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色列约旦圣地之旅 (四)

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耶路撒冷的神迹古迹众多,哭墙和苦路最为著名。我们今天一大早便来到圣殿山下,似乎掀开了历史沉重的一页。

圣殿山是个备受争议的地区,因为它在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之间具有重大的宗教和政治意义。两个宗教对这片土地有着不同的主张和信仰,这导致了在这个地区经常发生紧张局势和冲突。

坐落在圣殿山上的阿尔阿克萨清真寺(Al-Aqsa Mosque)的金顶灿烂夺目,清真寺的脚下便是哭墙。

哭墙(Wailing Wall),也被称为圣殿墙或西墙(Western Wall),是犹太教中最神圣的祈祷地点之一。它是第二圣殿时期(公元前516年至公元70年)的一部分,是耶路撒冷圣殿的残存墙壁。由于历史原因,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教徒,只要有机会就要来此哀哭或低声祷告,表述流亡之苦和对古代圣殿的思念。哭墙是犹太教信仰中除圣殿山本身以外最神圣的一个地点。

对于犹太人,哭墙代表着与神的联系,对祖先和古老传统的尊重,也是他们历史和信仰的象征。我们来到哭墙的时候,这里已经聚集了一些身穿传统服装的犹太人,他们或喃喃地唱诵经文,或站在哭墙前痛哭。看到这个场面,空气像凝固了一般。来到这里的游客,也都表现得凝重起来。

基督教视耶路撒冷为圣地的原因是因为耶稣在这里受难、埋葬、复活和升天。耶稣被犹大出卖而被捕之后,被诬告审判、背上十字架、戴上荆棘冠、摔倒爬起、遇到母亲玛利亚、再摔倒再爬起,……历经十四站,最后在现今圣墓大教堂的位置,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并于三天后复活升天。这条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之前所走的路线被成为苦路(Via Dolorosa)。

苦路起始于安东尼亚城门(Lion's Gate),途经耶路撒冷旧城的狭窄街道,共有14个站点,每个站点代表着耶稣受难过程中的一个事件。

在苦路上,朝圣者可以沿着这些站点行走,回顾和默想耶稣的受难之旅。对于刚刚体验了哭墙前那种神圣的仪式感,现在又沿着这条苦路追随耶稣的足迹的我来说,心情无比沉重。然而,苦路穿过穆斯林区时,林林总总的小店小摊,极大冲淡了苦路的肃穆气氛。我发现,在这条苦路上,穆斯林、基督徒和犹太教徒,看起来相处和睦,这无疑是社会多元化的表现。

圣墓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re)是耶路撒冷老城内最有纪念意义的历史遗迹。教堂内部昏暗老旧,维修工人正在紧张施工。然而,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却将教堂挤得水泄不通。

一进教堂就看到很多人在一块石板前跪拜亲吻,这便是苦路十四站中的第十三站。耶稣从十字架上被解下来,尸体被放在这块石板上擦洗和包裹,石板上面浸着耶稣之血,因此,无数信徒来此都会如此这般地在石板上跪拜祷告亲吻石板。

苦路的第十四站,是教堂内的圣墓,即整个大教堂的中心。耶稣死后被安葬在下面的墓中,三天后耶稣在此复活。圣墓是允许入内朝拜的,但排队等待的人极多。我们随团游览有时间限制,因而无缘入内,实为遗憾。

以色列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The Holocaust History Museum)是以色列官方设立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是世界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大屠杀纪念馆。纪念馆成立的目的是为了纪念在纳粹德国及其合作者统治下,大约六百万欧洲犹太人在二战期间被屠杀的惨剧。

纪念馆的名称“Yad Vashem”在希伯来语中意为“名字永远”,寓意为纪念大屠杀受害者的名字将永远被铭记。

纪念馆包括多个建筑,其中包括博物馆、纪念堂、研究中心和图书馆。馆内陈列着关于大屠杀的历史、照片、文献和个人回忆,残存下来的个人物品,都在讲述一个个家庭、一个个生命的故事。每一件展品都是历史的见证,能让深切体会到了大屠杀的残酷和无情。

在纪念馆参观过程中,我在不断地思索为什么会有如此残忍的暴行发生。大屠杀不仅仅是犹太人的悲剧,也是人类的耻辱。这次参观大屠杀纪念馆让我对人性的怀疑进一步加深。不止纳粹,苏维埃的契卡、文革时的红卫兵、波尔布特领导下的红色高棉,不都在残杀自己的同类时毫不眨眼吗?!

