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领袖收到礼物都怎么处理
转载《毛泽东家庭财产真相》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刘 畅 《 环球人物 》(2008年第14期)
《 10块金表和31.5公斤燕窝》
吴连登“管家”的范围,还包括管理毛主席的礼品。“外宾来访赠送的礼品,再珍贵的主席都要交到礼品库,从不据为己有。主席说,这些东西不是送给他的,是送给中国人民的,如果你吴连登在这个位置上,人家也会送给你的。”
这些礼品中,珍珠玛瑙、金银翡翠都有。“送给主席的金表我就收过10块,都是外宾来访赠送的瑞士的高级货。但这些重要的礼品,主席一律要我送到中南海礼品库登记、备案。礼品如果要用,要打借条。”
吴连登和毛主席的礼品对账,都是晚上主席在院子里散步时进行。“我按惯例把礼品摆在藤椅上,逐个给主席汇报。一般吃的东西主席就让拿到食堂去卖,再把钱寄还给送礼的人。数量少就送给司机班,或是别的地方,但没有一次是给李敏、李讷的。他的孩子偶然好奇,拿起来看一看,然后就放回去了,从没有一个孩子要过。”
吴连登说,1945年以前,毛主席没有手表。重庆谈判时,一下飞机,郭沫若发现了。“为了让主席掌握好谈判的时间,他就把自己的表从腕子上摘下来,主席欣然接受,这块表一直用到1969年。表越走越慢,有一天主席说:‘我这个表要拿去修修了。’我就向礼品库借了一块表给主席暂用,汪东兴从礼品库中拿了块金表,主席说:‘借东西要打个借条,等表修好了再还回去。’主席借用了金表两个月,我就还回去了。”
吴连登还记得,几乎每年金日成主席都会给毛主席送来几十箱乃至上百箱的苹果、梨和无籽西瓜,“大的西瓜重达五六十斤,也没法退,他就让秘书开一个名单,将水果分送中央各位领导人。”
“1964年前后,印度尼西亚掀起了迫害我国侨胞的浪潮,政府义不容辞地出面保护。侨胞们为了表达感激之情,给毛主席送来了重达31.5公斤的燕窝。那种极品燕窝,现在真是难得一见,且不说今天每斤需万元以上,就是在当时,也得四五百元一斤。”
毛泽东毫不犹豫地指示:“把它们全部送到人民大会堂招待外国人。”秘书试探地问:“主席,是不是家里留点?”毛泽东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一点不留,全部送走。”于是,31.5公斤燕窝一克不少地送到了人民大会堂。
10多后的1975年,吴连登看到年迈的毛主席咳嗽哮喘,心力渐渐衰竭,身体非常不好。他就向张耀祠提出要给毛主席增加营养,最好能弄点燕窝炖汤。“张耀祠找到了人民大会堂党委书记刘剑,这才发现当年的燕窝尚有7两。经汪东兴批准,我打了收条才取回中南海。我每次瞒着毛主席在汤里加一点,直到他去世,他也不知道他自己终于享用了那31.5公斤燕窝中的7两。”
吴连登大概估算了一下,他管账期间,主席买书共花去8000元,家里的钱一直比较紧张。
为了节约开支,毛主席的饭也是和江青以及孩子们分开的。“主席有个小灶,他对家里人说,小灶是人民给我安排的,你们都无权享用。他的女儿都和我们一样到中南海的食堂排队打饭,全家一个星期团聚一次,在周六晚上。”
吴连登感慨,当毛泽东的子女很难,“主席对他们要求非常严格。每周末吃饭,孩子们要和爸爸交流读书心得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紧接着布置任务,还要读什么书,下个礼拜再来讲。”
“毛主席还教育孩子,说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是他的同事,都要叫叔叔阿姨。李讷比我大,但现在还叫我叔叔,我说快别叫了。她坚持说,‘那不行,这是我爸立下的规矩,不能变。’”
在国内中国共产党的开国元勋是怎样对待礼物的:婉拒 付款 交公。
培养共产党人的清廉作风应从何入手?种种根本措施之基础,则在于思想教育与防微杜渐相结合,注意从平时的一点一滴抓起。礼物一事看似虽小,但论其本质却蕴涵不小。在这一方面,毛泽东等开国元勋堪称典范。无论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建立新中国后的和平建设时期,他们一贯倡导清廉之风,始终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并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淡泊名利,甘当公仆。当礼物从四面八方纷呈而至时,他们总能头脑清醒地果断妥贴处置。这分明体现了他们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行为准绳的崇高风范。
