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曾经的家园——犹太难民与上海」展览“入口”的说明。摄影:溪边愚人。(本文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由溪边愚人提供)
借住在纽约附近之便,去看了设在曼哈顿的「上海,曾经的家园——犹太难民与上海」展览,被不少故事感动。
20世纪30年代,试图逃离纳粹德国暴力迫害的犹太人面临一个巨大的难题:去哪里?那时候,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对犹太人实行入境限制,中国是很少的几个不需要签证就可以前往的国家,而当时的上海已经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而且还有一个俄罗斯犹太人社区。幸运的是,上海还是一个非常宽容的城市,对有生活技能和商业头脑的犹太人来说,是一个相对比较容易生存的地方。
在1930和1940年代,有2万多犹太难民在上海避难。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因为这个“避风港”而存活下来。这个来自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展览,讲的就是那个年代留下来的故事。
该展览中英文并列,适合于所有人。展览是布置在一个大楼的一楼大厅,不需要购票,也没有任何遮拦,所有人都可以看。我去的那天,看见一个恰巧路过的犹太人也在认真地看(见下图)。她问我:“我是犹太人,我都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事。你以前就知道吗?”
我告诉她,我很多年前就听说了。我还告诉她,以色列曾在多年前制作了一个公益短视频《谢谢上海》,感动了很多人。她是个真正对犹太人历史感兴趣的人,后来一边看展还一边给人打电话,在电话中介绍该展的内容。
与这个迫不及待要和别人分享的犹太人一样,我回家后也忍不住码字把展览介绍给大家,希望有兴趣的人也不错过这个机会。
发放“生命签证”的华人何凤山
我们大多数人都对这个故事耳熟能详:二战期间葡萄牙驻法国波尔多地区总领事阿里斯蒂德斯·德·索萨·门德斯(Aristides de Sousa Mendes)给当时希望逃出法国的犹太难民发放签证,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在这个来自上海的展览中,我意外地发现,在二战时的维也纳,有一个华人也做了同样的事情。
1938年至1940年,何凤山博士(Dr. Ho Feng-shan)出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1938年3月,纳粹德国吞并了奥地利,使得在奥地利的18万犹太人一下子坠入了灾难的深渊。他们需要离开奥地利,但苦于没有国家接受。而没有接受国的签证,他们就无法购买离境的船票。
这时候,何凤山博士和他的同事周其痒领事一起给当地的犹太难民发放前往中国的签证,使约2000名犹太人获救。他们颁发的签证被后人称为“生命签证”。受益人之一艾瑞克·歌德斯德堡(Eric Goldstaub)这样讲他自己的故事:
我于1921年11月在奥地利维也纳出生。希特勒德国吞并奥地利后,作为一名犹太人,我不得不缀学。我家人和亲友一共20人,都渴望离开,竭尽全力试图找一个愿意接纳我们的国家。可是,当时没有一个驻维也纳的使领馆愿意发给我们签证。然而,某天我去了中国领馆,奇迹发生。凭着运气和持之以恒的努力,我拿到了20份签证,凭此购买了Conte Biancamano号邮轮的船票。1938年12月初,我们从热那亚起航,前往中国上海,航程约30天。直到60年后,我才知道当年发给我们签证的是中国总领事何凤山先生。
“国际义人”奖章标志。图源:Wikimedia Commons
为此,以色列犹太人屠杀纪念馆于2001年1月举行隆重仪式,追认何凤山为“国际义人”(Righteous among the Nations)。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第一件实物藏品
约瑟夫是于1944年出生于上海的。他生命最初的5年也是在上海度过的。那时一段艰难的日子。但在约瑟夫的记忆里却有着陪伴终身的美好。约瑟夫说,当时他的一位上海邻居靠拉黄包车养家。每次收工后,邻居常常把约瑟夫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抱上黄包车,拉上一段路,到街上兜风,让他们享受一番快乐。对约瑟夫而言,这是给他带来一辈子快乐的回忆。
2010年,约瑟夫把珍藏了几十年的玩具独轮车捐赠给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见上图)。这是该馆的第一件实物藏品。
后来,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又陆陆续续收到更多当年犹太难民的实物捐赠,藏品越来越丰富,故事也越来越多。而且,很多“断”了的故事又“活”了起来。纽约的这个展览只是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很多故事中的一小部分,但已经有很多“死”而复“活”的故事了。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内的难民名单墙照片
也是出生于上海的索尼娅说:“我爸爸妈妈曾跟我说,万一有什么事,你随时可以回上海,因为你有上海的出生证。”索尼娅一直致力于搜集整理当年避难上海的欧洲犹太人的名单,2014年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建立名单墙,1.3万多个名字主要来源于索尼娅提供的名单。2020年纪念馆扩建,重新制作的名单墙上名字增加到了18578个。现在,已确认的名字达到了1.9万多个。
