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农垦中学十年(2427)我在海南省高考阅卷组当作文组组长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我的农垦中学十年(2427)我在海南省高考阅卷组当作文组组长

1994年,高考结束后,我收到海南省考试局的通知,到海南师范学院高考语文阅卷点报到。海南省考试局负责阅卷工作的李大维副局长,指定我任海南高考语文阅卷点作文组组长、海南中学教导处的吴荫华主任任副组长。考试局请两位海南省首批语文特级教师负责作文阅卷,足以说明对作文阅卷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华中师大一附中工作时,几乎每年暑假都要参加湖北省高考语文阅卷,而且每次阅卷都分在作文组。

我已经非常熟悉作文组阅卷评分程序了。按规定必须是两个老师共同给一份试卷的作文评分。甲主评、给分、签名;乙如没有异议,签名。反之依然。如果有不同意见,两人必须再看那份作文试卷,讨论达成一致,如甲乙两人仍然各持己见,那就提交作文阅卷组组长审阅定分。

当了海南省高考阅卷作文组组长,在其位,才知道原来并不是我以前那种认知,审阅是必须的,对有分歧的一份试卷定分,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还记得,90年,我刚调到农垦中学不久,赖校长带我第一次去海南中学,看他们的校园、校容、校貌,较之农垦中学,更规范、整洁、漂亮,与省一流重点中学名实相副。赖校长还特地带我去拜访一位海南籍的副校长,据说他的夫人是武汉人。在客厅坐下后,赖校长介绍我说:“李培永是我们刚刚从华中师大一附中引进的武汉人,……”还没等赖校长说完,那位副校长用海南普通话问我:“你们学校那么好,你来海南干什么?”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啊!

没有想到海南省第一次评特级时,与吴荫华主任相识,后来成立海南省中学语文教研会,经常联系,相处和谐,吴主任就没有一点海南省中学第一的那种霸气,而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1993年,吴主任建议成立三校(海南中学、华侨中学、农垦中学)高三备课联席会,高三语文老师轮流在三校集中备课,交流备考情况。两周一次,每次一个下午时间,轮值学校负责做好接待工作,安排在学校教工食堂吃晚餐。

再后来,我和吴主任都被海南省人力资源厅聘为中学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联系更密切了。用一句比较时髦的话说,我们三观基本一致,在语文教育教学的重大原则问题上从来没有分歧。

我们第一次在高考作文阅卷组合作,吴主任说:“你坐镇办公室,负责全面工作。我懂海南话,负责巡视各小组阅卷动态,每天上下午最后半小时时间碰头,研究阅卷进度和阅卷质量。”

我建议,“我们两个人和各小组负责人,是不是要加强复查工作的重点,各小组组长复查重点,放在第一次参加作文阅卷的老师的试卷上。如发现三次不能按作文评分标准给分,小组长要及时向我们反映,迅速采取措施。我们两人的复查重点放在特高分段和特低分段,如不符合评分标准要及时纠正。按照省考试局的要求,凡是发现问题需要改分,必须在组长或副组长的监督下,谁评分的,谁负责改分,并在改动处签名。然后,我和吴主任谁在场谁签名,必须在改分老师的签名下面签名。”

头三天阅卷平静结束,平安无事。

第四天上午,吴主任巡视时,发现一对搭档为一份试卷的评分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请他们到办公室来谈谈具体情况。

这一对搭档,一个是中年教师,一个自报是海南师院硕士研究生。中年教师认为研究生给那篇作文评分太低了,请研究生考虑是不是再看看,可否提高一两个档次给分。研究生认为没有必要了,说这个学生的作文就不能称之为作文,给他最低档次的分数都高了,拒绝改分。中年教师就拒绝签名。

我和吴主任仔细看了那篇作文后,吴主任说:“我先说说个人看法,这篇作文确实写得不怎么好,但是,对照评分标准,我同意他(指中年教师)的看法,至少提高一个档次,最好提高两个两个档次。为什么呢?第一,这个学生的书写比较规范,卷面比较整洁;第二,所写的内容是健康向上的;当然,问题也是非常明显的,就是文章结构比较乱。所以给40分左右,即三四档次之间,比较恰当。李老师的意见呢?”

还没有等我说话,那位研究生说了一句:“怎么都是这种水平?”不辞而别。

我请中年教师先回去继续阅卷。

吴主任也说了一句:“我们这种水平,当他的导师都绰绰有余,你说,我们两人是不是有带研究生的资格?不就是一个硕士吗?”

我请吴主任不要与他一般见识,再请他来好好谈谈吧!

我去请来那位硕士,请他先听听我们的意见,真是没有想到,他真的好有个性。就站在办公室门口那里,说:“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你们看着办吧!”

