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罪人这个事,一般都是不知不觉的;有意得罪人的,叫社交杀手,不在讨论范围。
我和我的家族亲戚们,不仅同属一个地球村,还是“相亲相爱一家人”微信群里的群友。我们家族的人素质高,不仅包容,而且懂事,在群里尽量只谈亲情和吃喝玩乐,少碰天下事,得以维持多年的其乐融融。
令人佩服的另一点是,大家都知道彼此价值观的差异,但因为深得传统文化精髓,不确定对方立场时,试探一下,有话不说透,说一半留一半,让你往各种可能性猜,虽然高深,倒避免了矛盾,大家都有面子。
像我这样竹筒倒豆子型的,如果在群里发言,直来直去,难免言多必失;不发言,则可能被警惕性高的人联想敌对势力的潜伏与阴暗,所以总是适时地发发鼓掌和微笑的表情符就可以了。没有冒失,就没有得罪。
有次侄子给我“社普”,——社交软件常识普及教育,我滥用的“微笑”代表的不是微笑,而是嘲笑。我心里“扑棱”一下,这几年得罪了多少人啊。还好他又温温柔柔地补了一刀,“除了在中老年交流语境中。”我放下心来,第一次觉得被归入老阿姨类别也没那么糟,自己的微信社交范围确实大部分属于中年以上。在这个圈里,微笑就是“微笑”,让其他人嘲笑去吧。一个族群只要有自洽的交流方式,入不入主流无所谓,自己高兴就好。
疫情后,我第一次回京见到亲人,觉得那个亲啊,从空间到时间,距离感瞬间消失。我妈警告我的谨言慎行也没顾上,结果被她老人家一语成谶。
大家都说,中国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国家,比如深夜走在街上不用担心劫财劫色,我对此深有同感,所以不能理解加装在居民小区大门口的刷脸门禁。家外,上有全方位无死角摄像头,下有保安城管社区联防联控网;家里,前有不锈钢防盗门加密码锁,后有全封闭阳台。有了这些立体多层防护,还要加一道刷脸,难道为了证明坐在家里的我就是证件上的我?难道不是对所有人有罪推定,所以才严加防范?
临回京前,看见好几个讨论回去要不要登记的帖子,各地松紧情况不一。 严格说来,别说外籍入境后要去居委会登记,本地人去旁边小区串个门也需要。守规矩的好人应该提前注册、踩点,刷自己的脸,走大家都走的路。靠蹭脸踏入别人小区的铁门,比如我这样的,是妥妥的坏分子。
那天我去表姐家,碰巧小区刷脸机黑屏,我得以昂首挺胸阔步进门,终于感觉是个人样。等过了几天,我再去表姐家,上次摆黑脸的刷脸机竟然拆除了。我以为这标志着刷脸时代的结束,大喜过望,赶紧跑步上楼,想跟大家同喜。没想到,一向对我热情有加的表姐,脸冷下来了,“摩羯啊,你管太宽了,关你什么事啊。”表姐态度的突变,把我整懵了,楞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糟了,亲情使人晃神,把人得罪了。表姐其实是喜欢刷脸的。
有一次,表姐给另一位乡下亲戚演示如何使用刷脸机。随着 “哔”的一声,刷脸成功,一人多高的铁栅栏门应声而开,表姐脸上的表情好像一个受到表扬的小学生,除了被认可的满足,还有我会你不会、我有你没有的自豪感。
我们曾经一起从外面回来,在小区大门碰到邻居,邻居先刷脸,我抬脚刚准备尾随,——才当了几天老鼠就习惯性溜边,表姐拉住我,偏要等门关了,再用自己的脸开门。
表姐退休前是个头脑灵活的小生意人。在他们那个年代,循规蹈矩赚不到钱,打擦边球,钻空子倒是常事。现在她有敞开的门不进,反而认认真真地按程序走,有点让我意外。
在我看来,回自己家,需要表现顺从,从而得到许可,这事可笑又可悲。在表姐看来,小区把百姓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免费安装最先进的高科技设备,作为守法的普通百姓,要懂得承情。所有反对监控的人都是心虚,“你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中国这么大,人这么多,政府管不过来,就让你配合一下,两秒钟的事,都是为你好,你至于嘛。”
我妈睿智,说,在我们眼里,表姐在大门表现得如此良民,是对管理的服从,其实,那也是她对社区的归属感,甚至是与电子化社会的有限连接。
表姐比我大十几岁,从不用任何电子支付。当别人“滴”的一声完成付款,她却还需要拿出钱包,顾不上后面的长队,扣扣索索掏零钱。自从街上的出租车锐减变成网约,招收停几乎变成不可能,她就再也没有打过车,出门全靠公交。因为家里没有更年轻的一代可以依靠,她只能以防范电诈为借口,延续传统,掩盖自己无能力加入电子时代的尴尬和不自信。
大门刷脸,相当于科技下乡。普普通通的居民小区,有了高科技加持,地位得以提升;作为小区居民的表姐,不仅感觉安全和自豪,甚至还有遥遥领先的骄傲和优越感。我无意中冒犯了意义重大的刷脸机,表姐没有跟我断绝关系,真是非常大度。
人生海海,各有各的经历。同样的雨露阳光,有人觉得恩情浩大,有人觉得湿热烦闷。美剧《警察世家》里有句话,动物园虽安全,但绝不是动物生活的好方式。现实生活中,虽然大家都希望安全,但不是人人都有选择的可能。彼此很难理解,只能彼此尊重,管好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嘴,不妄加评论,摧毁别人浸淫其中的幸福感。
临回来的时候,我去跟表姐告别,看到小区新的刷脸机已经装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