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区(Gothic Quarter)是巴塞罗那的老城区。随着中世纪的老旧建筑日益破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这里进行了大量改造工程,也造了些托哥特之名的假古董,所以要发思古之幽思还得费一番工夫。旧城保护之外,这里也有二十世纪建筑的一些杰作。
图一 滨地中海的伊莎贝尔二世大道(Passeig d'Isabel II)是哥特区的东边界。 街边的一棵火红的树是这次行程的起点路标,从这里拐进哥特区的小街。
图二 小街左边的小广场 Placa de les Olles。可以看出住宅的质量比大街边上的要差一些。
图三 沿着小街前行。 小街叫 Carrer de la Vidrieria 。
图四 沿着Carrer de la Vidrieria街走到一个开阔处。左边是教堂Santa Maria del Mar,建于十四世纪。1930年代西班牙内战时被纵火,所幸主体建筑留存下来。照片是教堂的祭坛方向。
图五 右边是一条较宽的步行街 pg. del Bom。 只有一百多米长,还是很宜人。象是教堂的一个后客厅。
图六 pg. del Bom步行街。哥特区这些小窄街只能勉强通一些供货的小卡车。没有汽车,换来的是更好的城市空间。
图七 过了教堂后,就进入小有名气的蒙卡达街(Carrer de Montcada)。这条街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148年,比教堂早二百多年。街两侧比较集中的留存有一些中世纪的府邸。前面最窄的一段有好几个府邸改建的博物馆。
图八 蒙卡达街25号的现代艺术馆。Moco Museum Barcelona。 据说Moco 的另一个艺术馆在荷兰,阿姆斯特丹。
图九 蒙卡达街12号的世界民族学和文化博物馆(Museu Etnològic i de Cultures del Món)。是从两栋中世纪房屋改建来的。这是大门。
图十 民族学和文化博物馆。进门是一个寸草不生的石头庭院。 四合的院子,有一个大楼梯通向二层。三层一个奇妙的小连廊令人神往。这个布局看来挺典型,几个博物馆都类似。
图十一 蒙卡达街的西端。
图十二 拐上另一条西行的小街。
图十三 来到圣卡特纳市场(Santa Caterina Market)。这个十九世纪的市场在二十一世纪得到了翻新改建。1997年为这个工程举行的设计竞赛,和EMBT设计事务所的中标方案在建筑界广为人知。
市场翻新方案包括加了几栋公寓,左边这栋大概就是其一。这使得市场东门有些狭窄。市场建筑悬挑的混凝土梁,和屋面钢结构很有灵机的样子。右边沿街的市场立面有些古典主义的风格,是老市场保留下来的部分。东立面上的木格栅大约也是老市场的遗物。
图十四 这天市场东门前有个什么活动,人流涌动。
图十五 支撑屋面的钢架非常生动,富有表现力。
图十六 圣卡特纳市场的屋顶是彩色瓷砖铺就的,街拍拍不到,只好借用EMBT设计事务所的工程图片。这是西立面,可以看到保留的老市场立面。
EMBT设计事务所是夫妻建筑师Enric Miralles (1955-2000),和Benedetta Tagliabue(1962-)在1994年创立的。2000年Enric去世后,Benedetta独自带领事务所团队,历时五年完成了圣卡特纳市场工程。 这两位建筑师的才华真是传奇一般的绝配。
图十七 圣卡特纳市场的屋顶是彩色瓷砖近照,色彩来自水果蔬菜和海鲜肉类,EMBT设计事务所的工程图片。EMBT设计事务所后来继续赢得许多设计竞赛,包括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西班牙馆。
图十八 回到街拍。圣卡特纳市场内部,甚是整洁。
图十九 圣卡特纳市场西侧。
图二十 离开圣卡特纳市场继续前行,许多曲折狭窄的街巷,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
这一带有许多小广场。中世纪欧洲城市广场都有泉水或水井为居民供水, 这里古风犹存,广场的中心一般都有饮水处。
图二十一 Carrer de Sant Pere Mes Alt街的东端,可以看到尽端处的Sant Pere de les Puelles修道院。
图二十二 Sant Pere de les Puelles修道院。始建于十一世纪,以后重建了许多次。还能看出原来的罗马风和哥特风格。前面的这个小广场名为Placa de Sant’ Pere。广场中心的黑色铸铁饮水处fountain of San Pedro, 是1893年设计建造的。
图二十三 不远处的小广场Placa de Sant Agusti Vell 。优美宜人。 中央的街灯/座椅/饮水龙头是铸铁的一体。
图二十四 Carrer de Sant Pere Mes Alt街的西端是建于1908年的加泰罗尼亚音乐宫。这次去的时候主要的南立面正在维护,就是照片右边被包起来的部分。左边是1989年建成的六层加建部分。
图二十五 音乐宫大厅里的加建模型,右半为1908年原建筑,左半为1989年加建。原建部分由三位音乐家的头像在南立面,一位在东立面,分别是帕莱斯特里纳,巴赫,贝多芬,和瓦格纳。加建部分也计划有四位音乐家的头像。可是没有建起来。很好奇计划的是哪四位。
图二十六 只好用档案照片看加泰罗尼亚音乐宫。 这是当时巴塞罗那最杰出的建筑师之一,加泰罗尼亚新艺术运动的领军人物蒙塔内尔(Lluís Domènech i Montaner, 1850-1923)的代表作。
图二十七 当时正是加泰罗尼亚新艺术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人们意气风发,很多雕塑家,手工艺人加入进来。看看这个南立面,真正是鲜花着锦之盛。
如前所述,音乐家的头像从左至右为帕莱斯特里纳,巴赫,贝多芬。 瓦格纳的头像在转过去的东立面。这四人代表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
十来年前参加一个设计竞赛,这个音乐宫建筑曾引出很多想法,颇研究了一阵。这次来。曾经同一设计组的同事还天天实时查问,看到音乐宫了吗?
