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做不完的糊涂梦 —— 读门罗小说 In Sight of The Lake

每个人都有过忘事的经历吧,而且忘性随着年龄长。门罗小说 In Sight Of The Lake 里的南希就是这样一个老妇人。她记错了跟大夫约的时间,甚至弄混了星期一和星期二。开车到小镇去看专家门诊,却怎么也想不起医生的名字。以为纸片上写下了名字和地址,掏出来一看却是一个不相干的鞋子号码。问了几个路人都不得要领,因为她说不出要找的到底是谁。。。。。一个让人着急的糊涂故事。

夕阳下的街道,公园和路人,蒙着一层昏黄,暧昧的色调,朦朦胧胧,仿佛困倦眼涩,又好像是灯光瓦数不足。南希爬上草地看见了一个殡仪馆;她思量着要不要跟那两个忙着修卡车的男人打听。。。。。寻寻觅觅,她走过一条街,又转过一条街,还是找不到。老太太在陌生的空间和时间里迷了路。好像古时候进京赶考的书生,天黑了要投宿,恍惚看见前面有个寺庙,再定睛一看,寺庙不见了。或者,走到了推门进去,发现门后孤坟野冢,枯草一片。。。。。南希最后找到了地方,但是预想中的诊所变成了一长排的养老院。她推门进了大厅,发现里面空无一人;她想出来,却发现门被锁上了!她大叫,但喉咙好像堵住了,发不出声。。。。。她在恐惧的深渊里往下落,同时有一种奇异的直觉,觉得自己要得救了!果然,一个认识的护工站在床前,告诉她那是一个梦。

这是一个讽刺的梦。做恶梦被锁进了养老院,醒来心跳砰砰,发现自己躺在养老院的床上,反而有一种熟悉的安心。这是一个有寓意的梦。老年失智就像一场迷路的梦。一场场不间断的梦,一条条转不完的街,却怎么也找不到要找的地方,怎么也找不到要找的人。永远地,迷失在意识和现实的荒野里。

如同门罗所有的短篇小说,In Sight Of The Lake 遍布暗示和伏笔,其中人情世故的观察,更是明察秋毫,犀利得很,哪像一个要去看医生的人?!当然,很多其实是门罗的所见所思。好看。

护士随口说混了 “记忆”和 “脑子”,南希马上纠正 (“It isn’t mind.  It’s just memory.” p.218) 给的地址是 “a village called Hymen”, 但她看见 “Highman” 路牌下了高速路。(是疏忽?是健忘?还是在做梦?)看见标示牌上的小镇人口精确到个位数,心想,何必那么准确?再转念一想,“Every soul counts.” (p.219)  我每次读到这句都笑,笑完又觉得有点凄凉。南希走累了在长椅上坐下来,没意识到这是私人花园。(It has not occurred to her that this could be anything but a town park. p.224) 但答话男子干巴巴的语气,她马上醒悟过来自己坐错了地方。(p.225)

对小镇的第一印象怎么样?还行,但终不及自己的好。市场上的蔬菜算得上新鲜 (“fairly fresh”);咖啡马马虎虎 (“okay coffee”);药店里陈列的杂志不上档次 (“they didn’t stock the better class of magazine” p.219);珠宝店外面的大钟早就不走了;店里卖的都是垃圾 (“trash”)。

小男孩在路边骑自行车玩,他倒着骑(证明是梦境)!旁边站着聊天的一男一女不可能是夫妻,体态和语气过于亲切友好 (“too cordial” p.223)。那个女人身形健美但年纪大,作男孩的妈妈太老了。还有,花园里的桌椅是空摆设,炫耀而已。 (“sat here empty, showing off.” p.221) 她对比怀旧。 “Do you ever think that there used to be more sensible explanations about things than there are now?” (p.226)  没有得到回答。但她记得从前晚饭后坐在门口乘凉聊天,哪像现在都关进空调屋不出门。还有医生。从前在家里辟出一个单间做诊所;现在单另建楼做诊所做办公室,要不车停不下。小说里两次提到大钟。小镇中心 (p.219) 和殡仪馆外 (p.221) 的大钟都停摆不走。人生近黄昏,所以潜意识里怕听到时间的滴答声?!可如果钟停下来,岂不是离殡仪馆更近了?!

