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的先祖屈原先生,在楚国被破时,跳汨罗江殉国,为今天的端午节平添了不少浪漫;这对屈家后代却像个魔咒预言:2000多年后,我的外公屈薰然,虽不反对新朝、却为新朝所不容,受尽羞辱,被困碉楼时,一跃而下终此一生。我想起这事就心惊肉跳。
最近看到一些学者的文字,说从古到今的中国知识分子,读书的目的是当官,不但能有长期俸禄,还能影响皇帝决策。这真是他们的“一厢情愿”,皇帝宁可依赖沒有後代的宦官,这些人为家族谋利的动机更小。所以皇權下的官員,不必沾沾自喜,他们不过是智能型工具,没用的时候就会被丢弃或者毁掉。西方的知识分子多自己養活自己,活得清贫,无法参政,説話却可以略為“放肆”,至少能保住性命。
当西北方的红潮侵入到东方,更凶险的暴风骤雨横扫大地,连田园隐居者也难逃劫数。外公谨记先祖教训,远离朝廷政治,却不晓得现代底层的暴力族群,更加兽性十足,文人之命不如蝼蚁。外公就这样在血雨腥风中飘零丧命了。最可悲的是,红色风暴的队伍中还有着自己的儿女……。
表弟写的一篇家族史随笔,文字比我更好,又有照片为证,所以附在这里,算是对祖辈和对那个年代的追忆和“控诉”。下面是他的文字:
疾风暴雨中凋零
外公死于1950年代初;死在轰轰烈烈展开的农村土改的疾风暴雨中(注 1)。
那是1951年的秋天……。我无法体会这位受过高等教育,到了晚年仍然保留每日阅读京沪报纸的乡村绅士彼时的心境,他站在秋雨绵绵的乡间,有来自内心的呼喊吗?昔日那些环绕于膝的儿女们呢,此时在哪里?
这是川南无数个秋天中的一个。我走遍许多地方,听过许多歌唱秋色之美的民谣:青海花儿、内蒙的长调、陕北信天游、河南小曲,然而我从没有听过四川关于秋天的咏叹调。
川南的深秋是压抑的,灰蒙蒙的天气,连绵的细雨,使得房门外的乡间土路总是充满泥泞。大宅旁那些高大的树,失去了阳光,在秋风里被吹落了满地肃杀的黄叶。曾经是路边不知名的野花,哆嗦着,等待在冬天到来前凋零。
此时的外公,会想起北京白云高远,天蓝如洗的秋日吗?(注:外公曾在北京大学读书和教书)
地主或文人?
多年后我细心研究过土改的历史:从早年红色文人写就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中退出;又从九十年代披露的最新资料中,看到更多描述那段历史的文字……。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作家余华写了一篇《活着》(另有方方后来写的《软埋》)。《活着》后来被拍成一部电影,在国外拿下无数大奖。片子说的是:在1949年之前,因一次房屋契约的转换,让原来的破落地主成为赤贫者,买下老宅的手艺人变成了等待被革命清算的地主。这就再一次佐证了所谓“天翻地复慷而康”的历史演进,是由一群小人物的惨烈命运为代价的。
即使在当年胡绳编的红色史论中,也吞吞吐吐地承认:地主阶级是有可能转换成民族资产阶级的;世界工业化国家的历史进程已经证明过这一点。国民党去台湾后,实行了土地赎买政策,让台湾的土地持有者,整体转换为“民族资产阶级”;史称“和平土改”。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外公便有过数次转换为民族资本主义工商者的机会。彼时外公已经在重庆经商,与人合伙买了一条轮船。可惜首次航行,就在重庆江津触礁,他自认没有经商天份,从此放弃经商的念头。后又与北大同学刘航琛与何北衡合作办金融,亦缺乏企业家百折不挠的坚持精神(坚持下来的何北衡,成为四川西南实业协会总干事,解放后为中共团结统战对象)。
精通梵文
以今日观,外公本质上是个文人,既然不能达兼天下,他就退居独善其身。 当年经商失败的外公,重回清江场,诵经念佛,做一名隐士,也符合中国士大夫理想。对了,外公精通梵文,被特聘为成都西陲研究院研究员。 他在成都时,常与康巴藏区的高僧喇嘛一起读经念佛。
直到晚年,五姨妈总还回忆说,小时候常见父亲与甘孜来的喇嘛一道,在家中谈经论道。(我们还有一位堂房舅舅,七岁时突然失踪七天,后来家人在寺院中找到他,原来他去寺院和僧人们谈经论道)。
梵文,是印度语系中的精英语言。百度统计直到2001年世界上掌握梵文的才几千人。退去一个多甲子的1940年代。中国掌握梵文的人应该极少。四川大概就几人。我能懂得通晓梵文在学术界的稀缺性,源于两事,一是我大学同学,他五叔通晓梵文。八十年代是四川民委系统唯一的梵文权威;二是北大教授季羡林,也就因为通晓梵文,在九十年代被国内热捧为国学大师。
注1:外公屈薰然和家族往事,参考“云聊系列”另外几篇《生死碉楼-上、下》、《心红根不正的前辈—上、下》。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9556/202401/25401.html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9556/202401/32996.html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9556/202402/3828.html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9556/202402/12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