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的男女平等

毫无疑问, 100年前的中国,男权是明显站上风的。新中国成立后倡导男女平等,女权才慢慢站立起来。

我自己生在农村, 骨子里也多少有大男子主义的成分,好在在多年的学校教育和社会熏陶中,我完全接受了男女平等, 内心虽仍是“大事得靠我们男人决定/扛”,但那是基于家庭、社会几千年来的男女分工逐步形成的, 有雄厚的自然、科学基础, 完全没有歧视女性的意思。

现如今的中国,阴盛阳衰已经有几十年。 本届巴黎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运动员405人,男女运动员分别为136人和269人,女运动员几乎是男运动的二倍,三大球则只有女篮和女排进入正赛。而以我有限的视野,比例上周围优秀的女生确实比优秀男生也在增加, 社会中,女性出面办事相对男性更容易, 这个是否有因果关系也说不清楚。

多年前我提出一个父母对子女的管教的理论, 对儿子,就是父亲负责管教, 母亲为辅;对女儿,母亲负责管教, 父亲为辅。 这是因为父(母)做为过来人,知道自己的儿(女)在这个年龄应有的样子,相对另一方更有经验。 而父母另一方处于辅助位置,主导帮孩子, 叫和稀泥也罢, 叫夫妻唱阴阳脸也罢,就是让孩子觉得有人“管教”,也有人“爱”。

事实上,中国的女权兴起完全改变了模样,不管是因为国家政策的倡导,还是“男尊女卑”物极必反而带来的女性稀缺,使得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妻管严”一词出现也有几十年了, 带来的副作用就是母亲对儿子的“无限爱”压制了父亲一方应有的管教, 爱“他”实际成了害了“他”, 所以“妈宝男”也就成了一种社会现象, 因为毕竟女性相对更感情用事,缺乏理性。

男女平等,作为一个概念,不可能有绝对的平等,更不能像加拿大的小土豆,把内阁人选搞成了“男女平均”,成了笑话。

供坛上为人父母的参考、商榷。

新林院 发表评论于
【事实上,中国的女权兴起完全改变了模样,不管是因为国家政策的倡导,还是“男尊女卑”物极必反而带来的女性稀缺,使得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
有一次,我在奥地利一条大街上,看到一个中国年轻女子用汉语厉声呵斥她的中国男伴侣,不依不饶,很长时间,其音量和激烈程度我好几年在公共场合都没见过。男伴侣则是小声、唯唯诺诺地回应。
大概民族文化传统和当今男多女少的现状都是原因。
中国从宋朝起就有“河东狮吼”的典故,还有《水浒》里十字坡开人肉包子店的孙二娘,而从没听说过日本有类似的彪悍女人。

ahhhh 发表评论于
中国的男女平等,是共产党的“功劳”。共产主义是19世纪欧洲的“先进”思想,当然打包了那个时候的欧洲意识形态。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