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关于【诗经 七月流火】。
关于【诗经 七月流火】。
关于【诗经 七月流火】。
Zhiyan-Le,2023-08-05。
中国大陆官学媒体说:【七月流火】(诗经豳风七月)》:其中的火是指天上的“火”星,或称大火,即心宿二,天蝎座的主星。人们误解为火热。农历七月正是阳历8月,8月上旬就已经立秋,热劲已过,天气渐凉,秋天就要到来了。#
错。大错。所谓【心宿二,天蝎座的主星】云云,不是中国诗经时期即不是周朝的东西。那说法依据:古希腊发明了黄道十二宫,经过印度,唐宋之际传到中国。然而,古希腊黄道十二宫基于十二星座,且只适用于北半球大约北纬40度一带。多年下来,随天体运动,该系统不再是有效的天文坐标,而主要用于命理活动。
在中国,最迟4500年前就有了相当发达的黄道十二宫,与星座无关、是个几乎绝对化和抽象符号的天文历法坐标系统,故而现在还是相当有效、适用于地球上的任何时间地点。了解这一点,可一目了然地看出上述关于【七月流火】的说法之误。
说明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坐标构成、功能和应用,需要较大文章。这里只说与本文主题直接相关的应用。一图胜千言。下面是中国古代十二宫和历法月份的图表:
左图为夏商周秦汉各个朝代的历法建正在十二宫的宫位及属性。其中,【正】表示正月,阴历新年开始之月。阿拉伯数字表示月份。右图为十二宫的经纬宫位所对应的五行属性。其中,对角线表示两个宫彼此相冲(如今叫【镜像】),有六组相冲;同色表示三个宫有【三合】关系,分为四组、各组正月初一在黄道上的位点不同而呈现周期性摆动,同色者为相同位点。相冲与三合,在中国天文历法作业中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是古希腊十二宫所没有的内容(仅此就可说明,不能拿古希腊黄道十二宫来套用于中国古代历法)。
可看到,周朝历法建子,即正月落于十二宫的【子】宫。如此,到七月,对应十二宫的【午】宫,对应五行的【火】运,对应十二次的【鹑火】;就季节,对应【夏至】(当时叫仲夏),正是一年中最热时节。
如此,把【七月流火】理解为火热,说得通、至少不错。但这不是要点。重要的是五行属性。有【流水】,当然就会有【流火】而与之相冲或与之镜像。子午相冲。子是流水、午是流火,七月对应午宫火运而流火,这才是该诗句的真实或原本意义所在,也是它的文学艺术魅力所在。
把【七月流火】说成天变凉了,那是基于建寅历法的理解(汉朝和夏朝都是建寅,但意义功能和应用大不相同。另论):该建寅历法的七月是立秋和进入仲秋的天气变凉时节;再就是拿古希腊黄道十二宫和公元历法及其北半球气象气候来套用于中国古代历法。结果全搞错。
上述中国古代黄道十二宫作业,与古希腊的黄道十二宫及其星座毫无关系。再说,到了周朝建子历法的七月,古希腊黄道十二宫的天蝎座只在南向夜空短暂出现、地理位置再偏北就看不到了。因而,用它来对应一个季节乃至一年的历法如何,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又再说,古希腊黄道十二宫是针对阳历即日相轨道而言的,可中国的黄道十二宫是阴阳合历的。
简言之,基于中国古代历法黄道十二宫的【七月流火】,说的是建子历法的七月在黄道十二宫的宫位及其五行属性,不是说建寅月份及其对应气候、更不是说阳历及其对应的气象气候。因而,不管在地球上的什么地点、哪怕是到了北极或南极,那个建子历法的【七月流火】就还是七月流火、五行属性不变,不会是因为地理位置和气候气象不同就成了七月流水或七月流冰了。
理解困难?看个比喻:吴刚为雄、嫦娥为雌。不管他们在天上月宫还是在地上人间、也不管春夏秋冬,他们各自的雌雄还是他们各自的雌雄。
附议:正确理解中国古代历法的黄道十二宫。
拿古希腊黄道十二宫套用于中国古代历法黄道十二宫,在中国已是普遍社会现象,甚至专业部门也如此。例如,下面是国家天文学数据中心的黄道十二宫注释和中国古籍记载的对照:
两者有很多很大不同。
左表,相关英文名称是古希腊十二宫星座名称,而中国十二宫与星座无关。美国宇航局行家看到了这一点,且看到难以用现有英文名称对应中国十二宫宫名且保留中文名称原意,因而,他们的英文翻译干脆就用中文普通话发音的拼音音译方法。
左表,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中国十二宫。然而,中国古代十二宫有自己的次序排列,且那个排列对天文历法作业的意义相当重要,至少,其排列是年月日和时刻的坐标方位、前后和奇偶直接关系到历法核算推算和表达,更还有相冲三合。按英文字母排列,这些次序关系全打乱,再用于天文历法作业就是一场灾难。
