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玉,朱新建,和不画仕女画时的徐乐乐,他们画中国人与物的无歹相。很准。
黄永玉,朱新建,和不画仕女画时的徐乐乐,他们画中国人与物的无歹相。很准。友人杨志麟言志:画出人间的龌龊。
民国的画,有拿得上桌面的美。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丰子恺的山水小幅。
共和国里,李可染的山水,钱松岩石松,刘大羽的鸡,谁谁的翻白眼鹰,里面的几分真,是民国剩下的,其它的,都挺装。
比他们年轻点的陈丹青的西藏人物图,像是看无歹看烦了,去偏远地找点尚未无歹的东西画。看他的这些画,找到没找到无歹之外的,另一说,倒是看得着“找”。
所以,陈丹青画的,就总有点猎奇的意味。藏族姑娘的背影,藏族小女孩的萌笑等,都有点观光客抓拍的意思;画的藏族人的住穿,总是参观感很浓。
再年轻点的,许多画“现代派”,这主义那流派什么的。类似“不读或少读中国书,多读外国书”的抉择,精准。纵然是摹仿,山寨,也感觉得到要给这块地方带进点新东西的力气,下得狠,不啬。熟识的成肖玉,就执着地画着它们。真有领风气之先者的气质:管你看懂看不懂,管你承认不承认,这现代派,我喜欢!咋的?
命中三寸的,一是画无歹的“从堡垒中来的”由里向外戳,一是用那儿措不及防的诸如星链级的超现实主义砸。延及其它,好像也是的。
说说画无歹。
阿Q,越过了坏,成无歹。华老栓父子,祥林嫂,闰土,未至无歹,但被无歹围着。一到了“解放后”,会立刻变成中国大妈,在公车上骂女孩穿什么衣服的“坏人,老了”的破老头老太。
共和国的一个成就,就是把这里的人和物由破旧,满身的“国民性”,压迫成无歹。
黄永玉当中学生的时候做的木刻,做的速写,都有点不看堂屋,专窥厢房的意思。将它和丰子恺的山水比,不见得精美,但“促客”(上海话,仿音),即别别窍级别的准头。
其实就是无歹的萌相。
春宫图,其实要画出歹相。但功力不够似的,缺乏临门一脚,变成油腻甚至圆滑了。
《山海经》的插图里,其实是找得着点歹相的,但被强大的鬼怪神灵气场给盖住了。
一转入解放后,中华景物像是一下掀掉了遮羞布,“进了澡堂,都一样”地无歹起来。朱新建,抓住了这一点。徐乐乐在不画仕女图,连环画,随手写生时,也抓住了这一点。精准。
这观“点”很戳,有点像张爱玲说女人。时不时都有点龊,(南京话,找不到原形的字)所谓“上床那会儿才是原形”。
西门庆偶见潘金莲之艳后,几请王婆拉皮条,见了面后,稍坐后才….. 新社会的无歹,是赵本山黄宏说的段子性质的,一见,直奔主题去,“其它的,都是假的”。朱新建等的画,像是此际的截图。
没了底线的做,产生了没有底线的看,到了笔下,也看不到画的底线在哪儿了。纯“痛快”!
联想到毕加索的裸体画。画出欲,但不画泄欲。
印度男女交媾雕,将淫和欲向上一托,成了享和玩。
古希腊,容不得歹入艺术殿堂似的。那点关起门来的事,不得入公共场合。
解放后,什么都下放了,包括美感。字跡,和民国的没得比;文章,有哪一点能和既往并列?画,如果没有朱新建等画出的“无歹”和前卫画家们的不管不顾画自己的,还有什么呢?但,这些个仍就谈不上把这儿个的美感住上托了一点儿。
总觉得,总画无歹,也不是个事。这个只是中华民族的,一定不会也是世界的。所遇见的国外世界,也有无歹,但再画,也不会有多少人注意。它太奇葩了,看的人少,也是情理之中的。
总之,看到画出无歹,觉得有“功”;但这只是个解放后产生的“大陆功夫”。一到慕尼黑,便遇到了反馈:请尊重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