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粤人赴澳留学档案汇编(百廿一):香山马亮华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民国粤人赴澳留学档案汇编(百廿一):香山马亮华

香山沙涌村

香山县沙涌村的马应彪,以其开创中国首家华资百货公司——先施公司而引领风潮,并在中国商业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广州康乐村岭南大学的红墙绿瓦建筑中,著名的招待所、养护院、十友堂等,也皆由其所捐建。而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澳洲雪梨(Sudney)华人商界,他所手创的永生果栏(Wing Sang & Co.),亦即永生公司,则为当时华人生果蔬菜与杂货经销业之翘楚;即使是在马应彪退股去往香港发展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永生果栏也是当地侨界经营土货特产、果蔬及进出口贸易之著名商行。马应彪同村的族人马辛己(Mar Sun Gee),跟着雪梨永生果栏一起成长,工作勤奋,经商有道,到一九二十年代初,他已经是该果栏的襄理(Assistant Manager),也成为其股东之一。由是,他不仅事业有成,而且热心公益,商业人脉广泛,还是早期鸟修威雪梨中华总商会(Sydney Chinese Chamber of Commerce, NSW)的理事[1]

马辛己有一子,名马亮华(Mar Leong War或写成Mar Leong Wah),一九○四年正月六日出生于家乡沙涌村。其后,马辛己财务状况已经很稳定,除了寄钱回乡赡养家庭并扶持发展,也特别重视子女的教育。到马亮华达到上学年龄时,父亲便将其送往香港的学校接受中英双语教育,对儿子先行培养,寄予厚望。一九二一年,澳洲开放中国留学生赴澳留学,由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具体负责办理学生申办护照和签证事宜。马辛己消息灵通,提前得知这一消息,便做好了申请准备。当年一月十二日,他向中国总领事馆递上申请表,为儿子申领中国留学生护照和入境签证,要办理儿子马亮华前来雪梨的连飞炉青年学校(Lindfield Boys College)念书。作为永生果栏的股东及高层管理人员,他自然是以其服务之商行作保,并承诺每年提供给儿子足镑膏火费,作为其在澳留学之各项开销。

可以说,马辛己是最早向中国总领事馆提出申办儿子来澳留学的少数几位在澳华侨之一;因此,他的这份申请,也是中国总领事馆接手的最初的几份材料之一。用大约二个多星期的时间,经过一番核对之后,总领事馆完成了审理。一月二十八日,魏子京总领事发出了自澳洲《中国留学生章程》实施以来由中国总领事馆出具的第三份中国留学生护照,即他给马亮华签发的中国留学生护照编码为3/S/21。相应地,澳洲联邦政府内务部的批复也很快。五天之后,即二月二日,内务部给马亮华核发了来澳留学入境签证。随后,中国总领事馆便按照流程,根据马辛已的指引,将此护照寄往香港的先施公司,由其为马亮华具体安排船期,以便他能尽快来澳留学。

马亮华确实也没有耽搁多久。在接到护照和签证以及安排好时间和船票后,十七岁的他便收拾好行装,直接就从香港乘坐“获多利”(Victoria)号班轮,与同邑竹秀园村的郭启添等郭氏兄弟结伴同行[2],于五月二十四日抵达雪梨港[3]。次日,他顺利过关入境澳洲,父亲将他接出来后,把他安置住进了位于华埠喜街(Hay Street)五十八号的永生果栏大楼里。

仅仅稍事安顿,熟悉了周边环境,马亮华便按照父亲事先的安排,于五月底注册入读连飞炉青年学校。因本身英语底子好,他便直接念中学课程。年底的校长例行报告显示,马亮华在校表现优秀。具体地说,聪明好学,勤奋刻苦,举止有度,令人满意。该校位于北雪梨,离他父亲任职的位于雪梨中国城的永生果栏有一定的距离。因此,他在此校只是读了半年,即到一九二一年学年结束。一九二二年新学年开始后,马亮华便转学去了位于达令赫斯特区(Darlinghurst)的雪梨文法学校(Sydney Grammar School),继续中学课程。这里距离中国城较近,并且也是一间名校,学风好,校规严,这对马亮华正好是个很好的锻炼,而他的在校表现一仍其旧,非常令人满意。在这间名校,他读了整整一年。