左表,古希腊黄道十二宫只有一种用于阳历的理论度数。然而,中国古代黄道十二宫有两个理论度数,一个是以天看地的赤道理论度数、规定子宫为周期起点的0度,另一个是以地看天的黄道理论度数、规定卯宫为周期起点的0度;与日晷作业组合,还有各宫不等长的实际度数和天数;中国古代十二宫用于阳历、阴历和阴阳合历的天文历法作业。
相关参考:
《现代汉语词典》:【七月流火】《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星座名,即心宿,每年农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指夏去秋来,天气转凉。现也用来形容天气炎热(因人们误把“七月”理解为公历7月、把“火”理解为火热)。
七月流火释
曾雄生/“七月流火”释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http://agri-history.ihns.ac.cn/scholars/zxs/july.htm
其中的火,并不是指燃烧的火,而是指天上的星,“火”星,或称大火,即心宿二,天蝎座的主星。此星每年夏历五月的黄昏,出现在正南方,方向最正,位置最高;六月以后,就开始偏西下降;流,即下降。“七月流火”指夏历七月(相当于阳历八月),“火”星下降,表示暑气已退,寒气将来。所以便有下文的“九月授衣”,夏历九年就要开始准备御寒的衣服。所以,用“七月流火”来形容阳历七月天气炎热,无论在时间上和内容上都是错误的。
辩证统一的语言规范和发展
作者:谭景春《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22日 15版)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17-10/22/nw.D110000gmrb_20171022_1-15.htm
“七月流火”——对原有词语赋予新意义
2005年7月,某大学的校长在对来宾致欢迎辞时说:“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
这一说法随即引起人们的热烈讨论。有人提出批评,认为用“七月流火”表示“天气炎热”是望文生义,不合规范,因为“七月流火”的本义是农历七月的时候,大火星逐渐西降,指天气渐渐转凉。尽管有人对此提出批评,但此后这种用法却被人们接受并使用开来。例如:
(1)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目前已进入七月流火的“三伏天”。
(2)七月流火,酷热难耐,室外温度高达38℃。
这种新用法最终被收入2016年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简称《现汉》)第7版:
【七月流火】《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星座名,即心宿,每年农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指夏去秋来,天气转凉。现也用来形容天气炎热(因人们误把“七月”理解为公历7月、把“火”理解为火热)。
从对“七月流火”误解说起
发布时间:2006-06-26
https://www.cma.gov.cn/kppd/kppdqxwq/kppdqwys/202111/t20211103_4160596.html
“七月流火”是《诗经》中《豳风•七月》这首诗的第一句,是一种天文现象。这里的“七月”是农历而不是阳历。“火”是一颗星的名,又叫“大火”,学名“心宿二”。夏季,我们面向南方,在“天蝎座”里会看到一颗火红的亮星,它就是“大火”,它的体积相当于太阳的3000万倍。在我国,人们早就注意到,每当春耕时的傍晚,“大火”都出现在东方的天空。远在3000年前,朝廷就设置了“火正”职位,专门负责观测“大火”星,用以定出时令季节,足见“七月流火”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每当农历七月(而不是阳历7月——笔者著)的黄昏,“大火”星的位置由最高处逐渐向西流去,表明天气渐凉,秋天就要到来了。而绝不是说天气热。因为农历七月正是阳历8月,8月上旬就已经“立秋”,热劲已过,根本不会像“下火”似的热。诗中“七月流火”的下一句是“九月授衣”,意思是说农历九月份天更冷了就要多穿衣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