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06) 洛阳会议班门弄斧,试教鼓励学生质疑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06)
                               洛阳会议班门弄斧,试教鼓励学生质疑
       1983年暑假,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召开洛阳会议之前,我写的《试教初步》,总结了1982年执教《阅读》和《作文·汉语》的想法和做法。人教社《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所编印的内刊《试教资料》(五)发表了。该所所长张定远先生通知湖北省教研室,让我打印300份《试教初步》,带去参加洛阳会议。
      到洛阳会议报到之后,湖北省教研室张良谟老师带我去拜见刘国正先生和张定远先生。
      刘国正先生是人教社副总编、著名语文教育家,时任全国中学语文研究会会长;张定远先生是人教社《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所所长,时任全国中学语文研究会秘书长,也是分编型《阅读》实验教材编辑。
      两位语文教育前辈热情欢迎我们参加会议,国正先生充分肯定《试教初步》总结的“敢问·多问·会问”和说话训练,鼓励我继续努力,坚持实验六年,必有收获。
      张定远老师握着我的手,问了我的年龄后,非常高兴地说:“年轻人努力吧!你写的《试教初步》很好,我们已经在《试教资料》(五)向全国各省市发出去了。你好好准备一下,后天,给你三十分钟时间,在大会上再讲讲吧!”
      快到不惑之年的人,能有这样弄斧到班门的学习机会实在太难得了!
当我走上大会讲台时,非常忐忑。我知道,坐在主席台上的都是我国中学语文学界顶级的专家、学者、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台下是全国各省市重点中学实验班的执教老师,他们都是具有师范大学本科文凭的行家里手,我这个只有高中学历的年轻教师站在这里,就是来接受考核的。摆正位置,调整心态,如实汇报了自己一年来想了些什么,怎么想的,做了些什么,怎么做的和试教初步的效果。
      第一次弄斧到班门,学到了许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明白了一个语文老师的责任。
       在这次会议上,聆听了专家学者精辟的学术报告,得到了语文教育前辈们的悉心指导,深受教益,让我对未来学语文教语文充满必胜信念!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
       我憧憬叶老为我们描述的学语文教语文的“境界”。教学,就要教学生会学。而会学的关键是敢于质疑问难,善于释疑解惑。于是,我在大会发言时以《试教初步》为“纲”,重点汇报了“敢问·多问·会问”。
       我训练学生学会提问,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训练的目的,是激发兴趣,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精神。我在学生入学的第一节语文课上,就教学习方法,重点给学生讲述古今中外名人敢于提问、善于质疑的故事。要求学生背诵陶行知先生的“提问诗”:“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引自《陶行知教育文选》第307页)鼓励学生敢于提问。
       鼓励的办法是预习时,只要提出一个好问题,就可以得100分。布置预习作业尽量具体一些,提醒学生注意“单元要求”及“提示和思考”等,检查预习时,实行“政策兑现”。实践证明,这种奖励方法对刚升中学的初一学生很有效。因为这一阶段的训练要求不太高,学生都能完成。学生提出的问题以教师解答为主,所以他们对这种学习方法很感兴趣。他们认真预习每一篇课文,争取提一个好问题得满分,这样把高分与培养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不仅符合初一学生的心理,而且有利于从根本上扭转学生高分低能的现状。
       第二阶段是训练学生有目的地提问,使学生逐步由敢于提问向善于提问发展。要求学生认真体会“单元要求”,紧扣教材的要点、重点和难点质疑,逐步培养学生有目的的探究精神和自我评价能力。让学生把问题写在“自读提问”卡片上交给老师。凡是问得好的,除当堂表扬外,还把他们提出的问题,适时地组织到课堂教学中去,引起争论,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比如,不少学生在预习鲁迅的《一件小事》时提问:
    “那老女人说:‘我摔坏了’。她是真的摔坏了,还是装模作样?”
       我认为,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抓住了课文的难点。在教学时,就直接运用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讨论,课堂教学效果很好。
       上述两个阶段的训练,历时一学年。从初二上学期开始进行第三阶段的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善于质疑和即席答辩的能力。
       这一阶段又分为两步,第一步要求学生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评价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主要看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创造性。
       所谓针对性,就是要求学生提出的问题,必须紧扣“单元要求”,找出自己理解课文时存在的主要疑难问题。《阅读》课本的“单元要求”体现了教材的编辑意图,即单元教学内容纵向是按照有重点有反复螺旋式上升的特点编写的。横向与《作文·汉语》的写作单元教学基本同步,强调读写结合。
       例如讲读《阅读》第三册叶圣陶的《牵牛花》时,有二百多老师来听课。学生在课堂上即席提问:
       课文的题目是《牵牛花》,而文章着重写的是藤蔓,是否自相矛盾?
       课文的第七段已点明了赞美“生之力”的主题,最后一段是不是可以删去?
       牵牛花只能依附别的东西向上爬,叶老为什么还要赞美它?