怎么办?我和吴主任商量后,请示考试局李大维副局长,把他调去改阅读题吧。经局长批准同意我们这样办。于是,我去通知那位硕士,又没有想到,他再次不辞而别。

我和吴主任都认为,这不仅仅是他的个性问题,哪个人没有一点个性?从他所受教育的程度来看,应该说是我们基础教育的失败,是我们没有重视从小对孩子们的“规则意识”的教育醸成的后果。在社会中,与人交往基本礼节古已有之;在工作中,必须尊重他人的意见或建议,必须遵守公共规则等等。

说起规则意识,想起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副部长、中国WTO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曾介绍过他的一次经历。有一次在瑞士,他和几个朋友去公园散步,上厕所时,听到隔壁卫生间里“砰砰”地响,他有点纳闷。出来后,附近一个女士很着急地问他有没有看到她的孩子。她说孩子进厕所十多分钟了,还没有出来,她又不能进去找。于是龙永图想起了隔壁卫生间的响声。出于友善,他便折回洗手间,打开那个厕所的门。他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正在修抽水马桶,怎么弄都冲不出水来,急得满头大汗。原来,那个小孩觉得他上厕所不冲水是违反了公共规则。

我们现在的教育,就是从小为孩子选学区房,读重点小学、中学,课外请名师“一对一”辅导,上兴趣班,特长班等等不一而足。家庭教育如是,学校教育同样忽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所以像这位硕士生不懂礼仪的现象,真是见怪不怪了。他开始在阅卷中与“中年”老师发生矛盾,就是不懂在工作中与他人合作的基本礼节,言语中明显表现出高傲态势,拒绝合作。接着对吴主任和我仍然不可一世,完全没有一点规则意识,更不懂为人处世的常识。最后的结局当然是咎由自取。

我们的高考作文阅卷组没有因为少了一位硕士生,而影响了阅卷进度。我希望硕士生反思一下,这个地球,少了谁都照样在转,不论你是伟人,还是所谓“能人”,如“硕士生”那样的!建议中文系毕业的硕士生,有时间的话,读一读管仲写的“礼义廉耻”,在日常生活中以礼待人。

 【附录】教育随笔

                            说说“礼、义、廉、耻”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两千七百多年前振兴齐国,成就霸业的一代英才管仲的千古名言。他说:“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愈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他这里说的:

“礼不愈节”,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礼”不能越出应有的节度,也就是说人的思想行为不能超出社会道德规范的底线;

“义不自进”,就是自己不推荐自己,即使自己的思想行为符合道德标准也“不自进”;

“廉不蔽恶”,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不隐瞒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论做什么都要做到廉洁不贪;

“耻不从枉”就是不与不正派的人在一起,就是说做人要知羞耻。

所以说,只要人们的思想行为不超出社会道德规范的底线,那么社会就安定和谐;老百姓使自己的思想行为符合道德标准就不会有“尔虞我诈”的行为;如果大家都不隐瞒自己的缺点错误,做到廉洁不贪,那么,人们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就完备了;如果大家都不与不正派的人在一起,都知羞耻,那么,社会上就不会出现坏人坏事了。他认为“礼、义、廉、耻”与法相比,比法更为重要,把它们认作支撑国家大厦的四根柱子。由此可见,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是多么重视“礼义廉耻”

五代史冯道传论在解读管仲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时说:“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他从统治者“治人”和被统治者“立人”两个方面来强调“礼义廉耻”是“大法”和“大节”。我们不否认,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阐释“礼义廉耻”,但是,纵观我们上下几千年的文明史,不难发现,从大的方面讲已经建立了一套非常完整的系统的社会道德规范,所以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从小的方面说,又有非常具体的可供人们学习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宣教如《三字经》,还有可供人们学习的杰出人物的典型实例,如《孟子曾欲休其妻》等等历史故事。

故事说:有一天,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房间,踞坐在地上休息。(“踞坐”又叫“箕踞”,就是两腿象八字形一样分开蹲坐在地上。这种坐姿在古代是非常不礼貌的,说“箕踞为傲慢不敬之容”。)恰恰在这时,孟子突然回家,看见妻子那样坐着,心里非常不满,就对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允许我把她休了。”

孟母:“什么原因?”

孟子:“她踞坐在地上。”

孟母:“你怎么知道的?”

孟子:“我亲眼看到的。”

孟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后,便说:“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妻子不讲礼仪。《礼记》上说,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谁在房间;将要进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进门以后,必须眼往下看。《礼记》之所以这样讲,为的就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房间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踞坐在地上的样子。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妻子不讲礼仪。”孟子听了母亲的教导后,立刻认识到此事表面上是妻子不对,实际上是自己错了,于是责备自己而不再去指责妻子了,更不提“休妻”之事了。

“孟母三迁”的千古美谈,告诉我们孟母非常重视子女受教育的环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孟母还高度重视对子女的道德规范教育。她不仅知书达理,而且严格按照当时的社会道德标准,规范子女的行为。这不能不说是孟子成为一代人杰的重要原因啊!

孟子虽为亚圣,还难免在思想行为上有瑕疵。说穿了就是从自我中心的立场,来要求他人。虽使用客观道德“礼义廉耻”的规范标准,去衡量与批判他人,若是缺乏包容与谅解,可以想像他的家庭夫妻关系,恐怕未能达到和谐。然而包容而不包庇,衡量而不论断,需要的是以“天心”来超越“我心”,以“爱心”来落实“道德”,这也是今天所缺少与需要的。

我们常常说,家庭是社会的缩影。管中窥豹,我们从孟母说的这段话中,可以看到古代社会关于“礼义廉耻”的教育是多么深入人心啊!还可以看到当时社会关于“礼义廉耻”的规范是多么明确具体啊!用现代时髦的话来说,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但愿我们能从这个小故事中,明白在现代社会中真正实践“礼义廉耻”的大道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