犹太难民与上海居民的互助互惠互利
到达上海的犹太人中人才济济,给本来就充满活力的上海注入了新的信息,技能和机会,同时也丰富了当地人的文化生活。也是从这个展览我才了解到,后来成为中国音乐大师的傅聪、谭抒真、司徒志文等,当时都师从在上海避难的犹太人音乐大师。
逃亡前已经在德国久负盛名的小提琴加阿尔弗雷德·卫登堡1939年到达上海后,为了谋生,教过不少学生,给当时上海有音乐天赋的学生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他的学生之一,著名钢琴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前副院长李名强曾回忆道,当年犹太难民举行音乐会时,如果某位乐手因故不能赶到现场,不管他是演奏什么乐器的,卫登堡都能顶上,让音乐会顺利进行。
二战结束后,卫登堡曾经的学生和好友都真挚邀请他去美国,但卫登堡都一再婉拒。他表示年纪大了,妻子和岳母等同在上海,不愿远行;而且自己和中国学生感情也很好,实在舍不得离开。后来,妻子、岳母相继离世,卫登堡表示要永远陪伴他们,依然孑然一身留在上海,于1952年去世。
展览会上还有奥托·约阿希姆和瓦尔特·约阿希姆这样一对兄弟音乐家的故事。哥哥奥托是作曲家和中提琴演奏家,弟弟瓦尔特曾是科隆室内首席大提琴手。在上海避难期间,兄弟俩在上海开了一家琴行,组织了一支小乐队,并经常在霞飞路(如今的淮海路)上的DDS咖啡馆里表演。
在沪期间,奥托·约阿希姆结识了中国作曲家陈歌辛。陈歌辛将自己创作的《玫瑰,玫瑰,我爱你》的曲调哼唱给他听,奥托记录了下来,又稍加修改,后来便有了《玫瑰遍地开》(Roses Bloom Everywhere)这首乐曲。后来该曲流传到了美国。1951年,当时美国著名爵士歌手弗兰基·莱恩(Frankie Laine)用英文翻唱了这首歌,获得了全美流行乐排行榜第三名。
两个特别让我感动的故事
为了一个承诺,一家三代守护图书70年
这个故事就是下面这张图。我把中文文字部分打出来,以便读者阅读。
二战期间,林道志曾是虹口区怀兴里慕义小学的校长,出身贫苦的林先生乐善好施,靠经营肥皂厂和复写纸厂的微博收入支撑着日常运作。
1943年,有一位叫卡尔的犹太人将一千六百余册书籍交给林家,称非常重要,委托他妥善保管。后来卡尔又送来书目单。这些书籍印有Shanghai Hebrew Mission的章,主要是儿童启蒙和教学书籍。林先生是一位有心人,面对这份嘱托,他坚守自己的承诺,无论是在战乱时颠沛辗转,还是战后定居在狭小逼仄的老房子,他和家人都客服重重困难,倍加小心地保护这批书籍。
多年后,为了书归原主,林道志积极地寻找书的主人的信息。此后通过卡尔夫妇给林家寄来的信和贺卡知道了他们的地址。但是后来,双方又失去了联系。
1981年,林道志先生辞世,他的晚辈几代人依然信守这份沉甸甸的嘱托,悉心地保护这些书,因为他们坚信总有一天会书归原主。时光飞驰,转眼到了70年后的2013年,林家老房子所在的怀兴里要整体动迁了,林家的后人们想要再次寻找这批书籍的主人。几经辗转,他们了解到远在德国的卡尔先生和太太都已经离世,而且也没有留下后代,商量后决定将这批书籍捐赠给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等待主人的手袋
这个故事的全部都在下面这张图里。我还是把中文部分打字,以方便阅读。
上海居民金文珍女士记得,当年祖父金老先生在东长治路500号附近的地方开了家米店,住在周边的不少犹太人生活很困难,常常会到店里来借点米、面。祖父和犹太人相处很友好。
1940年的一个傍晚,金老先生的米店突然来了一对神情焦急的犹太人夫妇,抱着一个发着高烧的孩子。孩子得了重病,得去医院看病,急需一笔钱,但家里一时拿不出,夫妇希望金老先生能帮帮忙,边说边拿出一只漂亮但手袋交到金老先生手里。“他们告诉祖父这是家里祖传但,很珍贵,先放在我祖父那里,一旦有了钱就来赎回去。”金文珍的祖父借给那对夫妇一笔金额不小的现金,相当于当时米店一个月的营收,之后再也没有见过他们。“祖父还一直很惦记那个孩子的安危,希望这个包包抵押的钱能救回孩子的命。”
10多年过去了,老先生把包包交到了孙女金文珍手里,叮嘱她这是那对犹太夫妇家里的传家宝,一定要保存好。随着年岁渐高,金文珍找到手袋主人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她打算通过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保持手袋并设法找到那对犹太夫妇的后人。
“因为年代久了,从箱子里拿出用布抱着的手袋是,外面用丝线串起的珠子都掉了下来。”金文珍还意外地在手袋里发现一条银手链。她带着“散了架”的手袋和手链来到了纪念馆,纪念馆辗转联系到位于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告诉他们手袋背后的故事后,丝绸博物馆表示愿意免费修复。
如今,珍贵的手袋又重新焕发光彩。在纪念馆等着回到主人手里,完成金老先生家祖孙三代的心愿。
展览内还有很多不同内容的故事。不要看展览不是很大,每一个故事都看下来也要花不少时间,而每一个故事又都那么吸引人。有兴趣的人不妨亲自去看一看。展期为8月1日至8月14日。地址:
曼哈顿复星广场(Fosun Plaza)
28 Liberty Street
New York, NY 10005
该地址是个摩天大楼,占据整个街块,一楼大厅被分割为几个部分,展厅在靠近东侧门的地方。但该楼用的是楼北边的地址。所以,从北边进去后要在一楼大厅往东南方向找一找。
展厅一览
顺便告知读者,8月26日,在马丁·路德·金博士发表“我有一个梦”演讲60周年纪念的时候,华盛顿特区会有一个大型纪念活动,犹太人和亚裔组织都共同参与了这个活动的发起和组织。感兴趣的同胞可从下面的二维码获得活动信息。希望有多多的华人参加。
本文为非营利调查新闻编辑室“Information Justice(信息正义)”原创作品。
撰文:溪边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