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电视记者是怎么制作垃圾节目的吧
2006年11月22日
何必
2006年11月22日,北京电视台《城市》播出了“什么烧热了公务员?”的节目。
公务员报考热,这应该是个很快意人生的题材,按照当前新闻界的说法,符合“三点式”(热点、焦点、难点)。但这个节目怎么样呢?从播出的质量上看,实在差强人意。
为了加强说服力,不妨先来看看记者撰写的原稿,尽管这么做可能会显得拖沓冗长,但还是可以有的放矢,而且毕竟可以看到原汁原味的节目稿件。
由于我看到的稿子是被记者所在组的主编修改过的稿子,因此尽量还原成原来的模样。(由于栏目组规定,主编修改过的地方要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来,因此我还是能够比较容易地将稿件恢复到记者交稿时的状态。)
(何必注,略。)
(文中的数字,是录像带上的编码,为的是进入后期编辑时能够便捷找到所需要的画面。)
主编在稿子上进行了些许调整,但总体格局也就是如此了。
不知道,别人看了如许稿件会是什么感触。
这也算是让各位领略老潘我每天都在看着些什么样的稿子。
可以看出来,开篇的主人公后来没有进行任何交待就销声匿迹了,故事就这么讲了。亏得操作此节目的记者还是个学文学的,讲故事的起码元素就这么被糟蹋着,保持故事的完整性根本就不在话下了。
而且,这是个常效性选题,也就是说,这个话题,现在说和半年甚至更久以后再说都可以。
这样的稿子,能够让观众看到些什么呢?我看了如此文字,随即给主编、制片人进行了例行的回复。
此文看过。
说公务员考试历经千年,说法似乎不妥。公务员是伴随西方文官制度产生的,对中国来说是个舶来品。中国古代的科举所产生的并不是公务员。而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不过200多年历史。
导语中,时效性还是薄弱。目前,有关的新闻很多,可以找到这样的内容。比如,11月15日搜狐网:山东齐河县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无业游民时国祺,雇用他人仿冒县委书记的签名,将33人安排至党政机关,从中牟利。该县县长表示,此案是个严重的教训,同时也是个意外事件。
“这么多莘莘学子”的用法不妥。“莘莘”本身就是众多的意思,重复了。
权力寻租,不是权利寻租。
其中只有一个学者采访,而且其教学与研究领域没有交待,让人很难知道为什么要采访这个人。
感觉,学者采访太孤单,不足以形成观点支撑。
公务员是个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没有弄清楚。
公务员所掌握的核心资源是公共管理的权力,其他包括公共财政、公共事务、公共选择等都是以此展开的。
官民比例现在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单纯从公务员角度看,也是如此。具体数据我的稿子里面数次提及。
调查数据显示,社会上对公务员队伍的扩大有着越来越高的不认同。
而公务员在收入、福利、保障等方面的优势,加剧了社会不公。
历次振作内需,都是给公务员涨工资,结果,形成赢家通吃的状况,公务员成为改革进程中得利的重要人群(此外还有企业家阶层、知识分子阶层等)。
而对所谓公务员高薪养廉,这也是似是而非的说法。什么是高薪?现在贪官污吏案发涉及案值动辄上亿元,这显然不是高薪所能覆盖的。
同时,作为公共管理人员,其职位本身具有以国家为抵押的职业稳定,也就是说,只要国家存在(不消亡或是分裂破灭),公务员就不会失业。这种职业稳定感相对于目前的就业状态,就有着高收入、高福利、高稳定、高升迁、高权力等特色。
而且,中国公务员机制是什么?逆淘汰。什么意思?中国的公务员队伍都是将最好的、最有能力的、最具备创造性的人先淘汰出去,类推,最后剩下的是最差劲的。
这是两方面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公务员岗位要求本身并不是很强,国际上很多庸才会到这个岗位上去;另一方面,中国特殊的官本位的官场文化,形成了逆来顺受的官场潜规则。
……
所以,感觉这个稿子写得隔靴搔痒。
给我这篇稿子时已经是上午,而稿子下午就要进入配音环节。也就是说,程序上的规定迫使节目主体内容已经很再进行什么大的调整,只能在文字上做些许修改,却难以在比如增加采访甚至推倒重来上做任何工作。尽管制片人看了我的意见后进行了部分修改,但木已成舟,大势已去,除了文字上的部分调整外,于事无补。
说到底,在我看来,这种稿子是不能通过的,是要被枪毙的。原因就是这个记者所写的稿子狗屁不通,而且继续了其以往的风格,就是拼命向稿子里注水。
进入电视界后,总听到一句话,那就是电视是个遗憾的艺术,意思是说所有的电视节目都会或多或少留有遗憾。再好的创意和策划,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就会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因素而使得效果弱化,造成与预期越来越大的差距,甚至出现走板跑偏的情况,因此,所有的电视节目,到了播出的时候,距离最开始设计时的理想状态来比较,能够达到一半就很不错了。