       由此可见,学生提问时“动了天君”(叶圣陶语)。再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使他们认识到这种托物抒情的文章中的“物”不一定要全面描写,根据“情”的需要,可以突出它的某一部分或某一特点。于是,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当堂仅用十几分钟时间,就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写作构思设想。如:
       竹子的节——学习应经常小结;
       仙人柱开花——厚积而薄发;
        水仙花——求之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
       第三阶段第二步的训练要求是,必须根据课堂教学进度即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虽然这个要求较高,但是学生经过长期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敢想·多想·会想”的思维训练和“敢问·多问·会问”、“敢说·多说·会说”的技能训练,已适应这种教学方式。不论有没有人来听课,也不管有多少人听课,他们都敢于公开向老师质疑问难,而且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勇于即席答辩。例如,初三上学期,应华中师大中文系见习生的要求,在学校大礼堂举行了一次有三百多人听课的大型公开课,讲读《孔乙己》这一课。最后五分钟,我刚刚问“还有什么问题吗?”一个学生即席提问:“文章最后有一句‘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呀!鲁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引起了讨论。虽然这场讨论只有几分钟,但给学生留下极深刻的印象。积极参与讨论的李慧同学,后来参加武汉市中学生新闻小故事征文比赛,以《见习大学生的掌声》为题,真实再现了这堂公开课的情景,详尽地描写了这场争论。她的这篇作文荣获武汉市三等奖。
实践证明,学生一旦学会了提问,养成了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他们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他们不“唯上”、不“唯书”、不“尽信书”,经常就教材中的疑问,提出自己的看法。
       课外,他们常常对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从新的角度提出问题。如秋天梧桐树叶纷纷落下,天天扫也扫不干净,费时多、劳动量大。于是,有学生就在练笔文中提出用常青树与梧桐树杂交的设想。这就是“转移经验的能力”(引自周昌忠编译《创造心理学》14页),也正是我们要培养的创造才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提问训练,锻炼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敏锐性、联想能力、思维的灵活性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通过写作系统训练“爱写·多写·会写”后,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提高较快。
       教育学理论还指出,“各种才能的构成,都不是一种因素,教师要想很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某方面的才能,应该研究某方面才能构成的因素,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指导”(引自《教育学》第74页)。事实正是如此,即席提问、答辩的能力,不仅需要独立思考能力,还要有能说会道的口才。所以,我们在训练学生学会提问的同时,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培养学生敢说,创造条件让学生多说,通过提问、讨论、乃至于激烈的辩论,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说话能力。我班学生说话能力普遍提高,充分说明抓好了科学的系统的提问训练,能发挥它一功多能的作用。后来初中实验班学生何辉,高中时代表武汉市中学生,参加中央电视台赵忠详主持的首届中学生《蒲公英知识竞赛》,在抢答“中国历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阐述结束时,赵老师激动地说“非常好!加10分!”
总而言之,我从实践中体会到,抓住了培养学生“敢想·多想·会想”思维训练和“敢问·多问·会问”、“敢说·多说·会说”技能训练,就抓住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要教学环节。提问训练,不仅能培养未来社会主人的创造精神以及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必然促进教法改革。
【附录】湖北省语文教改实验班期末考试作文题《写给老师的一封信》
敬爱的李老师:
       在我们所学的各门课中,我最喜欢语文课,而在您给我们上的几百堂课中,我们初二上学期学的第二十六课《散文二篇》最为动人,使我很难忘怀。
那时正是十一月,深秋时节,在上课的前一天下午,您在班上宣布明天有人来听语文课,还说这一次研究课规模很大,有二百多个学校的校长,主任要来听课,这不仅是我们平生遇到的场面最大的一次研究课,就是李老师您自己也可能是第一次遇到吧。您又要求我们,课前要好好预习,明天回答问题举手要大胆,说话要大方,吐词要清楚,错也要错得明白。
       我听了,心里总有点发怵。我想,这次研究课您都可能是第一次碰到,会不会因为紧张而讲不好?我自己回答问题会不会出现错误?就这样,我心事重重地回了家。晚上,我做完作业后,把课文反复朗读几遍,在“提问本”上认真地写下了我提的问题,才安下心来。
       第二天,我早早赶到学校,把课文反复读了几遍,预备铃就响了。我们赶到物理实验室一看,唉呀!坐着这么多人呀!不仅座位后面坐满了人,走道上坐着人,而且讲台周围的一点点地方也坐满了人,我们进去都很困难,是挤进去的。就这样,我们在一个水泄不通的人堆里开始上课了。您走了进来,满面红光,整个脸庞充满了喜悦和信心,看不出一毫畏惧,但您脸上挂着一丝疲倦。
       您一上课就点了包括我在内的四个同学把《牵牛花》朗读一遍。我朗读的是第三段。我镇定地用清晰的声音把第三段朗读了一遍,接着,其他同学也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您很高兴,又要同学们提出对这篇课文的疑问。同学们一看您那么镇定,一个个都大胆地举手,争先恐后地提出自己的不懂的问题。这样,整个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了,分析文章结构时,也象平常上课那样,讨论十分热烈,连成绩不太好的同学都能畅所欲言。您的讲课,思路十分清晰,重点非常突出,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讲起来有条不紊,得心应手,那生动的讲解,清晰的思路,好象把同学们带入了叶圣陶爷爷的家,和他见了面,看到他种的生机勃勃的牵牛花一样。这时,同学们的积极性真正被激发起来,好象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完全忘记了课文以外的事情。铃声响了,好象把我们从梦乡中拖出来一样,下课了。不知为什么,这节课时间过得这样快。
       您取得了这样大的成功(我是这样认为的),我认为这与您平常每堂课都认真准备,严格要求同学,成功地去掉我们各种不好的心理因素分不开的,这样,您讲起课也就得心应手,与同学们配合默契,课讲得十分成功。我从这堂课,看到了您一丝不苟的精神和强大的自制能力,以及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这堂课,使我更加信服您,敬佩您!我将永不忘记这堂课。
       此致
敬礼
                                                                                                 您的学生:朱清华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