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
文/幸福生
“春”,在早期的甲骨文里,是三个“木”,一个“日”,中间夹个“屯”。三“木”一“日”表意,“屯”表音。金文中“春”字的字形发生了变化,三个“木”变为两个幼苗,也就是“草”字头的雏型。后来几经变迁,从汉代的隶书开始,成了今天“春”字的样子。
今天“春”字,草木的痕迹已经难以寻觅了。然而下面的“日”,依旧春阳抚照。在汉字世界里,“春”阳光灿烂了五千年。
“春”字的上半部,应该是万木的叠加。草木初芽,难以分辨。“春”字里似有一番,“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境。
“节”,繁体字为“節”,最早在金文中发现。上部是“竹”字,作形旁。“节”字与竹有关,是竹节。下部的“即”,作声旁表音。古时竹字头有时与草字头相混,因此简化字采用了草字头也是情理之中。
竹节是竹子各段之间,相互连接,坚实突出,分枝长叶的部分,引申为约束,节制,节省以及坚贞和气节。后来,凡是成段的东西都叫做“节”,如“音节”,“章节”,“节拍”,“节奏”。“节”还可以做量词和动词。
时间也可以分段。古代历法把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时和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节。合称“四时八节”。“八节”的每节又分为三段,就是“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开始的日子就是“节日”。
很多人觉得,中国古代的历法只有阴历,其实不然。阴历是由太阴月亮的位置决定,而二十四节气是由太阳的位置而来,所以古代我们用的是阴阳混合历。
其实,生辰八字,十二生肖,天干地支,和二十四节气一样,都是按太阳的位置决定的。从生辰八字上讲,立春是一年的第一天,立春以后生人就该属龙了,和春节无关。
重要节日的祭祀或庆祝活动,就是“过节”。除了二十四节气的阳历“节日”,还有从阴历来的特别节日,如端午、中秋、重阳等,这就是“节”字的“节日”这一意义的由来。
过春节据说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起初以祭祀为主,从宋朝开始成为家庭团聚的节日。
春节在历史上有过很多名称,如,元日,上日,正旦,正日,元旦,新岁,新元,等等。而叫“春节”不过一百多年,“春节”是从大总统袁世凯开始的。第一个有“春节”名分,而且成为法定假日的春节是在一九一四年,在这之前,“春节”是立春的一个别称。
春节好像常在冬天,或者说立春以前,其实由于阴历闰年的关系,春节的日期相差很大,在1月13日至2月21日之间变动。立春的日期一般是2月3日至2月5日。
今年的春节在立春之后,而明年的春节又在立春之前,所以,我们眼前的甲辰龙年是一个没有立春的一年,也被称作无春年。
有人说无春年不好,这一定不是专业算命先生说的。按生辰八字,每年第一天都是立春,怎么会有无春年。换句话说,五行八卦的外行,才有无春年。
无春年其实很常见,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就有三十七次。无春年只是春来早,这样春节才真正是春天的节日。
另外,关于春天从什么时候始,东西方是不一致的尽管。季节当然都是用阳历,我们以立春,而西方以春分开始,整整查一个半月。其实,立夏,立秋,立冬,我们都比西方早一个半月。哈哈,赶早不赶晚,是老祖宗给我们留在文化中,刻在基因里。
在寒冷的北国,春节或许没有多少春天的气息。但是春节带来了春天的期盼,让中国人心里万物滋荣,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春天来了。
春节可以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无论身在何处,多么忙碌,甚至多么不堪,春节是不会忘记的。
春节在每个人的记忆中,刻下了一年一度的团圆,欢乐,美好,温馨,祥和和期盼。
望着依旧天寒地冻的窗外,春节到了,春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