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可能有过一些独特的经历,有些事件甚至不需要虚构,就充满了戏剧性。它们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往往弥足珍贵。特别是当这些故事发生在一个中国特殊时期,一个巨大的时代背景之下时,它们就更加感人了。人都有倾诉或者讲故事的愿望,人们也由此萌生写书的念头。
写小说还是回忆录?我认为,还是写小说好一些,即使是一本平淡无奇的小说,也会因故事中的某一个生动的情节,给读者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回忆录过去几乎是政治家的专利,现在,则已经扩大到可以称为公众人物的范围,包括明星,著名的作家,画家,电视台主持人之类的自我感觉良好的人群。不适合我。当然,小人物也不是不能写回忆录,可是,谁会知道你呢?又有谁会对你感兴趣呢?
我想,还是写小说吧,小说看的人多。尽量写好一些,让更多的人来分享我的喜怒哀乐。为此,找来一些参考书,诸如小说结构,情节,指南一类。虽然经常看小说,对小说的一般概念有所了解,但是,写起来,才感觉到小说如此之复杂,工作量如此之大,是事先完全没有想到的。需要全面构思,包括结构,线索,对话,心理描写,景物描写,人物刻画,开篇和结尾。并且可能涉及到哲学,文学,艺术,科学和技术,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包罗万象。故事时间跨度横穿过去,现在和未来。即要有教育意义,又要有哲理,故事还要感人,催人泪下。又不能与已经出版的任何小说雷同。故事情节要独特,又不能太悬,太具有偶然性。故事的开头既要非常独特又要自然,要一下子就要把读者紧紧抓住,逼迫他们继续看下去。故事的结尾要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还要在情理之中。天哪!这太难了。我决定不写小说,写回忆录,写流水帐吧。
我不但决定写流水帐,并且雷厉风行,马上动手。动手的同时,老习惯仍然改不了,又找来一些如何写回忆录的书,先研究一番。不久就出现问题了,许多原来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深刻的事情,许多细节已经淡忘,个别的细节则完全忘记。最可怕的情况随后也出现了,时间的顺序出现了荒唐的混乱,我记不清某个事件的发生,究竟哪一个在前,哪一个在后。接着,甚至出现了我无法确定某些事件到底发生在我的身上,还是别人身上。难道我的记忆衰退如此厉害?或者,我的记忆原来就不好?马上查阅资料。这才发现,记忆这玩艺儿从来就不可靠。实验证明,人们所记忆的事情,仅仅在一小时之后,就会被忘记一半左右,一天中经历的70%的事情,一个月后,会有80%被遗忘。甚至会发生张冠李戴的现象,这在科学上叫作“虚假记忆”。
不时查阅那段时间的各种大事记,又发现,要将这些时代背景与我的故事和回忆有机地结合起来,仍然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写作指南提到的本人日记,我则根本没有。因为,我们在中国那个时代的人,不写日记。如果你写自己的真实想法,即使你是最狂热的革命者,也可能使你以十恶不赦的反革命罪铛啷入狱。如果,你口是心非,写一些言不由衷的进步假话,又没有任何参考价值。没有日记,札记,文件,文献,录音和其他类型的记录,作为参考和提示,我的记忆就更不准确了。鉴于国际社会对回忆录的真实性的要求,你不能尽情发挥想象的空间,猜测事件中涉及的人物的心理过程和变化,故事的饱满度已经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了。真实生活中的语言平淡无奇,你也不能将它改编得惊心动魄,整个记忆尤新的回忆居然变得干瘪,空洞无物。看来,回忆录实际上比小说还难。因为,它像科学论文一样严格,来不得半点含糊。
特别令人灰心丧气的,即使我的回忆录写得生动活泼,甚至能够再现一个真实的时代和社会。可能也没有多少人看。没有人看,又有什么用?许多名人的回忆录,包括英国首相丘吉尔,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中国的蒋介石,张学良,顾维钧,记录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战士经历的《红旗飘飘》,有谁看过,还有谁记得?我,一个小人物,一个平民,不能揭示任何不为人知的历史内幕,仅有的是在一个时代的背景之上的,自认为特殊实为微不足道的个人经历,谁会看?我们都知道《西游记》,《三国演义》,《铁道游击队》,《静静的顿河》,《牛虻》,《荒野的呼唤》,《哈里波特》,可是,没有人知道《丘吉尔回忆录》,甚至很少有人知道《毛泽东传》,尽管他们的名声大得不得了。
但是,最重要的问题是,不管是写小说还是回忆录,只要涉及时代、社会、国家、政治 和历史等严肃的话题,如果你使用中文就需要通过中国大陆出版审查,革命者被放在这样的放大镜下考查,自己都会有一种觉得自己是价真货实的反革命的奇怪感觉。我已经见怪不怪,忠诚永远不会得到理解是全世界的一条铁定的规律,就像爱情一样,真正的爱情几乎无一例外充满了痛苦。因此,我的同学和朋友们及亲属纷纷出场,劝告我不要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每天都很繁忙。就这样,若干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什么也没有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