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写了一篇博文,说中国的战略比较弱。有网友说,中国有新质生产力战略,我就花了一点时间学习新质生产力,与大家分享一下。
根据习近平的说法,“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根据Google搜索,“一言以蔽之,新质生产力就是以创新为第一动力、智能为重要资源、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的生产力,它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契合了新发展理念要求,走出的是一条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新增长路径。”
由此看来,新质生产力就是我做的工作,就是重大技术创新,也就是说开创重大新产业的系统发明。
我2003年就去中国介绍过我的两项重大技术创新:第一项是手机平台Uphone,第二项是自动道路。每一项都是万亿美元数量级的新产业。手机平台后来被苹果公司实现了,自动道路比手机平台难度更大,对社会的影响也更大。自动道路在技术上实现了自动驾驶,能源效率高达250mpg,或者说每度电25英里(40公里)。如果采纳了我的建议,中国现在已经是发达国家。这些都是符合习近平所说的新质生产力。
现在的情况是新质生产力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如果你不能预先确定什么是重大技术创新,那就是叶公好龙。比如,我发明手机平台的时候,都是被人笑话的,甚至在苹果公司推出iPhone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它是一个战略误判,《颠覆性创新》的作者、哈佛商学院教授Clayton Christensen就认为iPhone是一个战略误判。《颠覆性创新》这本书的影响比较大,如果是读者出错,可以说是学艺不精,但作者出错,说明判断颠覆性创新是很难的事情。
顺便提一下,Roger Martin在列举对商业战略研究有突出贡献的教授的时候,特别指出Christensen教授不是Clayton而是另外一个同姓的教授。
战略,是一系列具体的选择和这些选择的结果。新质生产力的提法是一种意向、愿望、或口号,而不是一个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