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的大会战(七)(全文完)

与同好朋友分享旅行的酸甜苦辣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抗战中的大会战(七)(全文完)

二十. 豫湘桂会战(一九四四年四月十七日—十二月十二日)

3)衡阳战役(一九四四年六月二十二日—八月八日)

衡阳战役是豫湘桂会战第二阶段长衡会战的第二阶段。此次战役为整个中国抗战史中作战时间最长、双方伤亡最多、程度最为激烈的城市争夺战。

六月二日,第十军军长方先觉率部进驻衡阳,他的任务是“确保西南中美空军基地安全,迟滞日军进攻,守衡阳两个星期,有效阻敌深入”。

横山勇在六月二十七日、七月十一日和八月四日先后对衡阳发起了三次总攻击。血战四十多天的第十军弹尽粮绝,伤兵哀号不绝,望眼欲穿的援军却迟迟不至。八月六日,方先觉和四位师长联电蒋介石,发出了著名的“最后一电”:“重庆军事委员会蒋委员长:敌人今晨由北门突入以后,即在城内展开巷战。我官兵伤亡殆尽,刻再已无兵可资堵击,职等誓以一死报党国,勉尽军人天职,决不负钧座平生作育至意。此电恐为最后一电,来生再见!”

在国军战史上,最不靠谱的一句话,大概应该是“死守待援”。除了某些个别案例,大多数情况下死守待援的结果,就是在待援中被守死,几乎成为一种咒愿。当然原因有很多,有的是怕对手围点打援,更多的是彼此保存实力,舍不得为别人损失自已的军队

隔日,方先觉曾举枪自杀,被副官救下。当天晚上,方先觉最终决定“停战投降”。他在绝望中认为阵地“犹如薄纸”,而日军随时可以杀进来,如果不及时投降,就会面临大屠杀。为了保住一万多部下(其中大部分是伤兵)的性命,方先觉起草了几项条件,签字盖章,然后派人去找日军谈判。方先觉要求除了保证官兵安全、照顾伤兵之外,还有保留第十军的编制和送他本人去南京见汪精卫等条件。

八月八日,方先觉率所属各师师长周庆祥(三师)、葛先才(预十师)、容有略(一九0师)和饶少伟(五十四师)投降,在衡阳城竖起了白旗。

日军把第十军的残余部队编成所谓的“先和军”,仍然让方先觉当军长。

衡阳保卫战至今仍被一些人誉为“中国的莫斯科保卫战”,真正是莫名其妙。

方先觉是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率领预十师坚守长沙的勇将,衡阳又是蒋介石说的“实为国家存亡所关,决非普通之成败可比”,所以衡阳失陷和方先觉的降敌是民国政府和国军的奇耻大辱。不过蒋介石自有应付的高招:1)反复宣传方先觉是壮烈成仁;2)向方先觉所率第十军各师师长颁发青天白日勋章,使第十军成为中华民国建军史上唯一一个师长以上将官共获得四枚青天白日勋章的军级部队:3)封锁消息,不让转载日本人的相关报道。

在从北到南的战争中,日军俘虏了许多中国高级军官。先前抓到一个将军,他们会兴高采烈,但仗打到了一九四四年,东京非常清楚,再抓多少将军也已经无足轻重了,打仗的目的仅在于逼蒋介石停战求和。让那些将军回重庆去,既能间接宣扬皇军的威猛,又可以卖蒋介石一个人情,或许还能起到反间的效果,所以日军对方先觉和其他的军长师长,搞完相关宣传后就扔到一边,并不严加监视看管。于是,三个月后,方先觉等人先后逃回了重庆。

蒋介石坚决不承认方先觉投敌,对其归来大肆欢迎并提拔其担任三十九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十军军长。

第九战区在长衡会战中被击溃,直至战争结束都再无反击能力。

但是衡阳战役也延缓了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的进程,加剧了日本内阁的危机,并最终导致了东条内阁的垮台。

日军第七十一师团五十七旅团旅团长志摩源吉少将战死。

二十一. 豫湘桂会战(一九四四年四月十七日—十二月十二日)

4)桂柳会战(一九四四年九月十四日-十二月十二日)

桂柳会战是豫湘桂会战的第三阶段。

一九四四年八月,为发动桂柳会战,日本成立了以冈村宁次为司令的第六方面军,下辖横山勇的第十一军、田中久一的第二十三军和佐野忠义的第三十四军。参与桂柳会战的主要是第十一军和第二十三军的十六万人。

