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是他所在的“饭友俱乐部”(Foodie Club)的主力干将。
他和几个小学同学,都在2020年初疫情一开始就搬回父母家了。两代人被封在家里,想着找点事做做,就组了这个小团伙,一起做菜、做面食、灌香肠、酿酒、烤肉,等等。时不时聚聚,既亲子又社交。
神奇的是,虽然饭友们疫情下时常顶风聚会,大家都安然无恙。儿子没把病毒带回家,我们家一次次挤满了年轻人也没事。也许饭友们吃好睡好心情好,真得了尚方宝剑了。当然去年底的疫情尾声,大家还是齐刷刷地都被“奥秘克戎”撂倒了,好在一阵风一般也过去了。
看看,这是他们21年冬天做的肉肠。饶是打了马赛克都挡不住小厨笑得合不垅的嘴,吃货的喜悦。
没出国时看关于国外一鳞片爪的报道,说老美家里孩子一到18岁就踢出去独立啦,家人之间就是逢年过节走动一下而已。来了发现都是扯,至少是太片面。这样的家庭可能有:富得谁都在算计谁的家庭、穷得自顾不暇的家庭、本来就不和睦的家庭......正常上中产家里都是一家人齐心过日子,孩子大了该付学费付学费、该帮买房帮买房、该给看娃给看娃。我们家住意大利裔/爱尔兰裔占绝对多数的社区,周围人的家庭纽带都很紧密。其他如犹太裔、非裔西裔、俄国北欧裔等不了解。
昨天他们例行活动,儿子让我们也去,并让我烤两个慢发酵的手工面包带去。这三年来他们都是轮流做东,如果在我们家,我乐于帮儿子招待大家;在别人家时我一般不去,我骨子里是个不善社交的人嘛。但儿子说他们“钦点”我的面包,我好得意哦,必须去!
昨天带了两个现烤的面包,一个迷迭香的、一个原味的。
昨天玩得好开心!六家人,除了我们都是意大利裔家庭。每一家都是两代甚至三代一起来的。我的面包餐前就被瓜分完了。当然主人家也准备了餐包配意面一起吃。
主人家的儿子J、J的新婚太太G,都是儿子从小学到高中的同学。J和哥哥结婚搬出去了(也在方圆十里之内),老三老四是龙凤胎,疫情后搬回父母家,省钱攒新房首付;G是小妹,家里两个哥哥结婚成家也住附近;G刚刚怀孕,她爸爸是建筑商,正在装修家里独立出入的地下室给他们住。J和G目前住的公寓是G家里帮助买的,G爸爸准备趁现在房市尚好卖了;搬回来住两年,G妈帮着看孩子;然后趁低谷再入手一个大点的房子,孩子大点正好可以住上。
我真心感恩儿子有这么一个接地气的朋友圈。他刚从巴拿马旅行回来,也是和几个小学同学一起去的。
更难得的是,儿子从11岁就中美两头跑,长大后去过的国家比我多得多。算是有点见识的年轻人,但他依然珍惜和喜欢平实的生活和平和的朋友圈。他说:“J和G的两边两对父母都是中学同学,然后他俩也在父母的中学上学然后相恋,多奇妙!我和J他们这一圈人60岁时也可以像他父母现在这样,依然密切来往,聊聊小时候的事儿”。儿子这么想,我很放心,我希望他见多识广同时心态平顺,安于一粥一饭,平安幸福。
他们还有两只狗狗,抱着玩了好久。聊补了一下失去小米的痛楚。
昨天有网友问面包的方子。我推荐Bettie的这篇文章:"UNDERSTANDING THE SOURDOUGH BREAD PROCESS"。看了就全明白了。
https://bakerbettie.com/understanding-the-sourdough-bread-process/
做Artisan bread,首先要养好并维持自己的starter/酵种,或者说老面肥/面起子。如果你身边的朋友有,可以讨要一点;或者自己用面粉和水从头养。养好了可以用一辈子,得定期喂;所以我叫它“面宝宝”,是个活物。
不嫌我啰嗦的朋友,可以去看我写的《面宝宝的前世今生》《继续聊levain/sourdough面包》,里面有做面肥、和面、发面、烤制的全套流程;嫌啰嗦的看下面简版;简版也嫌啰嗦的就飘过~
比如我昨天的面包要2:30PM 出炉,我倒推一下时间线:
-头天晚上用20克面宝宝+60克面粉+60克85华氏度温水,喂养面肥;
-早上6:00AM 起床后,按70%的水面比和好面,静置1小时,这一步叫Autolyse. 我带去做客的面包大一点,用400克普通面粉做一个;自家吃就300克甚至250克,现吃现做;
-7:00AM,加2%盐,20%面宝宝/面肥。400克一个的面包就加8克盐、80克面肥;
-用“折叠法”揉揉(70%的面团太稀软,不可能真正地“揉”,折叠法即可)
-8:00AM/9:00AM/10:00AM 再重复揉揉。这个窗口算“一发”,6小时为好。昨天我时间紧,用了4小时,也没问题;
- 11:00AM,整形,放入编织的发酵篮(这样成品有波纹。没有的话就用个大碗垫上布撒上干面),二发。这时的面团应该像小婴儿的小屁屁,软软的、颤颤的、但不塌不垮;
-二发2-3小时即可烤了。我1:20PM开烤箱到475华氏度,放入铸铁锅预热;
-到温度把面包加垫纸放入铸铁锅,加盖烤30分钟,开盖再烤12-15分钟。大功告成!
一点不难,就是费时间。适合不出门的周末或在家上班的时候做,是很好的精神疗愈,做的时候心自然就静了。
如果中间有事或出门要打断流程,可以随时放冰箱,等同于”暂停“。
刚才翻旧贴看到一个好玩的。
2020年曾有传言说美国要禁用微信了,那天正好做了面包,请球友夫妇来小聚。我晚上临睡赶紧给小胖(面包)和菜菜们留个最后的纪念。三分钟后看到不常发朋友圈的儿子也发了一个。
一样的主题,而且儿子也给了小胖一席之地。真是我亲生的~估计真到世界末日之前,我们也会有同样的心情、发同样的朋友圈或INS。
当然啦,我敝帚自珍,“小胖”在C位。
儿子镜头里的小胖只是背景,那我也满足了。
谢谢看贴,新周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