接下来参观以色列博物馆。未进大门,一座微缩了的第二圣殿时期耶路撒冷古城的模型出现在眼前。模型制作精良,导游先来讲解,我们现在的位置,圣城昨日的辉煌,古城曾经发生的故事,他都讲得清清楚楚,至今印象深刻。

博物馆收藏了大量艺术品和考古文物,包括犹太古代文物、圣经时代的遗物、欧洲艺术品、东方文化艺术品等,其中的亮点当然是“死海文书”(Dead Sea Scrolls)的部分复制品和以色列考古学的发现。

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死海文书”是由几名贝都因人在1946年至1947年间在山里放羊时发现的,堪称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当时他们进山放羊,偶然发现了隐秘的洞窟,进而在里面找出了装在陶罐内的希伯来文羊皮卷轴。这些羊皮卷后被证实是一些用希伯来文书写的早期犹太教,基督教的经文,保存得非常完整,是目前人类发现年代最早的圣经抄卷,是研究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发展史的宝贵文献。这些卷轴,后被统称为“死海文书”或“死海卷轴”。

除了死海文书,博物馆丰富多彩的展品,像一部厚重的历史书,供人翻阅。

马萨达(Masada)是一座位于以色列死海东南边缘的古代要塞,是犹太历史和民族自豪感的象征,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处重要遗址。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遗址位于一座平顶山上,因为地势落差极大,有几十层楼高,所以不管是仰望还是俯瞰,都令人感到极大震撼。

我们乘坐缆车,直达山顶,荒山野岭,尽收眼底;抬望眼,死海依稀可见。

马萨达在以色列的历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第二圣殿时期(公元前536年-公元70 年),犹太人反抗罗马人侵略的最后战役就发生在这座山上。近千名犹太男女撤退到此,並以希律王山顶宫殿为基础构筑防御工事。

马萨达地势极为险峻,易守难攻,自然而然地成了犹太人反抗罗马人的最后堡垒。公元73年,在罗马军队长期的围攻下,马萨达遭到重创。三年据守,城破之日,守军殉国,从此,犹太民族开始了两千年的大流散。

来以色列前,因为专门看了电影《马萨达》,对这段历史略有了解。马萨达的故事代表了犹太人对自由和尊严的追求。在罗马军围困之下,约960名犹太人居住在山上,其中有妇女和儿童。面对罗马军队的进攻,他们浴血奋战;城破之时,他们选择集体自杀,宁愿结束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成为罗马人的奴隶。于是,马萨达的故事便成了犹太人民族自豪感和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马萨达精神”代表着对自由、尊严和民族认同的捍卫。

以色列复国之后,马萨达成为以色列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年轻人在许多人生的重要日子都会来到这里举办爱国主义活动,为的是提醒国民勿忘屈辱历史,弘扬“马萨达永不再陷落”(Masada shall never fall again)的精神。

我们在山顶逗留时,看到一拨拨中学生像当年我们少先队过队日一样在山顶上排着队伍举办活动,有些孩子还与我们合影留念。

来趟以色列,当然要去死海。其实,死海并不是真正的海,而是一个横跨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约旦三国的内陆湖,湖岸是地球上已露出陆地的最低点,有“世界的肚脐”之称。

死海之所以尽人皆知,是因为人可以躺在水面上悠闲地读书看报。这得益于水中的高盐分。死海水中盐分,在地球上排名第三,为一般海水的8.6倍,致使水中没有生物存活。这也是人们给它起名叫死海的原因之一。

据相关报道,死海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从1947年到2000年,死海的水面以每年平均0.5米左右的速度在下降,湖水面积从1030平方公里缩减到了630平方公里。照这样的速度,有可能五六十年后,死海就真的死了。无论这种预测是否能够成真,早点儿来死海体验一下躺平或在水面上看报纸的乐趣,还是值得的。

在死海上面躺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因为人们往往太想躺平反倒躺不平了。其实,您如果不想躺平,就想沉底儿的话,反倒沉不下去;躺在那不动,自然而然地就实现了躺平。

与许多地方的海滨公园一样,死海沙滩上人挺多。捧起一把死海的水尝尝,还真咸,不知用它腌咸菜还用不用加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