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漂移学说是解释大陆和海洋的分布以及大陆之间存在的构造、地质和物理相似性的假说,认为各大陆是由一个巨大的陆块漂移、分开而形成的。该理论最初由亚伯拉罕·奥特柳斯在1596年提出,后来德国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在1912年加以详细阐述。这个大胆的学说从诞生开始就一直被学术界忽视,直至1960年代海洋扩张说出现,令大陆飘移说得以发展。在各大洋的中央有一带状分布的中洋脊,这些带状中洋脊的下方是地幔软流层的出口。不断涌出的熔岩自中洋脊流出,冷却而成为刚性强的大洋地壳。大洋地壳不断的受到新的,由中洋脊涌出的熔岩所推挤而向两旁移动,使海面积扩大,同时大陆地壳受到推挤而分离。这一理论后来进一步发展为板块构造理论,以解释大陆如何移动。
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为远古时代的地球只有一块“泛古陆”或称盘古大陆,该大陆地,被称为“泛大洋”的水域包围,大约于2亿年以前“泛大陆”开始破裂,到距今约二、三百万年以前,漂移的大陆形成现在的七大洲和五大洋的基本地貌。
大陆漂移的动力也从最初的潮汐力,到后来的地幔对流。
大陆漂移虽然是科学假说,但科学家们发现了许多直接和间接的证据用于支持这一理论。主要有几下几点。
地质构造方面的证据:阿巴拉契亚山脉(和非洲阿特拉斯山脉是同一条)是东北-西南走向,临至大西洋西岸就中断,而地质研究证明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与苏格兰、爱尔兰的山脉是与阿巴拉契亚山脉同源。另外,有证据证明南非的开普山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山是同出一彻。可见曾有段时间,美洲、非洲和欧洲是相连。
大陆边缘的吻合:将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拼在一起时,两岸的大陆边缘能十分吻合且完美的贴合。且经由两岸岩层的研究,发现在非洲某处海岸的岩层,恰与拼合后的南美洲海岸的岩层相同,再度印证两块大陆曾经是相连的。
古生物化石方面的证据:活在约2.9亿年前的中龙是一种住在陆内咸水湖的爬虫类,无法越过大洋。地质学家在大西洋两侧的南美洲与南非发现了中龙化石,即可证明南美洲与非洲过去是相连的。另外,3至2亿年前的舌羊齿植物,因种子很大无法藉风力飘洋过海,但此种化石却出现在非洲、澳洲、印度、南美洲及南极洲,由此可见,过去这些大陆是彼此连接在一起的。还有活证据——在两个大陆上发现同样的动物。 例如,在南美洲和非洲,发现了一些蚯蚓家族(例如Ocnerodrilidae、Acanthodrilidae、Octochaetidae)。
气候的证据:在印度南部有冰川作用的痕迹,而印度南部远离喜马拉雅山,北部的冰川不可能在溶化前来到南部,何况印度南部是低纬度地区,年均温高,不可能出现冰川。证明印度曾经是中高纬度地区。另外,地理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丰富的煤矿,煤是由远古植物遗骸变化而成,若南极洲一直都在南极圈内,严寒的天气根本不容许南极洲有茂密的森林,休说丰富的煤矿。从而反证南极洲曾在低纬度地区。
古磁场的证据:把非洲、南美洲、澳洲、印度和南极洲各大陆连接在一起时,各大陆测得的古生代磁极边缘轨迹大致重合在一起,证明它们在古生代期间确实属于同一大陆地块。
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创立:60年代在洋底发现的条带状海底磁异常、转换断层及DSDP/ODP的钻探成果,是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础和主要内容。
大陆漂移学说在解释地壳隆起,石油分布,漂移动力等当面还缺乏证据,也无法解释板块相撞为何只出现在印度与欧亚板块上,而在其它板块间现象不明显。
前几天看微信上有一个最新理论,称为熔岩回流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地壳表面下方大约160公里以下,存在着一个广泛的地幔熔岩区域(可流动区域),欧亚大陆的难抵点(离海洋距离最远的点,大概位于中国青藏高原附近),姑且叫它欧亚点,与太平洋中的难抵点,也称为尼曼点(point of Nemo)位于地球表面相对的位置。该理论假设地幔熔岩从地心处流出,流出口在尼曼点附近,熔岩在地壳下面向欧亚地流动,流动过程中遇到助力就会发生地震以释放能量。由于这个流动从尼曼点开始,这样把太平洋地壳中的物资逐渐带到欧亚大陆的欧亚点附近。从哪里熔岩回流到地心,从新被地心加热后再从尼曼点涌出。这个过程一直持续进行,照成太平洋地壳持续塌陷,而欧亚大陆的青藏高原持续抬升。当这种熔岩流动停止后,在出口处(尼曼点)会堆积许多来自地心的高密度物资,同样在入口处(欧亚点)也会堆积来自地壳的低密度物质。当地心压力恢复后,高温物质将首先融化欧亚点的低密度物质,地心物质沿欧亚点首先涌出,并沿着跟原来流动的反方向向尼曼点流动,这时的尼曼点变成入口,由于熔岩流动方向改变,由于摩擦造成的地球磁场方向发生逆转。这就解释了,为何地球磁场在地理记录中会发生转变的原因。
如果这一理论是正确的话,那么大陆不是漂移,而是在,尼曼点和欧亚点处反复重复堆积,塌陷,再堆积,再塌陷的过程。
欧亚难抵点
太平洋尼曼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