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哪里是“世界中心”的讨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不同时期不同视角都有不同的解释。伊斯坦布尔是世界中心,考虑的角度是从地理层面—这是连接欧亚大陆的巨型城市。从1581年的《宾廷三叶草世界地图》来看,耶路撒冷城位于地图的中央。世界中心已经被很多人公认在耶路撒冷,它代表的是精神和宗教层面。
犹太智慧书《为圣篇》中记载道:“以色列是世界的中心;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中心;圣殿是耶路撒冷的中心;至圣之所是圣殿的中心;神圣约柜是至圣之所的中心,而奠定这个世界的基石就矗立在神圣约柜的前方。”
在耶路撒冷的第二天我们登上了这座埋有世界基石的圣殿山,走进了世界的中心。
如今的圣殿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地方,同属于亚伯拉罕宗教体系的犹太教和伊斯兰教都把这里视为圣地。曾经矗立于世界基石上的犹太圣殿,变成了一座清真寺,已经有千年了。虽然以色列六日战争后重新占领了圣殿山,但按照以色列与约旦鉴署的协议,圣殿山依旧被穆斯林管理,但治安权交给了以色列。
管辖权和治安权的分离给圣殿山的管理带来了复杂性,圣殿山也因此成了以巴冲突的火药桶之一。例如在2000年,以色列前总理沙龙强行登上圣殿山,就引发了第二次巴勒斯坦人起义和持续多年的以巴流血冲突;在我们这次以色列之行接近尾声时(4月5日),以色列警方与巴勒斯坦民众在圣殿山阿克萨清真寺爆发冲突,造成数十人受伤,逾350名巴勒斯坦人被以色列警方逮捕或驱离。
非穆斯林进入圣殿山只有一条路,从西墙右侧的一座木制天桥排队进入。
圣殿山上很安静,让人感觉非常安宁祥和,四周三三两两坐着一些穆斯林,他们在这里聊天、诵经。除游客外,荷枪实弹的安保人员密切的关注着周围的一举一动,时刻保护着圣地的安全。
圆顶清真寺( The Dome of Rock)位于圣殿山的中心,是整个山上最宏伟华美的建筑,修建在世界基石上。1994年约旦国王侯赛因出资650万美元为这个圆顶覆上了数十公斤的纯金箔,其炫目的光彩映配着蓝绿色的寺身,在湛蓝的天空下更显得无比迷人。
如今世界基石依旧存放于清真寺之内,在这块石头上还有伊斯兰教先知穆罕穆德登天时留下的脚印,可惜清真寺并不对非穆斯林开放,故未能瞻仰这一圣物。
阿克萨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寺,地位仅次于麦加的圣寺和麦地那的先知寺。阿克萨清真寺有着重要的宗教和政治功能; 对巴勒斯坦来说:它是国家的象征、主权的象征;对以色列来说:清真寺旁的西墙遗址是犹太民族信仰和精神的集中体现。正是由于阿克萨具有如此重要的社会功能,导致阿以之间围绕耶路撒冷老城的争夺异常激烈。
阿拉伯语阿克萨意为极远,故又称远寺。远寺整体建筑高大宏伟,气势恢宏,大殿内可容5000人礼拜。西方历史学家称该寺是地球上最豪华最优美的建筑物和历史遗产。
从圣殿山出来后向南不远处便是大卫城(David City)。 虽然现在是一个可供游客参观的景点,但它也还是在挖掘的考古现场。
在大卫城入口处上方有一个观景台,这里是过去的城墙观察楼,视野开阔,下面就是汲沦谷,对面密集楼房就是的阿拉伯村庄。
与耶路撒冷老城内的喧嚣相比,大卫城可谓门庭冷落,入口处的巨大竖琴引人嘱目,向我们展示着这位伟大国君极具音乐天赋的一面。
比起散落在各处的大卫城遗迹,更负盛名的还是挖掘于3千年之前的地下水道。地下水道是为了防止耶路撒冷战时缺水而建的引水渠。游览路线有水路和陆路两种选择,水路是著名的希西家水道,又称西罗亚水道,而陆路是迦南人隧道,开凿时间比希西家隧道要早1千多年。
进入地下后,便走在通向基洪泉(Gihon Spring)的隧道里。基洪泉属于间隙性喷泉,作为生命线水源,是人类当初在此建城居住的主要原因,因此受到严密的保护,要通过从山石中凿出的隧道才能到达。
经过著名的沃伦井,被考证是从地下基洪泉取水的井,以发现的英国考古学家查尔斯. 沃伦命名的。
这些石头废墟据介绍是喷泉上建的保护塔或城楼,有专门道路通往城墙内部。
从这里回到地面,有两条道路可选,水路和陆路。陆路又称迦南隧道,这条旱路较短,只有100多米,从岩石中穿行,非常狭窄。因为没有水,觉得不过瘾,所以我们选择了水路。
水路,也就是希西家隧道(Hezekiah’s Tunnel ), 这是在大卫城下面的一条地下水道,从岩石开凿出来,据推断是在2700年前希西家王统治时期建造的,希伯来圣经里也提到过此时期的治水工作。
这条水道把基洪泉水顺着地势从高往下输送到西罗亚水池(Shiloah pool)。 水道大约500多米长,这条渠道蛇形弯曲,据记载两队人马从两头开凿地下隧道,最后在中间成功汇合,至于在当时条件下他们如何能够找准方向还是一个未解的谜团。
希西家隧道狭窄幽长,没有灯光,最深处有70厘米,全程需要半个多小时,需备带涉水的凉鞋和手电。在昏暗的遂道里,加上很长一段路程前后都没有其他游客,大胆的我也一度被吓得想狂奔;镇定下来后,只能低头弯腰小步快渡钻洞前进,惊吓之路很快就结束了。
