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行 之 大英博物馆的埃及石头

博物馆大约是这么一个地方:通过一件藏品,讲述一个故事,带出一段历史。

当大英博物馆在1753年建立的时候,英国国会对这个世界上首个国家博物馆的期许是:aimed at universality,free to all 包罗万象,免费参观。逛这个博物馆,感觉穿越时空,追溯历史,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

恰逢大英博物馆在举办关于埃及象形文字的专题展览:Hieroglyphs -- unlocking ancient Egypt。我们对古埃及文化了解不多,正好去学习一下。展览的核心是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1799年这块石碑在埃及港口城市Rosetta被发现,因此得名。因为它的出现,失传已久的古埃及象形文字才很快破译,古埃及文明研究才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石碑并不完整,上面书写了公元前196年托勒密王朝的诏书。诏书的内容,是由古埃及的特权阶层,亦即侍奉埃及众神的祭祀,宣布托勒密五世正式即位,成为万神之神的法老。其实诏书的内容并不重要,书写方式难得的珍贵,用了三种语言:

1. 古埃及象形文字圣书体Egyptian hieroglyphs (这是一种埃及法老和祭祀人员掌握的语言。创建于公元前3100年,亦即统一后的法老统治的埃及,消亡于公元5世纪,是几乎所有现代字母系统的老祖宗)

2. 世俗体Demotic (古埃及平民日常使用的文字,从圣书体简化和发展而来,在公元5世纪之前大约使用了一千年) ,

3.古希腊文字(罗塞塔石碑的书写年代是托勒密王朝,希腊语是官方语言之一,也是近代人熟悉的语言) 。

如此,妥妥地给语言学家们提供了“对照字典”,为解码失传已久的古埃及象形文字,提供了珍贵的对比资料。各国的科学家从碑文里面国王和王后的名字入手,首先翻译出的 “托勒密” 这个人名。1822年,法国语言学家Jean-François Champollion首先完成了对碑文的完整翻译,并且发表了完整的埃及文字符号和希腊字母的对照表。此时埃及象形文字已经失传一千多年了。

其实罗塞塔石碑上,还有第四种文字:英文。在石碑的破损侧面,写着:CAPTURED IN EGYPT BY THE BRITISH ARMY IN 1801 PRESENTED BY KING GEORGE III. 我们这次没有看到,希望下次参观能够记得找找看。

这段破解古埃及“密码”的历史,我觉得有两个契机不可忽视。

契机之一,是找到这块石头。这要归功于法国人,尤其是拿破仑。拿破仑的埃及远征不仅是军事战役,更是文化探险。跟随法国军队的有167名法国《科学与艺术委员会》的成员,和成百箱的书籍和研究设备。1798年到达埃及后,就在开罗设立了古埃及研究所Institut de l'Égypte。当一名法国士兵在1799年发现这块石头的时候,这块石碑也运到了古埃及研究所。然而,1801年,法军被英军和奥斯曼联盟军打败投降。根据协议,22件法国占领期间发现的埃及古董,在亚历山大港转交给了英国,包括这块罗塞塔石碑。1802年罗塞塔石碑运到大英博物馆,开始公开展览,成为大英博物馆的宝贝。

契机之二是在石头上刻写公告。其实这不是埃及人的传统习惯,而是古希腊人的方式。在这方面,埃及的宗教祭祀阶层学习了希腊文化:把法令公告铭刻在石头上。在此之前,埃及人只是用圣书体文字,把对法老的赞美词刻画在石头上。埃及被希腊人统治的托勒密王朝,只有短短的275年历史:由亚历山大大帝的部将托勒密一世开创,公元前 305年开始,直到公元前 30年,止于“埃及艳后” 克娄巴特拉七世Cleopatra VII。在埃及五千年文明历史中,可谓微不足道。却很幸运地,不但把公文写在石头上,除了两种埃及文字,还添加了希腊文的版本。

除了这块最著名的罗塞塔石碑,后来又有几块类似的三种语言文字的石碑出土。这块公元前238年的石碑,因为曾经挪作它用,磨损严重,字迹很模糊。1837年被卢浮宫收藏。这次被借来参加展览。

从公元前343年开始,埃及就一直是被外族统治:亚述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再后来是法国和英国的占领,1953年独立后由阿拉伯人建立了共和国。现在横跨中东和北非的埃及,全称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国Arab Republic of Egypt。

文字的失传,文化传承的断裂和转换,当罗塞塔石碑出现以前,没有人能够解读古埃及象形文字,也就没有办法解读公元前五千年诞生于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文字的发展史图示:hieroglyphs =》Demotic =》Coptic, 最年轻的Coptic language,起源于罗马统治时期的公元3世纪,曾经作为主要日常用语,直到17世纪被阿拉伯语取代。现在除了少量基督徒用于宗教仪式语言,已经没有人使用了。