一九二三年新学年开始,已经十九岁的马亮华没有再去上学,也没有返回中国,而是他的父亲出了一招,要将他留在澳洲。具体的做法是:在年初时,马辛己出面跟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提出,请中国总领事魏子京向澳洲内务部申请,让其子进入雪梨永生果栏实习。实际上,此举之目的是让他在其父之严格管理下,以积累其处理澳中贸易之经验,因为永生果栏冀望日后在澳中贸易方面大展拳脚。为此,马亮华需要白天在公司见习,就不能继续去学校念书了,但他仍然会在一间商学院注册就读,利用夜晚时间选修一些课程,主要是商科方面的科目。鉴于永生果栏在雪梨侨界属于颇具影响力的商行,除了销售蔬菜水果及华洋杂货,还专营澳中贸易,综合性强,经营规模大,且内务部对该公司的运作和商业网络亦较为熟悉,自然乐于考虑上述申请,给予积极回应。魏子京总领事在列出上述申请理由后,特别希望内务部能给马亮华这个机会,换言之,就是转换一下身份,即从学生签证转到工作签证。与此同时,永生公司秘书刘光福(William Liu)因与官方人士有交情[4],也给内务部秘书和海关写信,希望他们能考虑马亮华进入公司实习的请求。也许是永生公司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也许刘光福与上述政府机构官员的私交起了作用,加上魏总领事的申请信也写得合情合理,同时马辛己个人在内务部和海关方面也有较好的口碑与人望,到二月七日,内务部批复了上述申请。即日起,马亮华的学生签证就换成了工作签证,有效期十二个月。

就这样,在澳洲留学一年半时间之后,从一九二三年二月开始,马亮华进入父亲所在的永生公司实习,实际上就是在公司的各个岗位上轮换工作培训,并且这样一干就是四年。尽管每年都由中国总领事馆协助向内务部申请展签,但每次批复都很顺利。与此同时,马亮华也在这段时间里向雪梨的斯多德与霍尔斯商学院(Stott & Hoare’s Business College)注册,攻读夜间课程,主要是簿记等商业实用课程;在完成这些科目的学习之后,他又注册入读雪梨的海明威与罗伯森商学院(Hemingway and Robertson’s Business College)开设的会计课程,还是夜间上课,即一边努力工作,一边不误学习。一九二六年,他顺利地完成上述课程,获得会计专科文凭。

一九二七年,雪梨永生公司重组,马亮华被任命为公司秘书。因其中英文俱佳,了解澳中商业运作模式和市场,过去数年间的工作对永生公司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与扩大助力良多。其杰出表现不仅获得父亲马辛已高度认可,也受到公司总经理马七(Mar Chut)大力赞赏,每年申请展签时,后者都为他向内务部提供极为有利的推荐信。到一九二七年六月底结束的财政年度,永生公司的年营业额已达到十万镑,成为当时执澳中贸易牛耳的几大澳洲本土贸易公司之一。

一九二九年一月十六日,马辛已在雪梨搭乘“彰德”(Changte)号班轮回中国探亲休假。为此,永生公司也特批马亮华半年假期,让他跟随父母一同回中国探亲,同时也顺便考察中国的几个商业中心,为永生公司日后进一步扩大与中国的贸易做一番摸底调查。后因当时中国政治军事局势动荡,原本计划去中国的商业中心比如上海等地的考察被一再拖延,因此,他的在华停留时间被迫延长半年。

也就在这次回国探亲期间,二十五岁的马亮华与上海永安公司董事李彦祥的千金结婚。李小姐是在香港受的教育,读的是双语学校,也是中英文俱佳。在马亮华准备将其新婚太太一起带回澳洲而向澳洲联邦政府内务部申请入境签证时,曾几经周折。先是中国总领事馆、曾任永生公司秘书的刘光福以及澳洲东方轮船公司等,通过官方的、私人的以及政商的联系等途径与内务部接洽申请和周旋,皆被拒绝;最后是由永生公司总经理马七直接致函内务部长,极力陈情,剖析厉害,内务部长方才改变主意,准予发给李小姐入境签证,她才得以与夫婿马亮华一起,于一九三○年一月四日进入澳洲[5]

返回澳洲后,马亮华不仅重任公司秘书,过后不久更被增补为公司董事,负责海外贸易事宜,当然这主要是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往来。一九三○年六月底的财政年度结算,显示出该年度永生公司的年营业额达到了十一万三千镑,这其中与马亮华上一年度在中国的考察与商业联络有相当大的关系。到一九三四年,三十岁的马亮华便成为永生公司的总经理。此后,马亮华就一直留在了澳洲,继续为永生公司工作[6],并为此经常奔波于澳洲与香港之间[7],同时也发展与周边岛国的贸易往来[8]

可以说,马亮华与郭林昭(Kwok Lam Chin)[9]一样,都是当年先施公司(澳洲永生公司)马氏子弟和永安公司郭氏子弟来澳留学后进入其在雪梨公司实习、然后工作、最终接管其在雪梨公司经营管理权的范例。