国军第四战区司令张发奎指挥第十六集团军、第三十五集团军和第二十七集团军等约二十万部队。

日军第十一军在九月十四日不战而占领了广西战略重地全州,打开了通向桂林的门户,很快又攻克邵阳和常宁。二十三军从清远分三路出发,先后攻占了梧州和丹竹机场。十月初,日军以分进合击之势向桂柳步步逼近。十月二十八日,日军向桂林发起进攻,十一月十一日,日军攻陷桂林,同日进据柳州(柳州守军在一天内就仓惶逃跑),二十四日占领南宁,二十八日进入贵州,旋即下三都、荔波、八寨、独山,进逼都匀。最先进入战略基地独山城的日军十三师团一零四联队沿着铁路走了四天,行程两百多公里,一路正常行军,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在独山火车站,联队长福海三千雄大佐得意洋洋地写下了四个大字:“无血占领”。

桂林及柳州失陷以后,大多数国军部队失去斗志,不战而退。此外,尽管美国陆军航空军和国军空军拥有巨大的空中优势,却完全未能有效地发挥那些优势。

日军除了从国军的仓库里缴获了堆积如山的粮食和医药外,还得到大量枪支、火炮以及弹药,他们一路上不但没有消耗,反而不断地得到补充。十一军和二十三军一线部队大量使用国军制式武器,连机枪、掷弹筒都换成了重庆制造,炮兵更是大大扩充。

十二月三日,日军在独山接到撤退命令,至十二月十二日全部撤回广西布防,桂柳会战结束。

至此,日军打通了从东北至南亚的陆上交通线,占领了衡阳、零陵、宝庆、桂林、柳州、丹竹和南宁七个空军基地和三十六个飞机场,完全达到了“一号作战”预期的目的。不过日军并没有达到其战略目标。一是交通线虽然被打通了,但铁路无力修复利用,南方交通隔离的局面未得到改善;二是日本本土依然在从四川起飞的B-29重型轰炸机的飞行半径之内,而且美国陆军航空军已经可以从其他基地发起空袭,日本本土被轰炸的威胁并未解除;三是这次作战消耗了日军大量人力物力,原来早已不足的兵力更为分散不足。

在日军合围攻破桂林之后,国军城防参谋长陈济恒中将和一三一师师长阚维雍少将不愿意做俘虏,先后自杀殉国。同时阵亡的还有三十一军参谋长吕旃蒙和一七0师副师长胡原基两位少将。

防守全州的九十三军军长陈牧农中将因临阵脱逃罪在九月十八日被枪决。

中日双方在整个豫湘桂会战中的伤亡人数分别约为五十万和十余万,另外,国军约有四万士兵被俘。

一九四四年是抗日战争第七年,也是太平洋战争的第三年。几乎所有人都能看出来,日本是打不赢美国的,德国也是打不赢苏联的,所谓的轴心国联盟迟早要完蛋,蒋介石和他的国军坚信,战争到此时只剩下坚持,只要坚持下去,胜利就会是我们的。对于许多国军士兵来说,关键是不要被打死,就能回到“老婆孩子热炕头”那里去了。

“一号作战”沉重打击了国军,同时给了共军进一步蓬勃发展的机会。

奇怪的是,两国军队在前线打得你死我活,不远的战场后方却是相安无事,甚至沦陷区和国统区的交通线也畅通无阻,两地邮政局照常上班通信,业务工作丝毫不受影响。

二十二. 豫西鄂北会战(一九四五年三月二十一日—五月十一日)

一九四四年是日本走上崩溃的一年。尽管日军在中国战场大获全胜,在南洋仍占领着大片土地,但是在其他战场上连连失败,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海、空军已经所剩无几,彻底丧失了远洋作战的能力;美军攻克了关(Guam)岛、提尼安(Tinian)岛和莱特(Leyte)岛,战火已逼近日本本土;印缅战场上的失败也已成定局;在日本国内,资源奇缺、国力枯竭、民生困苦不堪,侵略战争在迅速失去必要的物质和政治基础。

一九四五年初,日军在华兵力计有二十五个普通师团、一个坦克师团、十个独立混成旅团和十一个独立步兵旅团,约为一百二十万人。

冈村宁次提出了进攻四川,破坏中国川黔陕敌后抗战基地的庞大构想,企图再一次逼迫重庆国民政府投降,但东京大本营鉴于美军在太平洋上的猛烈攻势,认为“须全力对付主敌美国,不可能同时实施两面作战,故望派遣军首先专心于对美作战,加强中国东南方面的战备”。

东京大本营于一九四五年一月二十日制定了《帝国陆、海军作战计划大纲》,确定目前日军在中国战场的作战主旨要着眼于美军:1)迅速增强中国大陆的战略态势,要确保以日本国土为核心的大陆国防要地,击败从东、西两个正面进攻之敌(特别是美军):2)加强中国东、南沿海要地的战备,使南海群岛与台湾相配合,充分发挥在中国东海周围的作战力量,尤其是航空作战力量;3)估计美军在向日本本土进攻之前,或者在进攻本土的同时要以其主力或强大的一部进攻大陆,因此,要促进和加强上海及广东方面的作战准备;4)在中国大陆西面,要策应以上的作战准备,击败来攻之敌,尤其要压制敌人的航空活动;情况允许时,要尽力向西面扩大阵地,与阻断敌人到达中国东南沿海的企图相结合。

