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洪水之我見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今年广东洪水之猛,应是近百年少见的现象。40多年没有搜集广东的气象资料(1965年曾短期接受气象知识训练),所以在这数十年是否增出现过象这次长度由南至北千余公里的雨带自西向东的情况,不很清楚。

在大多数年份的洪灾多出现在5 – 7月份,6月多是汛期,俗称“龙舟水”。对农民而言,狂风暴雨并不可怕,怕的是在7 – 8月稻谷成熟了,在暴雨中可抢收的难度大,收割回来后的谷物也容易发霉或出芽,也就是数月的辛劳打了水漂。5 – 6月间的汛期,尽管水淹没了稻田,一旦天晴,部份水往低洼流,部份水渗进地下,是影响稻苗的生长,只要补足肥料,产量依照有保障。怕的是缺堤(俗称“崩围”), 稻苗长期淹在水中缺光缺氧,变霉发黑,低洼地必然绝收。

在改革开放之前,汛期死保的是广州和佛山,尤其碰上特大洪水。在当年是分片泄洪,在最初警戒线抵达危急时,先在一些面积较大且经济收益不高的地方炸堤引流;前一步骤仍未见功,则陆续放弃上游的堤坝;到还是有压力时,不得已将沿江保卫广州和佛山的水闸开放。

过去的情况与今年不一样。一般出现的情况是雨水集中在广东的东﹑北部或西﹑北部,也就是说东江和北江同时水涨,或者西江和北江同时水涨。这三江及其支流汇聚在珠江,然后经珠江三角洲流域流入南海。换言之,东江和北江同时水涨时会推高西江和北江水位,反之西江和北江同时水涨也会推高东江和北江水位。

今年的雨由西向东移,整个广东都在暴雨之下,东江﹑西江﹑北江和其支流无一幸免。然而这一次暴雨的期间并不算太长,因为它是以每小时60公里左右移动,到写此文时已基本过去。

问题在这一次暴雨的成因在甚么地方?简单地将原因归咎于老天爷是否合理?冷空气自北而南,当碰上中国西部高原而回旋至由西往东,算是正常。但当这冷空气中挟着大量的水蒸气东移,却又碰上由太平洋西移的气流顶撞,大面积的冰雹从天而降,这才是损失最大的部份。假如本年度的冷空气中挟的大量水蒸气从何而来?为什么往年不出现?这是科学家应尽快探讨的课题,否则日后会是“百年不遇”﹑“千年不遇”。

对普罗百姓而言,这一次暴雨只是“头盘”,灾难极有可能陆续有来。在4月份的暴雨使绝大部份的土壤饱和且目前是慢慢往地下水方向渗透;而5月的“龙舟水”及6﹑7月份的台风季节即将到来,防洪防灾的难度或会加深加重。凡此次受灾的地方应将防灾预警措施提高,例如按本次水淹没的高度再加30 - 50公分作为方案,尽早将一些贵重物品上移或外移,以减少损失。私人有汽车的,也尽快安排一旦出现洪灾时停放的地点(宜有备选地点)。大多极有可能滑坡的山体已储丰富的水份,一旦出现暴雨应尽早撤离。

广东地区出现龙卷风,早在1960年代已有。1965年在三水﹑四会交界的马房地方出现,两人抱不过的榕树倒下,1米左右直径﹑近90公分高的陶水缸被风吸起﹑吹离20多米远,现场转混两层房屋只剩下混凝土框架。当时四会县城发动所有车辆沿途只要有自愿者前往,均应随时上车至满载为止的赶往灾区。

从历年来的报导看,传媒的报导多集中在灾区受灾情况及军队﹑干部的救灾场景,对防洪第一线的普通人极少关注。他们24小时都在堤上轮班,许多时候是累得穿著湿透的衣服倒头就睡(关节炎由此而起),只有保障他们的食宿,防洪才有保障。

今年对两岸都是大灾之年,尤以台湾为甚。刚经历了地震,许多地方的地质环境已经改变,一旦再经历强台风及带来暴雨,大规模或大面积的滑坡及泥石流必然出现,愿台湾方面能提早预防。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