一九二二年二月二十五日,连飞炉青年学校校长提供给内务部的报告,显示马亮华在校表现良好,学业优异。

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永生公司总经理马七致函澳洲内务部秘书,为马亮华回国探亲六个月后重返澳洲申请再入境签证。

一九二一年一月十二日,马辛己提交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办理儿子马亮华的留学护照申请表。

一九二一年一月二十八日,中国总领事魏子京签发给马亮华的中国留学生护照。

一九二八年十二月十七日,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魏子京为马亮华回国探亲而签发的一份新的外交部护照。

一九三九年十月二日,马亮华在雪梨办理的外侨证。

档案出处(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档案宗卷号):Mar Leong - Ex/c Wife, NAA: A1, 1937/90


[1] “中华总商会第五届职员照像”,《东华报》(The Tung Wah Times),一九二○年二月廿一日,第九版。

[2] 参见:Kwok Kay Tim. Student on Shanghai Passport, NAA: A1, 1922/13030。

[3] Leong Wah Mar [Chinese - arrived Sydney per SS VICTORIA, 25 May 1921. Box 35], NAA: SP11/2, CHINESE/MAR L W。

[4] 刘光福是在澳出生的第二代华人,父为台山人,母为英裔,幼时曾被送回中国接受教育,成年后返澳,是雪梨华人社区的领袖人物。详见:William Liu [also known as Joseph Lumb, William Joseph Liu, William Joseph Lumb and William Joseph Ah Lum] [includes Applications for Passport and for Renewal of Passport and Birth Certificate in name of William Joseph Liu] [includes 3 photographs showing front view of William Liu] [includes 1 group photograph showing front view of William, Mabel and Dalton Liu] [correspondence concerning renewal of Passport for subject] [also includes information on Charlie Ah Lum] [also known as Charles Frederick Francis Lumb Liu] and Willie Ah, Mrs Mabel Liu and Dalton Gokbo Liu [box 391], NAA: SP42/1, C1939/1668。

[5] Mar Leong - Ex/c Wife, NAA: A1, 1937/90。

[6] Mar Leong WAH returning within twelve months - re-admission under exemption, NAA: D596, 1936/6958。

[7] Wong Lee, Lee Gum, Lee Foy, Ah Hong, Willie Quong, John Louis Hoon, Chung Fai, Hung Chow, Gee Larn, Mar Chong Hing, Louie Hoy, James Chut [also known as James Mar Chut], Raymond Hon Mun Mar [also known as Raymond Mar See Poy], Ivy Mar Sun Gee, Thomas Mar Sun Gee, Mabel Mar Sun Gee, Mar Leong Wah, Lum Yow, Mrs James Ming Sun, Mrs Chung Wong See [arrived ex TAIPING in Sydney on 3 October 1938], 11 unknown Chinese [arrived ex TAIPING in Sydney on 3 October 1938] [Chinese passengers for transhipment and enroute to New Zealand and Suva], Chong Nim, Ah Soon, Ah Yick, Ah Lem [also known as Ah Lam], Chan Doo Wing, Stanley Hing and 1 Filipino crew member ex TRIANZA [on-going for Melbourne] [box 387], NAA: SP42/1, C1939/656; Ah Bob [also known as Ah Buck], Ah Wing, Mrs Josey Chin Yook, Ng Shoy [also known as Yow Suey], Sam Quong, Mar Leong Wah [arrived ex NELLORE in Sydney on 20 August 1937], 5 unknown Chinese [arrived ex NELLORE in Sydney on 20 August 1937] [Chinese passengers for transhipment and enroute to New Zealand], Hun Yu, Hock Way, Ah Coon, Misses Son Ayoku Jun and Ri Ei Fuku [on going for Melbourne] [box 348], NAA: SP42/1, C1937/5931。

[8] Mar Leong Wah, Mr and Mrs Tso Tsu Chen [issue of Certificate of Exemption in favour of subject], 3 unknown passengers [arrived ex AORANGI on 9 April 1937], 7 unknown passengers [arrived ex AWATEA on 9 April 1937], 2 unknown passengersd [arrived ex MONTEREY on 19 April 1937], 4 unknown passengers [arrived ex AWATEA on 16 April 1937] and 14 unknown passengers [arrived ex WANGANELLA on 19 April 1937] [all subjects departed ex TAIPING from Sydney on 21 April 1937] [box 343], NAA: SP42/1, C1937/3294。

[9] 详见:Kwok Lam Chin - Student on Canton Passport, NAA: A1, 1935/1442。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