那么这期节目呢?在我看来毫无播出的价值,或者说,距离初始的设计南辕北辙。
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热衷于报考公务员?这个问题实在是个太大的题目了。如果想要在一个掐头去尾不过16分钟的时段里把这个问题说清楚,那么操作记者就必须对这个问题有着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和把握,不能像现在播出的这般胡作非为。
资料显示我国历史上的官民之比:西汉时为1:7945,唐高宗时为1:3927,元成宗时为1:2613,清康熙时为1:911,新中国成立之初为1:600。当下的财政供养人员与总人口之比:全国平均水平为1:28。例如陕西为1:34;河北为1:40;河南为1:41;山西为1:27;宁夏为1:24;青海为1:22。经济越是落后,财政供养人口越多:在山西32个发不出基本工资的县中,有8 个县官民之比在1:20之下,有的县如大宁县为1:13。更有甚者,地处贫穷的西部地区的陕西省黄龙县是9个农民养1个干部。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帕金森曾经不无讽刺地说:“部门人多不要紧,他们之间总会制造出工作来的。”
实际上,七上八下的《反垄断法》制定过程中对行政垄断的欲言又止也很让人唏嘘。6月27日出版《每日工业快讯》报道,(何必注,略。)
媒体报道,“官本位”使院士制度越来越失去含金量。相关人士表示,院士制度正沦为一个官本位行政体制的延伸。改革院士制度首先应取消对院士管理所采用的官本位行政体制,明确对院士的学术专业定位。要取消归口初选部门与省市推荐候选人方式,重视对候选人科学成就与发明专利的考察。其次,要将院士荣誉与职业生涯分开。不能以荣誉生涯而占着职业生涯的位置。第三,要将院士与科研项目资源分配脱钩。在申请国家级项目时,不应以课题组内是否有院士参与而取舍,更不能因为是院士就在立项申请、鉴定评审等方面给予特殊的支持。
2005年,中央党校周天勇披露研究结果,中国目前的财政预算内收入中,行政公务开支占到近40%,纳税人交纳的公共资源很大一部分用于吃饭养人,而教育、卫生、社保等公共服务支出很低,与此相比较,美国70%到75%的财政支出是用于公共服务。
而人们也在两会期间得知,中国的行政管理开支在26年间增加了87倍!
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工人的比例不断减小。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人代表比例分别为26.7%、14.9%、12.4%、11.2%,而这其中,还没有排除“伪工人”,就是顶着工人帽子的企业经营者们。
两会与会者中,占中国人口总数2/3的农民的代言人数量也日趋削弱,比例不断下降;而且在这个寥寥无几人群中,更是被村官和党棍所把持。
与此相对应的是,委府官员在其中所占的份额不断增加。
陆学艺等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中,将当今中国社会分为10个阶层,把工人、农民、下岗职工打入第8、9、10的最底层。(第47页)
长沙陈洪认为,“法律不如法规大,法规不如红头文件大,红头文件不如乌纱帽大”,这是中国法制建设的悲剧,也是至今为止仍颠扑不破的“真理”。
媒体披露,调查显示:七成公民认为公务员应减少。零点咨询完成《中国居民评价政府及政府公共服务报告》,使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8个城市、7个小城镇及其周边地区的4128名居民进行的调查显示:67%的居民认为政府公务人员的总量应该减少,认为应该增多和保持现有规模不变的只有10%和5.9%。据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王健介绍,公务员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需要以单位GDP的公务员人数来衡量。从经济视角考察,财政供养人员与GDP之比看,我国为39人/百万美元,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目前美国为2.31人/百万美元,日本为1.38/百万美元。
……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幅很奇特的景象:一方面,全社会对于行政权力部门的扩充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公务员却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趋之若骛的职业。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中国在党政权力的扩充上演出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剧目。
