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底層為什麼如此穩定?
X(推特)「崑崙」網文:為什麼中國的底層,如此慘烈又如此穩定?城鄉二元制,是歷史最佳底層互害鉗制制度。開篇先說我的結論:城鄉二元制,是中國社會奴役制度,是身份等級制度,是經濟盤剝製度,但同時又是中國社會超級穩定基本盤,是我所研判的,中國歷史上最佳的政治奴役制度。城鄉二元制的隱性傷害度,超過了奴隸制,但它又是以比奴隸制文明的面貌存在。
一、城鄉二元制實現了中國人的身份輪換和階級升遷,釋放了農民對政權的對抗壓力。
城鄉二元制,首先是身份差異制,連帶的是社會保障等級制。1958年中國全面實施戶籍登記條例後,城鄉二元制即成為中國人身份界定紅線,無論是農村戶籍,還是城市戶籍,不管出生地,都是血緣世襲制,即父母如果是農戶,子女必然是農民。
農民獲得一定土地承擔國家徭役賦稅,但不享受社會保障福利,無退休制度,同時農民的農產品被統購統銷,無法自主銷售與定價,這就完全剝奪了農民在經濟體系中的主體地位,淪為中國經濟的附屬品,成為利益被剝奪者。
如果農民永遠處於被剝削地位,勢必和中國歷代王朝一樣,在暴政和災害同時加害時,農民自然反抗,但中國城鄉二元制,為此設計了一個壓力閥,打開了一個窗口,製造了一個通道,這就是農轉非政策。
農轉非制度,是一個功能非常強大的制度設計,通過這一全國性制度設計,將農民中的頭部人才,悉數通過身份轉換,讓他們實現階級跳躍,從被剝削的農民身份,升級為可享受社會保障福利的身份。農轉非的方式,可以是高考,參軍,招工,公考,形式多樣,最終將農民階層中的優秀分子,悉數吸納成統治階層一員。
由此,農民階層中最具反抗意識,反抗能力的人,就通過農專非制度,站到了農民的對立面,成為統治者的基本盤。農民對政權的威脅,由此解除。
二、城鄉二元制,本身就是階級相互制約制度,城鎮居民天然統治農業居民,中國由此實現底層互治,社會超級穩定結構就此建立。
從社會資源初次分配製度設計上,先面向城鎮居民,再分配給農民,這種資源分配的不平等,直接造成中國城鎮居民,在政治身份、意識形態、社會地位上,天然就比農民高一個等級。
最為關鍵致命的制度設計,是居民的經濟利益,建立在盤剝農民經濟利益的基礎之上,所以,農民,農業,農村的穩定,直接決定了中國城鎮居民的利益關切。
居民是寄生在農民之上的利益存在,這就決定了居民天然要保證農民的穩定以保障自己的生存,所以在中國政府之外,多了一個強大的市民階級,來確保農民農民階級的穩定性,這是中國社會超級穩定的又一個重要因素。
城鄉二元制,首先劃分了身份階級,同時預留了階級身份轉換通道,又實現了階級制約平衡,在中國國家機器干預社會底層危機之前,城鄉二元制本身,就已將危機控制在城鄉之間,並自我消弭。
城鄉二元制,就成為中國社會超級穩定終極密碼,也是歷史上最穩定、最科學奴役制度。
點評:此乃近年最深刻理解中國社會好文!其中城鄉二元結構的最重要減壓閥是高考制度。通過高考讓農村子弟有上升通道,一舉三得。1,既把鄉村優秀人才改變為自己的基本盤,成為充實維護現存制度的基礎,給底層民眾一種永遠的幻想,。2,又把鄉村最有頭腦的可以形成一股可能的反抗力量「抽乾」——給滅了。3,同時,此舉也打通了現實與傳統中國歷史科舉制度的通道,讓底層社會,尤其是農村底層心理上感覺到歷史血脈貫通的文化延續性,在觀念上的易於接受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