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语花开草木香,姑娘结伴采茶忙。
舞同赵女身翻掌,歌似韩娥音绕梁。
素手枝头齐上下,丹心叶底话短长。
引来采凤云中落,喜得龙王吐玉浆。
今年国庆和中秋相隔只有几天。学校为了庆祝这两个节日,一个月前就让师生们排练了一些文艺节目,准备开一场庆祝两大节日的文艺晚会。
中一乙班有两个女同学参加了《采茶舞曲》演出。一个是沈菊,高高的个子,匀细的身材,背后拖着两条大辮子,美丽的面孔上有一双漂亮的大眼晴。另一个是宁秀真,个子不高,但从上到下,各个地方长得都很合适,减一点不美,多一点难看。全身显得很灵巧,好像专为跳舞生长的。平时走路都像跳舞的步伐,两根短辫子搭在左右肩上,随着步伐,一搧一动,像燕子的两只翅膀,随时都会飞起来似的。
晚会在学校西门北侧大会堂举行。
演出的第一个节目是青年教师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声嘹亮,响遍了全场,飞出了会堂。接下来便是学生表演的《采茶舞曲》,一群山村打扮的女孩子,像一只只春燕在茶园里边舞边唱,表演着采茶的动作。嘴里唱着:
“溪水清清溪水长,
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
春天啊,万里晴空彩云飘,
姐妹看啊,西湖一片新气象。
……
姐姐呀你采茶好比凤点头,
妺妹呀你采茶好比鱼跃网。
……
左采茶呀右采茶,
双手两眼一齐下,
一手先来一手后,
好比那两只公鸡争米上又下。”
美妙的音乐,美妙的歌词,美妙的舞蹈,美妙的少女,美妙的茶园,融会成一幅美丽的山村图画。全体师生都陶醉了,好像置身在西湖的美景之中。
舞曲以后,是中文系潘老师的钢琴独奏《蓝色的多瑙河》,音乐把人们带到风光旖旎的多瑙河边,欣赏着异国风光。
钢琴独奏以后,是一位女同学登台独唱《茉莉花》,这是一首传唱悠久的江南民歌,响誉国内外,有百听不厌的感觉。
接着有两位老师登台演唱苏州评弹《罗汉钱》,曲调很美,有摄人魂魄的韵味,令人回味无穷。但北方同学却十有八九听不懂词意。
整个晚会演出了二十多个节目。师生同台演出,同堂欢庆。会堂内,灯光如昼,其乐融融。校园内,月光如水,秋风飒爽。
国庆、中秋共放假五天,家近的同学都回家了,远路的同学都留在校内休闲。有的在校内参加文体活动,有的到校外游山玩水。中文系一年级丙班的戈华中和史维华都是渔镇中学同年毕业的,后来戈华中上了淮中,史维华上了泗中,不料想上大学又到了一起,而且在同一系科。假期里,两人相约游览苏州园林。
出了学校西门,顺着十梓街往西走,到了凤凰街左转向南,不远处便是“网师园”。此园以精致小巧著称,被视为中型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园始建于南宋,原为当时退隐侍郎史正志兴建的“万卷堂”故址,号“渔隐”,是个花圃。清代乾隆年间,光禄寺少卿宋宗元购其地,建造了园林,借“渔隐”之意,自比渔人,号称“网师”,即名此园为“网师园”。后来又由太仓人瞿远村购得,人称“瞿园”。后来世事变迁,又为何家所购。画家张善子、张大千兄弟曾借居于此。解放后,何氏后代科学家何泽惠将此园无偿地捐献给政府,从而成为游客们赏玩的一座宝园。
史维华与戈华中走进园中仔细观赏。网师园占地不过八亩左右,但布局巧妙,结构紧凑,山水与楼阁参差错落,疏朗闲适,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有迂回不尽之意,如王孟之诗,韵味无穷。全园分三部分:东部原为住宅区,中部是风景区,西部为内园。
东部住宅区有三进高敞屋宇,大厅称“积善堂”。何家将全园一分不取捐于政府,供大众游览,积善可谓大矣!内厅取名“撷秀楼”,何氏家族中多出才俊,亦可谓名副其实矣!登此楼可览苏州城内美色,此亦是“撷秀”矣!
中部主园以池水为中心,南面小山上有“丛桂轩”,轩西南有“蹈和馆”和“琴室”。北面有”五峰书屋”、“集虚斋”、“看松读画轩”等建筑,其名皆富有深意,其景皆十分雅致。
其他景点尚有“射鸭廊”、“濯缨水阁”、“月到风来亭”、“竹外一枝轩”等秀雅之处。这里集中了春夏秋冬四季景物,而且有朝、午、夕、晚一日四景的变化。可以说处处皆是画,画画皆有诗。
史维华和戈华中两人兴致勃勃地观赏着网师园的东部和中部,沉醉在诗情画意当中。看完东、中两部分后,意犹未尽,他们又转入西部内园。此中有屋宇、亭廊,峰石罗列,花木繁茂。庭院布置精致灵巧,宁静幽雅。“殿春簃”的书斋内悬有宋人写的一首芍药诗:
“一声啼鳺书楼东,魏紫姚黄扫地空。
多谢画工怜寂寞,尚有芍药殿春风。”
据说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曾仿照网师园中的“殿春簃”,建造了一座“明轩”,被人们称为“博物中的博物馆”,被誉为东方园林艺术的彩虹。
史维华和戈华中两人半天来好像完全沉浸在诗情画意中。这里有无数幅的画,无数首的诗。入此境,而不为其陶冶者,恐未之有也。
维华回校后,意犹未尽,便写了一首诗,以记观感:
春夏秋冬一日经,看松读画立风亭。
平桥三曲聆泉水,碧玉池中可濯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