终于从西罗亚水池边走出地面,基洪泉的水通过希西家水道流到这里储存起来,作为平时和战时使用。
从水道岀来之后走了一小段路,路过一个居民区,结果发现是阿拉伯居民区。在耶路撒冷,几乎任何一个历史场所都是饱受争议的,大卫城也不例外,景区内的巴勒斯坦居民也一直是争论焦点之一。
雅法门是进入耶路撒冷的主要入口之一,因为面向雅法港口方向故以此为名。耶路撒冷老城的主要城门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一定要有一个90度的拐角,据说这样的设计是为了防止大规模敌军的一拥而入。
从雅法门进入老城后,右边高耸的城墙里就是大卫塔(耶路撒冷历史博物馆)。这里早已不是希律王的宫殿,而变成一座坚固的城堡,里面展示着从公元2千年来到近代以色列的的历史。
大卫塔本身就是一件藏品,这里有希律王、罗马人、十字军、奥斯曼人留下的砖石。
站在城墙塔楼上,可以眺望耶路撒冷新城和老城的景色,在英国托管期间,政府要求所有建筑都必须以乳白色或乳黄色作为外立面,这样的规定让如今的耶路撒冷看上去非常柔美,被称之为耶路撒冷色。
以色列博物馆位于耶路撒冷新城,可以搭乘公共交通。博物馆藏品丰富,面积巨大;同样是在网上提前预定参观时间,我们选择了下午4点到6点的时段。
博物馆靠近以色列国家议会、国家最高法院、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山丘绿树盎然,也有周边的居民在这遛弯。
博物馆中有一个非常吸睛的白色漏斗状奇特建筑,就像一个陶罐的盖子一样盖在地面上,四周是喷泉,而它的下方是一个展馆,用于存放国宝级文物—《死海古卷》(Dead Sea Scrolls )。这个建筑也被称作圣书之龛(The Shrine of the Book )。
缘何设计成为瓮形,还得由1947年,死海附近库姆兰的贝都因牧羊少年说起。当时这位牧羊少年的一头羊进入了死海附近的洞穴里,为了叫那头羊岀来,牧童向洞中投掷石头,结果打破洞穴里的瓦罐,从而发现这些古经卷。其后的十年间,在附近11座洞穴发现了装有古卷的瓦罐,共找到四万个书卷或书卷残篇。圣书之龛的设计源于曾经用来装古卷的瓦罐。
经鉴定,死海古卷的年代约于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一世纪(公元前250年至公元68年)。距今已有二千多年,虽然残破不堪,但因死海附近干燥的天气、洞中遮光的保存等,让死海古卷得以保存。
走进存放古卷的建筑,通过一个两边陈列发现背景和周边文物的甬道,就走进了圆形的“瓦罐”中间,绕墙一圈展出的便是死海古卷的真迹。
博物馆中所展示的珍品文物中包括旧约圣经经卷、圣经注释和次经伪经、以及非圣经文献等等。其中保存最完整的是《以赛亚书》,以赛亚书中的一些预言成为了犹太和基督教的基石,所以这里也可称得上是座圣经博物馆。
死海古卷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它的出现证明了《圣经》从古至今的一致性,也是研究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发展史的重要文献资料。
在圣书之龛旁边的小广场上复制了一个第二圣殿时期的耶路撒冷模型,与公元70年被罗马人毁灭之前一样,再现了希律王朝时期的城市地形和建筑特征。
漫步耶路撒冷老城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民族都融合在这里,这里不仅充满浓郁的宗教和历史氛围,却也被世俗影响着,最后奉上一组街拍,看看耶路撒冷最真实的一面。
耶路撒冷老城共有8个城门,耶路撒冷古城及其城墙于198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从上到下分别是:锡安门、希律门、狮子门、新门、雅法门、粪厂门、大马士革门和金门。
穆斯林区(Muslim Quarter )是老城四区中面积最大的区域,这或许与自阿拉伯帝国崛起后,耶路撒冷在绝大多数时间处于伊斯兰政权治下有关。这里总是人声鼎沸,沿路密集排列的商铺、巿场、叫卖的小贩和????攘的人群,生活气息十分浓郁。
基督区(Christian Quarter )遍布宗教建筑,住宅较少,因而也就安静了许多。
亚美尼亚区(Armenian Quarter )是老城中占地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一个区。亚美尼亚人早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便已到耶路撒冷定居,出于文化与民族的不同而形成自己的聚居区。此外,亚美尼亚还是第一个将基督教奉为国教的国家。
犹太区(Jewish Quarter )虽然不是最大的区域,但自犹太民族人为主体民族的以色列实际控制耶路撒冷后,犹太教徒们络绎不绝地到会堂祈祷、去哭墙朝圣,构成了耶路撒冷的人文景观。
作为没有太多宗教意义的到访者,我们毫无顾忌地行走在没有宗教约束的路上,从一个宗教圣地到另一个宗教圣地。耳边,虔诚的祈祷声中夹杂着呼啸的警笛;眼前,不时闪现的全副武装的以色列军警。这就是现实中的耶路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