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迹浅探
白继周
恐龙,史前的庞然大物,因沧海桑田而绝迹。出土化石虽然承载了人类模糊的记忆,但却更增加了其神秘的色彩。我们炎黄子孙、华夏民族自称“龙的传人”,公元2024年又是农历龙年。为什么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这样热爱龙?
有据可考,从商周时代开始,腾龙就被中华民族赋予了特别的寓意,得到特别的崇拜,已经固化为民族的“图腾”,成为神的灵魂的载体,代表了民族的徽号和象征。
对于“龙”的形象,《说文解字》这样解释:“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龙”的繁体字形为“龍”,它是一个楷化的字形,其甲骨文字形为兽头蛇身貌。在古人的认知中,它带有极其神秘的色彩,赋予了行云布雨的神圣职责。
经漫长的岁月演变,“龙”的形象慢慢清晰:“龙者鳞虫之长。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形有九似。”
龙的形象,主流观点认为来源于蛇,是远古部落在征伐与融合过程中,把各自的图腾不断叠加在蛇身上的结果。时至今日,中国很多地方仍然把十二生肖中的蛇称“小龙”。
但另外一种观点也不能忽视:龙来自于天象。古人将黄道附近的星象称二十八宿(xiù ),其中的东方七宿分别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连起来恰好就是龙的形象。
我们的先祖龙崇拜由来已久,商代的甲骨文,周代的青铜器,以及春秋战国时代的典籍中,都有关于龙的记录,其中不乏生动的描写,都赋予了吉祥的寓意。
在古人看来,龙是吉祥之物,是司雨之神,是行云布雨的主宰,这对历来以农业为命脉的华夏民族来说无疑是极其神圣的。
出于生存的渴求,每遇干旱少雨的时节,古代老百姓会到龙王庙拜神祈雨;风调雨顺的时候,人们也不会忘记祭祀龙王。人们似乎已经把祈福消灾、祈获丰年的希望全部寄托在龙身上。
作为特殊的文化符号,“龙”在民间并不少见。比如人们过春节时舞龙灯,端午节时赛龙舟。这时候的龙,其实成为一种神话或者民俗信仰。
用龙来命名的事物遍布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比如龙眼、龙须面,龙舟、龙须酥……跟龙相关的成语和俗语更是举不胜举:龙飞凤舞、龙凤呈祥、藏龙卧虎、狮啸龙吟等等,不一而足。
斗转星移,在传统的中华文明中,“龙”被赋予了众多丰富、美好的内涵,其生命力经久不衰,形成一种固化的文化符号。
历史上,“辰龙”一词久负盛名,它在十二生肖中不可或缺。
有研究表明,“辰”就是蛤蚌(gé bàng),即“蜃(shèn )”的本字。古时人们用蜃耕作,因此蜃与早起耕作的“晨”相关联。这个早起耕作的时间大概在七点到九点之间。
所以,“辰”也就成为记时专用。在用作表示地支第五位的专有称谓时,辰与生肖龙对应,“辰龙”因此成词。
现实中,成语“龙行龘龘(dá)”去年很流行,三龙一体的“龘”与双龙并驾的“龖(dá)”是一组异体字,都指群龙腾飞。龙行龘龘的字面含义就指群龙飞腾之状,用来比喻百舸争流、龙腾虎跃的火热局面。这恰能证明,尽管科技腾飞日新月异,我们现代人对龙仍旧充满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