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过得人不人鬼不鬼的,还需要过万圣节吗?

北美小张老师的生活随笔 烹雪饮茶琴棋书画 携幼扶老精耕细作 煮酒对诗谈吐春秋
打印 被阅读次数

 

Image

10月31日, 万圣节(Halloween) 是孩子们最爱的节日了,可以打扮起来,还有糖吃。 

学校为了取悦学生们,有毕业生的化装游行,小张老师曾在以下文章中有过介绍。

微风不急,阳光正好;时光流逝,人还未老

意兴阑珊的2020万圣节 人潮汹涌

毕业生们在11月1日的翘课也成了一个传统,一个缘由是头天晚上party太兴奋了,另一个缘由是很多大学的申请截止日是11月1日,不少人临时抱佛脚。

今年,小张老师班上有两位插班生,一位来自印度,一位来自德国,两位都是八月踏上美利坚的土地。短短几月,小张老师还担心他们水土不服,没想到,人家如鱼得水。万圣节那天,一个打扮成哈利波特,一个打扮成日本动漫里的人物,玩得不亦乐乎。

讨糖回来,兴奋不已,连忙向小张老师报告:美国的糖果太太太好吃了!我开玩笑说:少吃点,美国糖果含糖量高,吃多了,一不小心成胖子,不信,你看看美国的胖子是不是很多?听闻此言,学生们哈哈哈笑开了。 

话虽这么说,万圣节怎么可以少了糖呢?你瞧瞧这个巨型的南瓜灯里足足可以装上十几公斤的糖果,摆在教室里,真的有“炫富”的嫌疑呢,不过,学生很拎得清,知道今天的课好好听,一定会有甜头的。

Image

我们在课上学习有关万圣节的词汇,然后进行东西方文化比较。

我问学生们,如果你在中国为了万圣节装饰你的家门口,哪些是合适的?哪些是不合适的呢?为什么?

有学生指出骷髅是不合适的,因为骷髅是对死者不敬,中国人看重入土为安;也有学生指出蜘蛛网不合适,因为蜘蛛网看起来比较不整洁,风水不好。

学生们都说南瓜合适,因为是丰收的景象。 

Image

有学生们说蝙蝠合适,因为中国人喜欢喝蝙蝠汤。不是这样子的,同学!吃蝙蝠在中国是非常非常罕见的,中国人喜欢蝙蝠是因为“蝠”字谐音“福”,中国人喜欢用谐音来寓意人生,所以,蝙蝠在中国人的眼里成了吉祥动物。蝙蝠喜欢倒立,正好寓意“福到”,在中国古建筑、服饰以及器物上,经常有蝙蝠的造型。古建筑的门上常常有五只蝙蝠的图案,寓意着“五福临门”。

提到僵尸(zombie),饶有兴趣地提起中国的僵尸一般双手向前横着伸直展开,双腿不停跳跃,关节僵化,难以灵活运动(僵尸电影看得太多了)。所以,中国的古建筑一般都有门槛,具有避邪的作用,将不好的东西挡在门外,保佑家人的平安幸福。门槛的高低、华丽程度也成了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后来,人们也会用门槛高来形容一户人家的体面。

万圣节难以绕过“鬼”,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里有个著名的鬼魂,哈姆雷特见到鬼后,悲剧就发生了。汉语中有个词语叫做“见鬼”,比喻离奇古怪,事件发生的概率比较小。听老师这么解释后,一位平时不爱做作业的学生马上开始活学活用了:

今天见鬼了,我做作业了。

真的让人哭笑不得,我只好说:你做作业是一件好事,见鬼一般指的是不好的事情发生。比如,真见鬼了,我的作业怎么不见了?见鬼还有毁灭或死亡的意味,比如,你真的不想做作业时,可以这样说:让作业都见鬼去吧!

笑了一阵后,又教了一个句式“如果...就...”。学生们根据这个句式,将 “Trick or treat”翻译成“如果你不给我糖,我就捣蛋。” 进而更为简洁“不给糖,就捣蛋”。课上笑声不断。 

Image

上完课回家,开始在家门口迎接讨糖大军的来到,我们所住的瑞文坞是个模范小区,警察和消防员也开着警车和消防车前来分糖,所以安全性比较高。

 

Image

Image

前来讨糖的孩子们彬彬有礼,突然听到一声汉语“不给糖,就捣蛋”,吓我一跳,原来是两个我班里的学生,白天学会,晚上就用上了。

一边派糖,一边与中国朋友网上聊天,遥想多年前一起带着孩子去讨糖的欢乐情景,我问他们今年过不过万圣节?朋友说:这一年过得人不人鬼不鬼的,还需要过万圣节吗?

想到朋友春天在上海被隔离在家,夏天好不容易恢复生产,秋天因为订单取消被迫转产,这一年的艰辛不言而喻。人不人鬼不鬼,这又是一个应景万圣节的汉语学习机会。我记下了。 

 

尊重原创;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Image

请扫二维码关注小张老师

感恩的心  感谢有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