毛泽东:钱寄上,以后再不要向中央领导人寄赠任何物资,这是我们的党纪所不能容许的。
1929 年2 月9 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主力来到江西瑞金大柏圩,住在王家祠。当晚,毛泽东和朱德正在油灯下研究作战计划,一名战士进来报告说,有几位过去饱经兵荒马乱之苦的商人送来一包东西,留下一张纸条就走了。毛泽东等打开包一看,竟是令人眼馋的白花花的银元,纸条上写着:“红军长官尊启:贵军大驾光临,有失远迎,不胜惶恐,为表薄意,敝商号特奉上银元四百五,敬恳收下,勿辞……”落款是大柏圩小商号郑某、陈某和曾某。
毛泽东看后说:“这些商人把我们看成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以为我们红军也会抢他们的商店,侵犯他们的利益。这都是敌人放谣言破坏的结果。我们红军刚开到赣南,一定要执行保护商人利益的政策,维持地方正常秩序,把革命根据地建立起来。”
于是,毛泽东、陈毅一行人提着马灯,顶着风雪,挨家挨户地寻访,终于找到了送银元的商铺老板。陈毅将那包银元放到桌上说:“老板,我们是特地给你们退礼的,这钱请收回吧!”商人惶惑不安地连忙答道:“长官,千万别嫌少,我们可以再加点!”
毛泽东和蔼地说:“老板,这钱我们一个也不能要,请收回吧!”接着又耐心细致地向几位商人宣讲了红军各项纪律和政策,用事实说明了红军和白军的根本区别,使商人放下心来,高高兴兴地收回了银元。
当红军撤离大柏圩时,当地老百姓包括那些小商人,纷纷来到村口夹道欢送。望着远去的队伍,人们感慨地说:“红军真好呵!纪律严明,自古未有。”
1949 年3 月,毛泽东在新中国即将成立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强调: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为此他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并提出:不祝寿、不请客、不送礼,不用人名作地名。
1953 年12 月26 日,毛泽东适值60 岁大寿。事先,老家湖南的一些亲友纷纷写信给他要求进京为他祝寿。毛泽东一概婉言谢绝。10 月4 日,毛泽东在给韶山老地下党员毛月秋的信中说:“为了了解乡间情况的目的,我同意你来京一行”,而不是“为了祝寿,此点要讲清楚”。毛泽东在信中还嘱咐毛月秋,只邀请他和另外二位亲友来京,“除你们三人外,其他没有预先约好的同志一概不要来。”还特别强调“你们来时,不要带任何礼物”。10 月25 日,毛泽东写信给家住湘乡大坪的表侄文九明说:“你有关于乡间的意见告我,可以来京一行。”并再次提醒说:“来时不要带任何礼物。至嘱,其他的人不要来。”
新中国成立后,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出于对伟大领袖的爱戴,曾给毛泽东送过一些礼物,这种举动本是发自内心的平常礼数,但毛泽东总是婉拒,实在无法拒绝的就或者依价付款,或者交公。
北平和平解放后,毛泽东给86 岁高龄的著名画家齐白石写去一信,字里行间充满着敬老尊贤的谦和之情,还邀请他以无党派民主人士身份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国是。齐白石读信后兴奋不已。
为感谢毛主席的知遇之恩,1950 年国庆节前夕,齐白石从自己珍藏多年的国画精品中,挑选出一幅立轴《鹰》和一副对联赠给毛泽东。这两件作品均是他多年前所作的上乘佳作。其中《鹰》作于1941 年,对联是作于1937 年7 月的“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这次馈赠时,齐白石特意加上“毛泽东主席/庚寅十月齐璜”及“九九翁齐白石画藏”的题款。同时,还把自己收藏的一方端砚、一方歙砚和自己用了近半个世纪的一方发墨快而滋润、石质坚硬、视为传家宝的花岗岩圆石砚赠予毛泽东。
毛泽东收下这些珍贵礼物后,很是感动,便派人给齐白石送去了取自毛泽东工资或稿费中的一笔丰厚的润笔费,以示酬谢。
后来,毛泽东将齐白石送的这些礼物连同其他人送的许多珍贵礼品一律上交国库,由国家有关部门统一收藏管理。
湖北省蕲春县有一座海拔1244 米的云丹山,山麓附近的郑家山一带,盛产一种被称作“水葡萄”的优质稻米。用它做的饭洁白透亮,松软可口,香味扑鼻,而且营养特别丰富。