曾经让我们耳熟能详的话叫做精兵简政,行政权力部门的关停并转曾几何时成为社会所热议的话题。但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改革的过程就是行政权力扩张的过程,机构数量越来越庞大,机构规模越来越臃肿,机构人员越来越增加,机构权力越来越细化。
随着改革的进程,问题不断积累和爆发,而设置相应的部门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而这种行政机构的扩充,所对应的并不是公共产品供给的增加,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却反而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日益质次价高和假冒伪劣。
如此,社会问题的积累成全了委府的迅速扩张,二者之间形成了相得益彰之势,也就是说,如果党政机构想要扩张,客观上必须造就社会矛盾的沉淀、积累、深化与爆发。而这样一来,委府的扩张几乎成了灾难的同义词。
媒体报道,财政大量出现“吃空饷”。从去年8月到今年1月,四川省初步查出全省目前“吃空饷”者高达3.7万多人,每年冒领经费达6400多万元。最近几年,各地清查“吃空饷”的专项行动没少搞,但效果十分有限。财政监督主体的混淆,必然决定了这样的结果。从各地清查的情况看,“吃空饷”者大都与领导干部有关。这些领导干部既是被清查的对象,又是财政的监督者同时还是领导者。目前各级财政依然停留在行政监督和自我监督阶段,审计监督和司法监督等未能发挥作用。这种自我监督能起多大作用?而且,各地对于发现的“吃空饷”者,基本都以“堵住漏洞”不再让他们“吃空饷”而告终——等于吃了白吃。
从国际上看,各国公务员行列都是那些没有什么事业追求、缺乏独创性和理想主义色彩的人才会进入的行当。简单地说,很难想象比尔•盖茨会去竞选国会议员。而这种状况,却很现实地在中国发生着。人们对于浙江民营企业主竞相戴上红帽子、摇身一变到政府或者人大政协当中谋取一官半职的现象很以为稀松平常,这也折射出中国社会当中无处不在的官本位机制及其对整个社会生活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种强政府弱民间的封建专制成分,极大地负面影响于当今世界上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
所有这些,都应该是记者在制作如此专题节目时应该掌握的内容。在目前中国特定的舆论环境里,作为承担着向社会传播公共信息责任的专业工作者,特别是一个宗旨于“观点影响社会,调查支撑观点”的电视专题节目的记者,不能为所欲为异想天开,自以为是地将自己浅薄的经历与见识强加于人。
而这个记者的所作所为却全然不是如此。该记者也是我曾经说过的装模作样、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与素养之列,甚至装疯卖傻,在为责任所累的幌子下偷梁换柱欺世盗名。从以往做过的节目里看,呈现出越来越无能为力的态势,在节目中搀水的情况愈演愈烈。该节目面世到现在不足一年,从开始时故弄玄虚地要在节目中使用些个洋人的概念、法则之类的术语故作学问,到后来逐渐在节目中偏离主题,然后愈发显示出对如此节目主题把握能力的欠缺,一个题目做到一半竟然失语,到了无话可说的地步,最终不得不采用与主题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内容补上窟窿,凑合播出,骗点钱花。
其实,就我的电视经历看,这种记者并非少数。无论是在央视,还是其他什么地方,这种作为电视台正式工作人员的人,往往都不思进取,成天到晚混吃蒙喝,在如此宣传环境里年纪轻轻的就急不可耐地向着权力和体制献媚,用唯唯诺诺嬉皮笑脸掩饰自身的丧心病狂慵懒无能,在色厉内荏的职业状况当中以欺上瞒下的职业成果妖言惑众混淆视听。
最可怕的,就是像这期电视节目那样,由如此人等制作出这般垃圾,毒化着原本已经千疮百孔的生活,让人们耳闻目睹到被昏庸无能之辈粗制滥造出来的作品,充斥世间,还以为是果然如此的路数,捉弄、哄骗、欺瞒、猥亵国民的知情权。
虽然在大的职业道德沦丧的情况下,对某一个记者的道德水准进行评价不能过于求全责备,但是,当大的局势并不能约束和规范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操守与行为之际,能够做的,充其量也就是凭借我们残存的良知谋取点滴实在的公平。
对此,我们又能如何?问什么烧热了公务员,还不如问什么制冷了新闻呢。
就这样,该记者还被提起为责任编辑,分管几个记者。这节目还能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