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正上小学六年级,按理说不会有太多机会的,而且家又不是住在比较市中心, 附近只有一家”下只角“的日晖电影院。
离家倒远不近的地方, 复兴路陕西路有个上海电影院,不远的淮海路则是大名鼎鼎的国泰电影院,东行几条马路是淮海电影院, 西边不远是东湖电影院,往徐家汇走则有一间徐汇剧场和衡山电影院, 也就是说步行四十余分钟还是有六七家电影院,对一个六年级小学生也就是自己能去的最远除了。
记忆中,苏联电影不用说了,从五十年代开始就很多,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电影也有些, 记得波兰捷克多一些, 东德的就记得《柏林情话》。
其他国家,就零零星星了, 西班牙的《影子部队》, 阿根廷的《大墙后面》, 墨西哥的《生的权利》和《珍珠》,法国的宽萤幕《塔曼果》,等等。
香港电音蛮多,基本都是长城公司的,而且那份他们出版的“长城画报”在上海很受有点路道的人欢迎, 老克拉手拿一本长城画报在淮海路荡伐荡伐, 老卵得勿是一眼眼。
那些电影名字想得起来一些, 比如《男大当婚》, 《可怜天下父母心》,《新婚第一夜》等等。
上海滩与香港关系最多的人家, 估计就是徐汇区的现在叫“复兴路衡山路”地区, 这是前法租界的核心高级住宅区, 资本家资方代理人极多, 与香港以前的来来往往密切,另一个地区可能就是虹口, 那儿老广东小广东多得野豁豁,天然的亲朋好友关系, 家里有人在香港就不奇怪了,不过好像他们的香港亲友低层次的较多, 不像徐汇区的宁波老蟹,在香港的资本家多一些, 不会得罪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