这个是公元前19世纪的象形文字石碑,用圣书体写的对法老Amenemhat III的歌颂。圣书体其实不仅“象形”,而且也“象声”,很多符号代表着发音。这个发现,也是语言学家们在罗塞塔石碑出现以后,才分析出来的,对后续的彻底解读圣书体十分重要。石碑中间的椭圆形Cartouches是法老Amenemhat III的名字,这一段颂词是这么写的:“Amenemhat,我们上,下埃及之王,两块疆土的主。。。给了我们生命和稳定。。。“

古埃及的文字,除了学者们搞研究,可以说是绝迹了。然而,在漫长的演变历史中,一些词语,借助和其他古老语种比如希腊语,希伯来语等的相互影响,流传到现代。比如法老这个词:Pharaoh的由来,拉丁语 Pharaō, 古希腊语 Φαρα? (Phara?), 希伯来语 ‎ (par‘ōh) ,源自古埃及语 ,这里的pr = (“house”) , = “great, big”,加起来就是Great Palace, 象形文字是这个样子的:

展览中顺带学习了几个古埃及象形文字。房子house这个词,在法老这个词里面用到。

徜徉在大英博物馆的埃及雕塑馆,我也不禁感慨,有价值的埃及古董,大约都在此集合了。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的威武半身石像,仿佛是藐视着每一个凝视他的参观者。

细心的人应该能注意到,雕塑右边胸部,有一个很规整的网球大小的圆形孔洞。据说,那是在英国和法国争夺埃及和中东的战役中留下的。1798年,拿破仑曾经想把这尊雕像运回法国,但是没有成功,原本完整的雕像也断裂成了两半。

1816年,意大利商人兼考古学家Giovanni Battista Belzoni用自创的水利液压方法,把高两米半,重量七吨的雕像上半身,成功地放倒在滚木上,运到尼罗河,经由开罗和亚历山大港,最终到达伦敦大英博物馆。其实3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就是用差不多的方法,把总重量20吨的石块,从阿斯旺Aswan的采石场,顺流而下尼罗河一百多公里,运到当时的Thebes,也就是现在的卢克索Luxor附近。

当人们以难以置信的眼光,欣赏这尊精美绝伦的雕塑的时候,西方美术界开始真的怀疑,古典希腊艺术是否真的是西方艺术史最伟大的源泉。

拉美西斯二世活到了90岁,在位将近70年。那段时间是古埃及New Kingdom的繁荣阶段,也是古埃及从最强盛转向衰败的起点。十分能干,也十分善于自我宣传的拉美西斯二世,南征北战,建立新首都,到处修建神庙和巨型雕塑。目的就是让后人,世世代代记得他的光辉形象和卓越政绩。如今看来,身上永久的孔洞,安家在另一个世界,观众们此时此刻脑子里面想的,恐怕与他当年的愿望相反吧!

希望有朝一日,去看看这个曾经有过最古老的文明历史,如今却面目全非的国家,一个文化传统被取代置换了的国家,埃及。

大约是因为节日,人满为患,很遗憾,完全失去了博物馆的感觉。据说如今的参观人数在疫情三年中大增。我们又看了几幅画,转了转比较僻静的中东馆。在埃及馆近乎窒息的人潮中挤出来,结束了一天的参观。

回首大英博物馆,恢弘的门廊和立柱,简直就是古典希腊的昔日重来。绵延不断的人流从这个大门进入一个知识的宝库。仿佛提醒我们,古典文明孕育了现代文明,从希腊到罗马,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然而也不应该忘记,两千多年前,创造了古典文明的古希腊人,当年曾去古埃及听课:数学,天文,艺术。。。那时候的古埃及是一个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也许,正如历史学家所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艺术,多多少少都有古埃及的影子。

谢谢浏览。

心灵之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oltek' 的评论 : 嗯,都说英国人古板,其实也比较鬼 :-) 也是爱炫耀的,这次才注意到,大英的伊丽莎白中厅,集中摆了那么多来自世界的各个角落,横贯古今的古董雕塑。
心灵之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五湖以北' 的评论 : 埃及有太多值得看的的了,已经看了你的博客和边走边看的博客,只是还没具体计划呢,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有时候感觉,我们这边是不是太有秩序了,有点杂乱的地方更有活力,呵呵。
Soltek 发表评论于
十分感谢!我一直以为罗塞塔石碑是法国人找到的所以应该保存在法国什么地方,没想到让英国人占了便宜。这石头实在是太重要了,堪比苏美尔的泥板。
五湖以北 发表评论于
埃及现在,就像中国五六十年代以前,虽然杂乱破败,但还没遭受像国內这几十年的大破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