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考清北是挡住创新人才的大山
中国教育的软肋
中国教育的软肋在哪里,这个问题答案似乎简单。人人似乎轻易找到答案:那就是太注重灌输知识,过分强调考试,死命地追求学而优则士。也就是不上北大清华心不死,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达目的不罢休。我的这些想法主要还是在海外长期观察得出的,也许有些偏颇。其实中国教育的短板和软肋,比较复杂,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的,
在我们亲爱的祖国,不少当事人习以为常,并不认为我们教育制度有何弊病。应试教育没有错,学知识没有错,老师教学问本身也没有过,为了打牢基础适当补习也没什么不好。那中国教育还有没有毛病,其弊病究竟在哪儿?如果有,怎样才能改变多年的疾患呢?
据俺们非常初浅的分析,主要的毛病可以概括有一下四个(当然深层次东西很多,我们暂且不去分析)。
第一,从牙牙学语开始,一辈子命运似乎就紧紧的系在高考这跟线上。过分追求分数第一,不注重能力的培养。大家眼里紧紧盯着北大和清华,没有考上的人不是不想考上,实在是拼了老命,最后只能到本来就属于自己的学校。与其这样,不如早一点就量体裁衣的学习,掌握自己能力范围的知识,所谓力所能及,不在刷题中虚度青春年华。生命和创造力不是受害,更好地为人类做出贡献。
第二,填鸭式的教学,死记硬背。不是有意识的引导及造就人才,也不知道高分者将来是否能够成为人才。许多人把考上大学就作为学习的终结,完成了历史使命,因为拿到了进入优越阶层或捧回铁饭碗的敲门砖。因此,学习和能力培养并没有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高分低能现象,此况不纠正,社会就不会健康地发展。
第三, 没有考虑提高孩子们的创造力和人文精神。不主张个性发展的多元化,人人都跟着高考指挥部转。没有学到真才实学,优秀人才其实没有实际能力。他们似乎在社会上用处不大,得不到重视。
第四,孩子们身体受到了摧残,但是他们一无所知。教育机构和应试教育体系使得我们不太关注学生的身体情况,即使初衷不是那样。但是人们的时间有限,过分强调学习,体育锻炼的时间就被挤兑了。追求北大清华的应试教育的最大危害是损坏身体,而生活的一个主要内容和条件是身体健康。健康的定义是:“一种完整的肉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伤残。”
也就是说健康不单是生理功能上的, 也有心理上的。然而我们的师生在自身和社会长期压力下,没有目的地盲目学习,而且过分强调考试,身心疲惫,产生不满,甚至仇恨,进而精神分裂甚至跳楼自杀。严重情况身体也会垮掉或成慢性病,疲劳死。即使不死,也有残废,即使不残废,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人,如何有真正理想,抱负,希望?因此,教育工作者要考虑培养健康的人。
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教育相比,我们许多人都知道自己的不足,但为何又不改良,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学校把健康的人变成了行尸走肉的僵虫,学的知识又有何用?教师及校长不关心学生的健康,灌输尽可能多的知识给学生,以便尽快获得目前的半工业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从父母方面来说,他们也认为把进入北大清华,拿个名牌大学的文凭就万事大吉。因此为孩子找个好的学校,好老师而不惜花巨大的经济代价,锲而不舍,甚至走后门。
对比西方教育的体系,更能认识我们体系的问题:
反观西方教育更重视人的精神享受。家庭教育一开始就注重培养一个身体健康,身心健全,具备有用知识(创造力强)的人,必然有益于社会发展。中西教育差别恰切地反映出两种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区别一样深刻而源远流长。相对而言,西方学生动手能力强,而中国填鸭式教学,注重书本知识、理论知识,而不看思考本领,更不看动手能力。因此,西方学生的独立思考及批判能力远强于中国学生。因为我们看重的是现存的知识,他们看重的是新想法,新主意。
从全局来看,也许西方学生的勤奋程度不如中国学生 (他们的尖子生其实非常用功),其平均成绩也不如中国学生。 但丰富的校园生活,各种社团活动(比如球赛、聚餐、郊游等)让他们在知识海洋里自由自在的遨游。这种体系更适合尖端人才的培育,当然也会淘汰那些不爱学习,或不求上进的学生。西方学校对学生抱一种自生自灭的态度,很少强制,你是天才靠自己奋斗冒尖,你不求上进而落败,责任当然在自己身上。中国大学的重心在课堂,专心听讲,然后死记硬背,课后没有休息。而在美国,图书馆试验室同课堂结合,学的东西不一样,注重了实践技能的培养。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度和思考的时间。
美国引领世界的科学一百年,当然造就了发达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培养真正的创造力呢?方法肯定很多。儿童期玩游戏就是一个最好办法,可至心灵手巧。游戏之妙在于儿童的童趣,童年的游戏是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最高形式。让孩子玩一些动手玩具(勒狗-LEGO,我的两个孩子都玩过很多),就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即便是学习也要心情愉快,启发为重,并要劳逸结合,以效率取胜。另一个方法是让孩子从小学起做自然科学试验,比如酸碱中和,测温度,吹肥皂泡。再就是动手做模型,比如军舰,收音机等等。对成人学生当然方法更丰富,不能局限于一个模板。
教师的素质亦非常重要,必须具备正确的人生观,要有真才实学,要与人为善。不要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大学生,高中或初中生完全有独立的判断力,如正确引导,事半功倍。现在的高中老师是兢兢业业把知识灌输到了学生那里就万事大吉。有些老师还不具备好的操守,自己都纸醉金迷,或者迷恋于游戏机和手机,怎么可以担当教书育人的重任?
