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风云录(节选46) 满洲异梦

从繁杂的文献中抽丝剥茧,将历史的脉络梳理井然,并用心理学原理透析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再现风云诡谲且又波澜壮阔的民国历史画卷。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节选四十六    满洲异梦

 

日军在上海正面挑起“一二八事变”时,背后却在加紧巩固其在东北的统治。这个统治的方式就是所谓的“满洲国”,其设计始于关东军中佐参谋石原莞尔提出的构想,其要点是:发源于中亚的人类文明分为东西两支,各自发展,两个文明现已形成隔着太平洋相互对峙的局面。对峙发展到一定程度便要通过战争走向统一。“一战”只是欧洲诸民族的决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战,只有下一次世界大战才是人类最后的决战,它将以日美为中心进行。如果准备对美国作战,就要立刻对中国作战。如果要对中国作战,首先必须占领满蒙。

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对“石原构想”叹服不已,两人于是成为一对知心“魔鬼”。他们共同组织了对“中东路事变”的“参谋旅行”,以摸清中苏两国的战场实力。在这次参谋旅行中,石原莞尔向参加者分发了三篇论文。参谋旅行结束后,石原指导制订了《关于满蒙占领地区统治的研究》,提出日军一两年内就要占领东北。

1931年9月18日,板垣征四郎和石原莞尔共同策划的“九一八事变”大获成功。按照石原的计划,应该把东北当成朝鲜和台湾那样,直接划为被日本占领的领土。但是,国际上的一致谴责令日本当局不敢那么做。石原含着眼泪,提出了退一步的“满洲独立建国”的方案,声称:“关东军就是全体放弃日本国籍,改编为满洲合众国国军,也要拿下全满洲。”最终被日本当局采纳。

既然称“国”,就要有明确的版图。日本陆军省和参谋本部在《时局处理要纲》中,对将成立的“满洲国”作了战略定位,认为:“满蒙作为帝国对华对俄国防的第一线,绝不允许外部扰乱。”。也就是说,“满洲国”在军事地理上有朝北对抗苏联、朝南对付中国的要求。在北边,与苏联的边界只能继承中苏边界;而在南边,他们把眼光停留在了长城防线。一旦控制了这个易守难攻的战略屏障,不要说阻止中国军队向东北反攻,就是进一步征服华北平原,也易如反掌。

而当时,日本占领的东三省还没有到达长城一线,中间隔了一个热河省,热河刚好占据了长城沿线的北边地段。于是,在1932年3月1日的“满洲国”《建国宣言》中,热河就被划进了“满洲国”的版图。不过,因为国际联盟正在调查“九一八事变”的真相,日本暂时不想引起国际上更大的反感,所以很长时间没有进攻热河。

号称“满洲国”,就要成立治“国”的政府,就需要一个政府首脑。这个傀儡首脑早已被日本人预订了,就是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溥仪。1924年11月间,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的军队赶出紫禁城后,先逃进日本公使馆,后在日本人的帮助下逃到天津。日本人一直“供着”他,使他一直做着可依赖日本完成复辟的美梦。

关东军奉天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在1931年10月的一个夜晚,悄悄潜进了溥仪的静园。他对溥仪极为温和恭顺,说:“张学良把满洲闹得民不聊生,日本人的权益和生命财产得不到任何保证,日本因此而出兵。关东军绝无领土野心,诚心诚意地要帮助满洲人民建立自己的新国家,国不能无主,你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尽快回到祖先的发祥地领导这个国家。”溥仪惊喜不已,当场表示同意。

日本人在天津一带招募土匪、兵痞、流氓、吸毒客等2000余人,组成便衣队,以日租界为巢穴,提供手枪、弹药和暴动训练。这些中国的亡命之徒,为了钱而听从日本特务的指挥,即使知道让他们进攻的目标将是租界外的中国军民,也甘愿冒险。

在土肥原精心策划下,11月8日晚,驻天津日军策动地痞流氓暴乱,爆发了史称的“天津事变”。就在枪声正酣的时候,一辆日军的装甲车以“保护”的名义开到了静园门口。溥仪如惊弓之鸟,逃出静园,钻进了装甲车。经过多日舟车劳顿,溥仪终于到达了旅顺,完全落入了日军之手,这才发觉已经失去了人身自由。