一月二十九日,冈村宁次为解除盟国空军及豫西方面部队对平汉路南段的威胁,并配合湖南方面的湘西会战,集中第十二军五个师团和三个旅团七万二千的兵力,在鹰森孝的直接指挥下分三路向豫西和鄂北进攻,企图占领湖北省老河口的空军前线机场并确保大陆交通线的稳固。

老河口机场竣工于一九三0年,原址只能起落小型飞机。为了能够起落大型轰炸机,李宗仁在一九三六年另行择地建成了一个大得多的机场。自从中美联合空军第五大队在一九四三年下半年和中美空军混合团第三大队(陈纳德(C.L.Chennault)的飞虎队)在一九四四年十二月先后进驻老河口飞机场以后,该机场和湖南的芷江机场一起为拱卫重庆的空中安全、遏制日机入侵、对华北、华中及华东战场的日军进行打击、为从四川起飞空袭日本本土和琉球群岛的美军B-29轰炸机护航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九四五年初, B-29轰炸机也时常在老河口机场停留。

在鄂北面对日军的是李宗仁的第五战区,在豫西抵御日军的是刘峙的第一战区的王仲廉的第三十一集团军。战事从三月二十一日开始,日军在四月八日攻占老河口并摧毁了机场,五天后国军收复了老河口。五月十一日双方回到原先驻地。

此次会战,日军达到了其战役目标即摧毁老河口空军基地,同时还将河南方面的战线向西推移,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对河南交通线的控制。但是,日军的战术性胜利并没能为转化为战略性的收益。

中日双方伤亡人数分别约为四万三千和一万五千。

二十三. 湘西会战(一九四五年四月九日—六月一日)

湘西会战为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战场上最后一场由日军发动进攻的大型战役。日军此战的主要目的是夺取芷江空军基地。

在一九四四年的豫湘桂会战中,国军一败涂地,影响的不只是前线防御,对中美空军的合作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空军在衡阳、零陵等地的七个空军基地和三十六个飞机场相继被日军占领或捣毁。在一九四五年三月开始的鄂北老河口之战中,那里的机场也被摧毁。因此芷江机场成了美国战略空军在华的唯一的前方机场,从那里起飞的轰炸机不但能够沉重打击在华的日军,也直接威胁台湾一带的日军设施。东京大本营认为,在日军进行抗击美军登陆中国沿海的作战时,从芷江机场起飞的中美空军将会严重影响日军的行动,因此该机场必须予以摧毁。除了摧毁机场的首要目标之外,日军的次要目标是保证湘桂铁路和粤汉铁路的畅通。

在湘西会战中,日方由第二十军司令坂西一良指挥约八万部队进攻,中方由王耀武率领的第四方面军、汤恩伯的第三方面军和王敬九的第十集团军等二十六万士兵防御作战。

四月初,坂西一良指挥日军分南路、中路和北路三路向湘西进发,另以两个师团佯攻。

国军虽然尚未完全换装美械,但是凭藉已有的美械的火力,加上中美联合空军的空中支援(约四百架各式战机),挡住了三路日军的攻势,并在作战后期由原路反攻。日军于六月七日无功而返,退回原出发地,战役结束。

豫湘桂会战结束不到半年,大溃逃再次在中国战场上演,但这次却追逃易位,溃逃的变成了一向自恃强大的日军。

八年来一直说要打败日本人,这是第一次国军亲眼看到自己的火箭筒、迫击炮、冲锋枪威力齐发,而因为越来越多的伤亡老兵被越来越多的稚嫩新兵替代而战斗力每况愈下的日军在炮火和空袭下则开始呈现溃不成军的頹势。

中日双方在湘西会战中的伤亡人数分别约为二万一千和一万二千。

湘西会战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由战略防御转入了战略反攻。

蒋介石自以为对于国军在抗战中十战八败的弊病总结了十二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赌博;二是走私;三是运吸鸦片;四是勒索扰民;五是经营商业;六是加入帮会;七是军官带眷属住在部队附近;八是新兵殴打官长,中途哗变;九是部队接收新兵之弊病:士兵发生疾病而任意弃丢不顾,省出伙食费归入接兵官私囊,强拉民众充数,为防其逃跑,乃用绳索串缚,视同罪囚等;十是高级主官不到下层部队;十一是部队主官不能彻底监督命令之执行;十二是说谎。”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