即使为了成绩,也要科学的引导。大量的尖深的作业是严重的负担,无法使学生爱上学习,反而产生厌倦情绪。学生压力过大,限制了学生的种种自由。即便是他们获得很高的学历和大量的知识,还是不能适应复杂社会的惊涛骇浪,以一个机械地头脑思考和解决问题不行。这就是为何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感到压力重重,包袱过大。就会逃学,欺骗作弊,甚至跳楼。目前额外学习时间太多,自习也不是自由的学习而是强迫高压下自习(没有必要配班主任)。家长望子成龙也拼命送,子女上补习班可以理解。某些教师为了在工资之外赚些外块故意留些知识课堂不讲,课余办班补习。
西方教育一个重要优点是从幼儿园开始就进入学习的自由王国。学校不强迫千篇一律,没有统一的教材,也没有严格的教学大纲,老师上课完全是兴趣使然,让学生席地而坐,甚至没有课桌。大家似乎在玩游戏,每一项课程和学习过程都在让学生愉快加入。而中国的学生从小就被强迫着去学习很多东西,不知道为什么而学的。老实人(像俺们这类)努力地盲目的学,仅仅是为了考出个好成绩,以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表扬, 还有同学的羡慕,是一种虚荣心作祟。如此慢慢地在学生的意识中就形成了这样一种错误的学习意识──为了考试而学习,作个好孩子去背书,在暗中较劲比赛。最后导致了学生们动手和实践能力的下降,殊不知死记的东西是靠不住的。其实,正确的学习方式学会以知识去获取新东西,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教师和家长还联手刁难学生,学生一旦犯了什么事情,就要通知家长,把责任推到家长这里。教师应该把他们教育好,却把责任推回给家长。学生感到压力大而无助,恐惧学校,又厌恶家庭。由于过分严厉,不仅不能教学生做好人,反倒教学生做坏人。做不完作业或考试不及格,学生只好欺骗自己的父母,欺骗老师。有些家长大动肝火,严惩孩子,如此成了恶性循环。
总之,中国的教育没有什么进步,甚至有些倒退。现在已病入膏肓,基本上是科举制度的改头换面的延续。把几千年的腐朽教育方式,当“传统的教育模式”延续着。如此封建的教育体制还夹着环环相扣的利润链,残害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高考和八股文差不多。
现在少有人写八股文了,但空洞死板的文章、讲演等任随处可见。当时如此死板、荒诞、失败的考试形式,牺牲了多少有才之士?遗憾的是,我们至今任然在压制人性,束缚思想!也许有人反驳,中国名校毕业生在西方也能混个教授,或当个工程师,或总经理。须知这不是我们的目标啊。中国落后了西方几十年。我们没有好的材料,做出来的仪器不能用;没有好的技术,除了山寨就是虚与委蛇,自己都不愿意买;没有高科技,只能依靠西方度日,如果被堵住后路,只有乖乖投降比如芯片;没有医药疫苗,新冠面前一筹莫展;没有原创性,没有科学思维。
文革之后的高考制度,在初期确实有选拔人才的正面效应。可现在中国实行的是一切为了考试。 “高考指挥棒一挥,大家都得跟着转。”大家挤在北大清华的独木桥上,不是淹死,就是摔伤。虽然我们提出要跟世界接轨,提出了 “废除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口号。可实际上我们还在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应试教育。尤其是对高三学生,成天学习,忙的一塌糊读,更无素质教育可言。是一个大败笔。
中国教育的弊端积劳成疾,可我们还熟视无睹,不去改革,长此以往,难以有所作为。因此,我们现在就应该警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