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
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
朝提樗蒲局,暮窃东邻姬。
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
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
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
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
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
......
节录韦应物《逢杨开府》,他述说自己少年的生活。
韦应物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就选充作侍卫了,说他那时没有好好读书。他生在玄宗的开元年间,被选作侍卫是在开元后期。可是到天宝年间,玄宗出奔幸蜀,长安沦陷。他没能跟玄宗一起幸蜀。
“少事武皇帝”,少年的时候就侍奉武皇帝,唐朝的诗人总是把汉武帝比唐玄宗。“无赖恃恩私”,“无赖”就是指年轻人有恃无恐,“恃”就是依仗皇帝的喜爱。
“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他说我在那条街上称强道霸,谁要是犯了法,到我家里来,我可以窝藏他,没有人敢来抓他。
“朝提樗蒲局”,早上没事的时候提着“樗蒲局”,就是赌博的棋盘。“暮窃东邻姬”,晚上还随便跟女子发生关系,这个“窃”不是说偷东西,私自偷情就叫作“窃”。
“司隶不敢捕”,“隶”是执法的人,执法的人不敢抓我,因为我“立在白玉墀”,站在朝廷的白玉台阶之上,我是皇帝亲信的侍卫。“武皇升仙去”,玄宗幸蜀,回来后失去势力,不久就死了。我们这些倚仗皇帝势力的人,就“憔悴被人欺”,被人家看不起,身无一技之长。
这个时候“读书事已晚”,再想回头来读书已经二十好几岁了,“把笔学题诗”,那时才拿起笔来学作诗。唐朝的制度,选拔侍卫是十几岁就入宫,同时朝廷给他们一个特别的权利,可以无条件地进太学。韦应物可能是在安史之乱以后,才回到太学来,所以说“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
要讲学诗,从小就吟诗、作诗的人,像杜甫“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他们作出的诗,感发是更自然的,是跟生命在一起的。不假思索,出口成章。
诗不是想出来的,是自己流出来的,一开口就是诗。
中国的吟诗有非常悠久、三千年以上的传统。在周朝,小孩子入学就要背诗。他们学诗要学导读、讽咏,各种读法。《周礼·春官》上记载,学生入学,教给他们导读讽咏。有的是开读,有的是背读,有的是朗读,有的是吟诵,还有歌唱。
如果从四五岁就开始背诗的话,诗的声律就跟生命成长结合在一起了,才可以不假思索出口成章,写出来的诗歌才富于自然的感发。
可是韦应物不是,他小时候没有学诗,“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韦应物的五言诗比七言诗好,古体诗比近体诗好。而且他的诗的好处,是要透过一种思索才能够体会的。
诗是自然感发出来的,就要从自然感发来欣赏它;诗是用思索写出来的,就要用思索去寻求它。韦应物是后来才学诗的,所以他一切都是有意的。他有意学陶渊明、学谢灵运,他所写的山水田园诗里就有一类诗像谢灵运的作品,另一类诗像陶渊明的作品。可是他既不同于谢灵运,也不同于陶渊明,因为经历不同。
*文据叶嘉莹先生诗讲整理
大丰朱新建先生《闲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