1951 年10 月,当地农民王金龙与王金和等人一起,为感谢党中央、毛主席并表达敬爱之情,就萌发了把优质水葡萄米当作“礼品”向毛泽东寄送的想法。人们一呼百应,纷纷找王金龙,找土改工作队,要求把自己家里刚刚收到手的新鲜水葡萄米寄给毛泽东。盛情难却之下,土改工作队答应了大家的要求,把各家拿来的水葡萄米,凑成整数寄到北京中南海,送给敬爱的领袖毛泽东。
50 斤水葡萄米寄出后的第46 天,王金龙到武汉参加湖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会议期间,湖北省领导张体学找到他说:“你们寄给毛主席的水葡萄米,毛主席收到了。毛主席委托中央办公厅给你们寄来了钱和信。”说着就把钱和信交给王金龙。王金龙收下了信,可说什么也不肯收钱,他着急地说:“没有共产党、毛主席就没有我们穷苦农民的今天,他老人家吃这么一点我们自产的大米还要付钱?不行不行,这钱我不能收,郑家山人都不会收。”当时毛泽东像刚刚发行,还远未传至县城。张体学见王金龙坚持不肯收下毛泽东寄来的米钱,就用这笔钱买了一大包领袖像交给王金龙,王金龙只好遵命,喜滋滋地收下了这份贵重礼物。
王金龙开完会回乡后先到了王金和家,迫不及待地一古脑儿讲述了毛泽东委托中央办公厅寄款复信的事。王金和高兴得像孩子一样合不拢嘴,拿起毛主席像翻山越岭送到郑家山家家户户。郑家山人高高兴兴地把毛主席像端端正正地挂在堂屋墙上,并奔走相告:“毛主席来到我们家啦!毛主席来到我们家啦!”
翌日,郑家山召开群众大会,王金和宣读了毛主席委托中央办公厅的回信:“……钱寄上,以后再不要向中央领导人寄赠任何物资,这是我们的党纪所不能容许的。”
建国初,毛泽东对西藏问题特别关注。每次达赖、班禅来京,毛泽东总在颐年堂会见他们。有一次,西藏头面人物托人送来一块金表,那表看上去金光闪闪,拿在手上沉甸甸的,含金量很高。
工作人员收下金表后,想要毛泽东把金表戴上,好让他把原来的旧表淘汰掉。
可是,毛泽东对金表毫无兴趣,吩咐工作人员说:“不换,明天就把这块表上缴特会室去。”特会室是专为中央领导同志管理经济的,也管礼品。
第二天,工作人员就遵命把这块金表上缴到特会室了。
1959 年9 月,毛泽东又收到一份寄自湖北鄂城县灵泉寺住持融广之手的礼物东坡饼。融广为报答共产党对被战乱所毁坏的该寺庙多次整修之恩,授命寺僧用最好的原料,采用传统工艺,精心制作了12 个当地名吃东坡饼,同时请鄂城县京剧团的同志代写一封书信,寄给毛泽东。
不久,毛泽东委托中共中央办公厅给灵泉寺写了回信,大意是
寺僧亲手精制的东坡饼已收到,现寄来东坡饼款,并向你们表示感谢。中共中央早有明确规定,禁止任何集体或个人向中央领导赠送礼物,希望今后不要再寄。
10 月份,融广住持收到中央办公厅的信件后,立即组织全寺僧尼传阅,并激动地对大家说:“毛主席如此廉洁,老衲佩服,佩服!”
此后,融广亲自将此信件用镜框嵌好挂在庙中大堂的右侧墙壁上,表达对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1959 年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耳闻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收了地方一些诸如水果、茶叶、丝绸等土特产后,十分生气。当天,他就将跟随他长征、时任江西省副省长的汪东兴召上庐山,指示道:你回来吧,主管第一办公室,你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风!汪东兴回到中南海后,通过调查研究、批评和自我批评,摸清收受土特产的具体情况,形成一份材料呈报毛泽东处置。毛泽东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的话你们就是不听,遇到暂时困难都过不去,脱离了群众,你们还是回到人民群众中去吧!”不久,在汪东兴的主持下,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人员调整。对情节较严重者,毛泽东不管这个人在他身边工作多年,仍果断决定将其调离中南海,另行分配工作。同时,为了挽回造成的不良影响,毛泽东还决定:凡是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收受的土特产,一律作价从他的稿费中向有关省、市退赔,共计3 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