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亚洲电台 |2023-02-16
一分钟完读:
最近,美国俄亥俄一列脱轨的火车及其后续的危化品爆燃事件引发了中国媒体的广泛关注。事故发生一周多后,中国的官方媒体持续聚焦这一事件,称其为“美版切尔诺贝利”。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谴责美国媒体对如此重大的新闻“鲜有报道”。多个外宣媒体极力渲染污染的严重性和持续性,将其描述为一场或将持续数十年,影响范围覆盖俄亥俄、宾州乃至纽约州的“史诗级生态灾难”。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与美国国家环保局联系,了解事故进展,并采访化工专家和查阅类似事故的历史资料,发现部分中国媒体的报道和外交部评论脱离事实、夸大误导受众,与中国国内类似事故的对待方式采用“双重标准”。
完整版:
2023年2月3日晚8点55分左右,美国俄亥俄州东部小镇东巴勒斯坦发生一起火车脱轨事故,50节车厢不同程度受损,其中10节车厢内装载有危险化学品,包括5节车厢内的液化氯乙烯。
2月6日,为防止次生灾害,当地强制疏散了周边居民,并对易燃易爆的氯乙烯进行人为的控制燃烧。爆燃的大火引发广泛关注,社交媒体上开始出现质疑和担忧的声音,引来美国本土及国际媒体相继报道。
事故发生一周多之后,诸多中国国内媒体、以及有影响力的社交媒体账号开始聚焦此事件。
《北京日报》公号平台“长安街知事”和《观察者网》等媒体称其为“美版切尔诺贝利”,CCTV在新闻联播、新闻频道、财经频道、社会与法频道等多个栏目和频道滚动播报了这一场“毒云漫天”的灾难。北美省钱快报等以北美留学生为主要目标受众的媒体将此次事件称为“史诗级灾难”,一亩三分地等留学生论坛公号则称“华人都在囤水”。
部分中国媒体对俄亥俄火车脱轨致化学品泄漏事件的报道截图
2月1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并在会上表示:
“我们想问的倒是为什么一些一贯标榜自由、专业、公正的媒体,对‘北溪’管线遇袭的最新调查以及美国火车事故致化学品泄漏,危及美国居民生命安全的这样重大的事件鲜有报道。据我们了解,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事实上,美联社、华盛顿邮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CNN、福克斯等媒体均持续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关注和报道。中国媒体在报道时候使用的图片、视频、居民访谈内容等基本来自于这些媒体。
但与美国主流媒体不同的是,中国媒体的报道在几个方面存在不实之处或夸大事实之嫌:
关于“封锁消息”:环球网等媒体将“非裔记者现场报道被捕”写进新闻标题,谴责美国政府试图隐瞒真相,封杀报道,甚至涉嫌用“气球事件”来转移视线。但事实上,记者Evan
Lambert被捕是因在新闻发布会现场做直播时,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所致,并非因为政府阻挠媒体报道该事件。由于言论自由在美国受宪法保护,美国各级政府也没有机构能够干预媒体报道行为。
关于化学品的泄漏量:纽约消费指南、一亩三分地等媒体在标题中强调“万吨致癌物泄漏”,但据查核,事故火车5节车厢载重量总共达数百吨,官方并未通告所涉氯乙烯准确的量,但美国媒体多采用10万加仑(约462公吨)的估算量。事故现场还有一些其他的化学品,与氯乙烯一样,绝大多数已经被控制燃烧掉,并非尽数泄漏至环境中。
关于环境影响:中国多家中央媒体、地方媒体和网络自媒体都使用了“美版切尔诺贝利”、“毒云漫天”、“史诗级灾难”等词来描述俄亥俄州的此次事件,然而根据亚洲事实查核中心向环保局和专业人士的求证,这些形容词都有明显的夸大之嫌。
事件影响造成的环境影响究竟如何
2月14日,美国国家环保局(EPA)向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通报事件相关情况,称EPA在火车脱轨后5个小时内就赶到了事发现场,参与应急处置。2月6日,5节车厢中装载的氯乙烯被引导进沟渠中,进行了“受控燃烧”。