图二十八 回到街拍。东立面一层以上还能看到。
图二十九 东立面。柱子,柱头,真假窗的构图等等妙想,放在那个时代,都是异想天开的手笔。
图三十 进到门厅里面。
图三十一 门厅天花板是瓷质的花朵交织而成的。
图三十二 上三步台阶,一层是一个餐厅,两侧是大理石楼梯引上观众厅。
图三十三 楼梯满饰以大理石雕花和瓷砖,丝毫不留白。好像不同手艺的工匠们在相互炫耀。
图三十四 楼梯栏杆的短柱在巴洛克建筑中一般为石头的瓶状柱。这里也精雕细琢的加了柱头和柱础,中间的柱身为桔色玻璃,居然能够承重。
图三十五 灯光一照,栏杆短柱这样通常最为背景的建筑部件也闪耀登台了。
图三十六 二楼的米勒厅(Lluís Millet hall)是最美的地方,彩色玻璃窗外面就是鲜花着锦的阳台。吊灯是新哥特主义风格的作品。
一位芭蕾舞学校的学生正在拍艺术照。
图三十七 观众厅一层。
图三十八 观众厅三层。真个是花团锦簇。彩色玻璃的天窗/灯饰,满镶瓷砖,马赛克的柱子,柱头,天花板。完全为雕塑覆盖的舞台台口。曾有批评家认为音乐厅如此斑斓,会分散听众注意力。以后这音乐厅建筑渐渐成为传奇,批评的声音就弱了。声色并茂,成了听众的期待。
图三十九 这天芭蕾舞学校的学生正在排练。伴奏的音乐是Gottschalk的 (波多黎各回忆)。好美。
这是个传奇的舞台。1911年3月11日,西班牙作曲家格拉纳多斯(Enrique Granados, 1867-1916)正是在这个舞台首演了他的名作《Goyescas》(戈雅画意 - 本文的背景音乐)。以后一百年里,众多西班牙作曲家在这里首演过他们的作品。
图四十 彩色玻璃的天花灯饰。
图四十一 舞台两侧的缪斯(希腊神话艺术之神)群像,是马赛克壁画加石雕的作品。
图四十二 观众厅侧翼。
图四十三 观众厅侧翼灯具。 这里建筑的每一个部分都似乎有自己的表达,没有古典主义或现代主义中等级,从属的关系。柱子,柱子上面的拱,拱之间孔雀开屏般的天花,灯具,彩色玻璃窗,都是并置的关系,交织出一片缤纷烂漫。
图四十四 观众厅侧翼走廊。一样是非常丰富温暖的空间。
图四十五 观众厅侧视。
图四十六 观众厅后部飞马雕塑。
图四十七 观众厅栏杆铁艺。
加泰罗尼亚音乐宫展示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新艺术运动百花齐放的昌盛景象。可是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并没有给加泰罗尼亚和西班牙带来文艺复兴的富强。 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里传统的教会和贵族势力与新兴的军人势力,工人运动, 共和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的斗争导致血腥的内战。 深刻分裂的社会和专制的统治使西班牙在二十世纪的大部分时间沦为封闭和落后的国家。 直到1980年代以后,情况才逐渐好了起来。
加泰罗尼亚新艺术运动比欧洲其它地方的新艺术运动达成了更高的成就,一方面因为它不仅仅是新艺术运动,还是一种区域现代主义运动,在形式探索上眼界更开阔。再就是它负有民族文化复兴的社会使命,使它较局限于纯形式探索的欧洲其它新艺术运动具有更深厚的生命力。这个生命力影响了以后西班牙艺术的发展,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发端也形成了一个源泉。
图四十八 青春永远驻留在这里。
图四十九 大致路线。
格拉纳多斯(Enrique Granados, 1867-1916),Goyescas - I(戈雅画意 – 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