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心理变化。南希一开始在心里称专家是 “老年专科” (the Elderly Specialist – as she decides to call him. p.219);等到在小镇转了一圈遍寻不着,她恐慌,她愠怒,改称 “疯医生” (“the crazy-doctor”,p.221)。自嘲里有一股子歇斯底里的自虐,失笑之余心酸。

乘风破浪的小狗:)

追忆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diaozhi' 的评论 : 哈哈,是的,心态很重要。

问好。
diaozhi 发表评论于
追忆21 发表评论于 2023-08-06 17:23:19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凡是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千真万确!

问题是:1)太多问题钱解决不了; 2)俺缺必要的钱。

于是,俺总试图说服自己:Less is more.
追忆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弄弄要去休假了,为你高兴。

电话卡找不到就不找了,买个新的!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凡是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无法弄 发表评论于
我也是老了,现在要准备休假了,可英国的手机卡找不到了,死活记不起放哪了。人老了,真没辙
追忆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十月紫楹' 的评论 : “年少时看过的文字记忆总比较深刻些” 完全同意这个。

我也是初中时读的《围城》:)
追忆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觉晓' 的评论 : 明白。
追忆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觉晓' 的评论 : 我不挑版本,但一定选字体大一点的,读起来不费眼。

好啊,不过要等一阵了 —— 我写得很慢的:)
追忆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觉晓' 的评论 : 同感:)
追忆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十月紫楹' 的评论 : 这个联想太棒了,赞文思敏捷!
十月紫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觉晓' 的评论 : 第一次读围城是初中,年少时看过的文字记忆总比较深刻些 :)
觉晓 发表评论于
“读”也,不是“度”。
觉晓 发表评论于
也期待你度福克纳之后交流。
我准备多读几本,不过要淘到二手老版本再开读。没有办法,喜欢旧版本。
觉晓 发表评论于
看见紫楹留言,妙。我记下来了。《围城》读过二遍还是记不住。
我对时钟的注意是读到李欧梵《摩登上海》的专业文学评论里。:)
十月紫楹 发表评论于
想到了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方鸿渐的那尊永远一小时走慢五分钟的挂钟,结尾方氏夫妇吵架,孙柔嘉被姑母接走,方鸿渐漫无目的在街上逛了一圈发现无处可去,回到人去楼空的家,挂钟的鸣响报时还停留在几个小时前,那是还没有争吵,他还在归家的路上,想着和妻子好好的。。。当时就觉得这只挂钟真是神来之笔。
追忆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xyz' 的评论 : 你一说还真是,铺天盖地的《聊斋》不觉进了潜意识:)

抱小狗的是儿子:)周末愉快!

追忆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觉晓' 的评论 : 张爱玲小说里写钟,我印象最深的是《红玫瑰与白玫瑰》里振保住院,娇蕊趴在他床上哭诉一段。

《漂流到日本》我看了,写了一篇书评《做母亲以后如何做自己?》

福克纳小说,英文的没有读过;不过已经上了读书单:)
cxyz 发表评论于
好像古时候进京赶考的书生,天黑了要投宿,恍惚看见前面有个寺庙,再定睛一看,寺庙不见了。或者,走到了推门进去,发现门后孤坟野冢,枯草一片。。。。。
- 哈哈 蒲松龄现在很火。
小狗后面是乘风破浪的追忆? 周末愉快!
觉晓 发表评论于
“大钟都停摆不走”,现代文学的一个标志—时钟。张爱玲小说里也有,好像是《相见欢》?我对她的中短篇不如你熟悉。
如福克纳《Barn Burning》穷白人家女主人陪嫁的钟也不走了,家落败了的象征。
下次写书评把Munro的这点也提及。
Dear Life是我看的较早的,女儿二手店买给我。你喜欢那篇《漂流到日本》吗?如果我没有记错。
这篇讲养老院的,我开始读的也像做梦。:)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