1932年3月9日,溥仪于长春举行就职典礼仪式,宣布就任“满洲国”执政,正式成为日本的傀儡。

8月8日,东京发出的一道军令使日本军界沸腾不已:深孚众望的陆军大将武藤信义替换本庄繁中将,出任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并兼任关东厅长官、驻满全权大使;新官上任伊始,武藤就为关东军带来了两个新锐师团。关东军实力剧增,在日本军界风光一时。

日本陆军的两位少壮功臣也同时得到了提拔。板垣征四郎由大佐晋升为少将,并调任华北特务机关长;石原莞尔也由中佐晋升为大佐,并上调日本陆军参谋部,以待重用。

9月15日,武藤信义与“满洲国”国务总理郑孝胥在勤民殿签署《日满议定书》。《日满议定书》规定日本正式承认“满洲国”,并在“满洲国”驻军担负该国的“国防”。

在南京政府一方,蒋介石对“满洲国”公然将热河划入其“疆域”,非常忧虑。他所掌握的情报对热河的战略地位描述得非常清楚:那里多山,易守难攻,而平津地区则是日军飞机、坦克、重炮易于逞威的平原旷野,故而欲护卫平津,必须先保住热河。

然而据情报反映,热河省主席汤玉麟却是个靠不住的人。汤某土匪出身,嗜财如命,视热河为个人私产,在当地横政暴敛,大种鸦片。汤部热河兵力号称8万,其实大部分都吃空饷,实际兵力不过2万左右,且军纪败坏,战斗力极为低下。

早在“一二八事变”爆发后,为减轻上海方面的压力,南京政府曾决定进兵热河,结果因张学良的反对而作罢。因为少帅控制不了汤玉麟,汤是他父亲的救命恩人,他父亲尚且让其三分。而汤某就守着热河当土皇帝,不像杨宇霆等人到奉天任事。学良杀了杨氏之后,汤氏更提防了,使少帅不好轻易下手。张担心,如果他把汤惹急了,汤可能会倒向日本人,那就连热河也丢了。

1932年6月,蒋介石在庐山开会时,虽然主要商讨围剿各地红军之大计,同时也与汪精卫做出决定,要让张学良先解决汤玉麟,占领热河。他们预计到,这个行动本身也有可能给关东军提供进攻的借口,所以必须小心进行。蒋以手书交汪精卫带给张学良,嘱其借口与关东军交战,进兵热河,端掉汤玉麟的老巢。

汪精卫实话告诉张学良:“你现在需要跟日本人打一下,否则中央不好向全国交代。”张问汪:“是要真打吗?中央有什么准备?如果没准备,打了必败。”汪说:“没有真打的意思。但政府压力太大了,你不打一下做个样子,政府就维持不下去了呀!”张激愤起来:“汪先生,你说什么?你那么样做,我问心有愧。你这是拿我部下的生命来换你们的政治生命呀?那不是我张学良。”

两人说顶了,只好又转回到了蒋介石这封信上。张学良说:“蒋先生的口气是同我商量,不是命令我。如果命令我,我就打。你汪先生是行政院长,你也可以命令我,我也服从。但你要是想我自动去打,我不干。”汪精卫气得七窍生烟,从此跟张学良翻脸。

在国联对“九一八事变”的调查报告公布之后,关东军司令武藤信义认为外交已没有意义了,就做好了进攻热河的准备。他的第一步,是先夺取位于东北和华北之间的咽喉要塞、万里长城最东端的山海关,随后就可以沿长城西进,包抄热河的南侧。

自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我国之后,清政府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允许帝国主义列强在山海关、秦皇岛等地屯兵驻扎,所谓的“天下第一关”早已门户洞开。尤其是日本驻屯军,直接监控着南门、东门,中方只能出入北门和西门。战略要地、关城东北一公里的威远城至吴家岭一线,地势高于山海关附近长城,其炮兵阵地足可威慑全城,但都已掌握在日本关东军手中。而当时驻守山海关的中国军队,只有中将旅长何柱国属下的东北军独立第九旅六二六团,全团不足2000人,缺乏重型武器。

1933年1月1日中午,山海关的日本侨民忽然接到日本宪兵队的通知,立刻迁往八国联军营盘所在地“南海”。中国百姓见日侨纷纷动身,知道要有战事发生,一时间人心惶惶。欲知事态如何演变,且待下期分解。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