自由交易权,但交易却遭到商场的暴力……
所以嘛,说什么中国存在市场经济,那才叫欺世盗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