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
这说的是年少看水浒容易引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老年读三国更加尔虞我诈老谋深算。那么看《红楼梦》,《西游记》,《聊斋志异》和《东周列国志》等等呢?
某少时看了诸多古籍。读《东周列国志》,印象深刻的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但是我认为的最精彩片段可能和大多数读者们的认识不同。故拿来分享。
话说战国后期,燕太子丹作人质居秦国。他看到秦不断伐赵,深知燕国危矣,遂易服毁面从函谷关出逃回燕国。丹回国即散家财聚宾客,得勇士仨,夏扶、宋意和秦舞阳。后丹找义士田光谋划,意欲刺秦王政,时田光老矣。
田光见三人后,谓太子曰:“臣窃观太子客,俱无可用者。夏扶血勇之人,怒则面赤;宋意脉勇之人,怒则面青﹔秦舞阳骨勇之人,怒则面白。夫怒形于面,而使人觉之,何以济事?臣所知有荆卿者,乃神勇之人,喜怒不形,似为胜之。”
于是荆轲上场演了一出“荆轲刺秦王,图穷匕首见”的大戏。值得一提,行前荆轲的朋党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千古绝唱。
少年的英雄情结挺稀松平常吧。尤其是我成长年代文革爆发(66年入小学三年级)。那时候社会秩序混乱不堪,学校停课,家里大人受冲击。我在外头三天两头和人打架。常常被告知,打架的时候脸色铁青,人小个大,小伙伴说我一打仨还是赚的。
伴随着我进入中学,是读了《东周列国志》。我对上面这一段文字的记忆非常深刻。田光描绘了四种勇武,生命攸关或奋起时刻,有的人会脸白,有的人会脸红,有的人则脸青,但也有的人不动声色。
在生理学上,脸红(涨)和脸白(pale)是和肾上腺素的分泌有关。肾上腺素的分泌导致上身(尤其脑部和脸部等)血管的扩张和收缩,作为人类应激反应的一部分。这些变化是可以在现代医学中找到生理机制的。
后在秦庭上,果然秦舞陽生惧,面白如死人状,因而被拒止步庭下,无法配合荆轲。荆轲匕首短,秦王持剑长。最后时刻,荆轲依柱奋力一掷,匕首刺在梁柱上,荆轲死于秦王剑下。没有舞阳夹击,荆轲失手挺让人惋惜。
但是发怒时脸色发青(俗称紫绀)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现在怀疑是打架的时候,猛吸一口气,屏住呼吸,胸腔内压力高,静脉血回流不畅造成的。那也是一种激怒的表现。
《水浒传》第一十七条梁山好汉杨志,人称青面兽。他的脸青,是否符合田光所说的“脉勇之人”呢?前几年看有中国学者考证,杨志是患海绵状静脉瘤。这个有点夸张。另外一种可能是中国人特有的“青记”,出生时,常见于婴儿的屁股和后背。不过在杨志,它可能是长在了脸上。“青记”也叫“胎记”,它的学名是 Mongolian spot(蒙古斑),多见于亚洲人。中国古时候的传说是小孩出生时不肯临盆,观音娘娘一大脚把他踹出来,留下了印记云云。现在的医学观点是出生的时候皮下出血,淤积在上皮和真皮之间。这有点像是刺青,它是永久性的。但是青记随着孩子长大,皮肤逐渐拉开,青色会慢慢淡化。
在《水浒传》杨志卖刀这一节里,牛二跟杨志纠缠很久,反复奚落杨志,但就是没有提到杨志脸青,可见杨志是有常人相貌的,只是到了打斗急的时候才会脸青。
但是荆轲是所谓的“大勇”之人。他不形于外。当然他也成为我勉励自己身体力行的楷模。
“不形于外”么?也就是遇事努力控制自己,不要爆发,避免跟别人争吵,退让三分也。老于世故,遇事绕道走逐渐成了我人生的定格。谋生的艰难,渐渐的我头上所有的锐角也终于磨光了,我呵呵呵。
再议“荆轲刺秦王,图穷匕首见”。问题是荆轲为何不早早动手呢?为什么他一直要等到秦王把图翻完,见到了匕首,这一切不都晚了吗?照理,荆轲一挨近秦王,趁着递上地图的时候,就该拔出匕首刺向秦王。但是荆轲没有这样做。
荆轲善于不形于外。我想荆轲可能是一个唯唯诺诺,逆来顺受的人物。丹厚待他,让他去刺秦王,荆轲勉为其难。这和《水浒传》里,李逵大喊:此时不反,还待何时!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才是英雄本色~。
所以半个世纪后再读“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它似乎哀怨的成分更多了一点点点。
味道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