环保局在事发地周边设置了12个空气污染物连续采样点,检测项目包括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在内的多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
和燃烧可能产生的光气、硫化氢、氰化氢和氯化氢等有害物质。截至8日,任何与事故相关的可能影响人体健康的污染物都没有达到足以引起关注的浓度。
在这期间,EPA还检测了空气的可燃性和一氧化碳、颗粒物等多种物质,氯乙烯受控燃烧期间,检测到细颗粒物Pm2.5有所超标。至2月14日,环保局也根据当地居民提出的要求,帮助396户居民完成了室内的空气质量检测,没有检测出氯乙烯和氯化氢等物质。
环保局解释称,该地区和数十英里外的居民可能会闻到从现场传来的气味。
这是因为受控燃烧的副产品具有低气味阈值,人们能闻到这些污染物的浓度远低于被认为有害的浓度。
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污染方面,环保局第五区分局也在与地方环保部门配合,开展进一步的检测,迄今为止所有的环境检测报告都可以在EPA官网查看并下载。同时,环保局向事故责任方Norfolk
Southern铁路公司发了函件,通知了他们需要承担相应的环境清理和修复成本,也向当地公众公布了咨询电话和即时更新的信息公开页面。
美国国家环保局在事故现场的便携式空气污染物检测仪器,多项污染物未达到检出限,显示为0 图片来源:EPA官网
就职于中国氯碱工业协会一位匿名化工专家告诉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氯乙烯和大多数石油化工类的VOCs一样,既有毒有害并且易燃易爆,如果发生泄漏,一旦遇到明火就可能发生破坏力极大的爆炸。同时,它又是易挥发和降解的污染物,泄漏到大气环境中很快就会扩散和降解,或者参与到光化学反应中生成臭氧和雾霾。所以,其事故风险主要是易燃易爆属性带来的破坏性风险,还有高浓度条件下的急性毒性风险。而其慢性的致癌风险主要是长期接触这类化工品的专业人士才可能有的职业病风险。
中国氯碱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对氯乙烯等特征污染物有严格的限制,但也不是不允许排放,主要是排放浓度控制,不会做排放总量的控制。近年来,行业针对包括氯乙烯在内的VOCs会有总量的控制,也是因为控制雾霾的需要。氯乙烯本身不稳定,发生爆炸后,也会有大量氯乙烯被瞬间燃烧掉,环境空气中很快检测不出来也是正常现象。
中国媒体对发生在中国的氯乙烯爆炸事故是如何报道的
2018年11月28日凌晨,中国化工集团河北盛华化工有限公司氯乙烯气柜发生泄漏,大量氯乙烯扩散到厂区外公路上,遇明火导致发生爆燃,造成24人死亡,21人受伤。当时,爆炸产生的浓烟、火焰和刺鼻的气味让很多居民连夜逃离,而张家口市环保局当日上午的检测结果也是相关污染物未检出。当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主持人就在电视上说:“现场的环境已经恢复到了一个比较安全的水平,大家可以回到自己家里,不要担心了。”
2018年11月28日CCTV报道张家口市氯乙烯泄漏爆炸事故的视频截图
不过,在2月15的《新闻直播间》节目中,中央电视台则质疑俄亥俄州当地政府“两天后就宣布事故区域居民空气质量符合空气质量标准,疏散居民可以安全回家。”并详细解读氯乙烯的危害,称当地民众担忧生存环境遭到污染。
同样“双重标准”报道两个国家类似事故的还有新华社,在报道张家口事件时,新华社向民众解释氯乙烯“不会造成持久的环境危害”,而报道俄亥俄州事件时,新华社则强调民众对环境可能遭到严重污染的担忧,并解释称氯乙烯燃烧产生的光气曾在一战中被用作化学武器。
中国张家口氯乙烯泄漏爆炸事件与美国俄亥俄氯乙烯爆炸事件对比 制表:AFCL
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媒体在报道俄亥俄州化学品泄漏事件的环境风险时扩大和渲染了其影响,误导中文媒体的受众。同一种化学品氯乙烯的危险性,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报道呈现了双重标准,在报道中国国内事件时解读为“容易降解”、“不会造成持久污染”,而此次事件中的则解读为“剧毒”、“化学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