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 《向阳处的花海》(31) 第三章-5 花海

开直言,广视听,理之萌也;甘谄谀,蔽近习,乱之象也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直到第二天早上十点,媒体才正式发表了发生在白水省嫩河市第二十三中学体育馆的坍塌事故。事件迅速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事故原因定性为建筑材料的违规堆积,又加上连日浸水增重后引发的坍塌。共造成11名人员遇难,她们是当时在馆内训练的初中部篮球队的10名队员和1名老师。

  这一天是个晴天,是连日阴雨后的一个难得晴日。聂权生没有上班,他选择请假陪在自己女儿身边。好友的不幸去世对女儿聂晴的打击非常大。聂权生的请假立刻获得了王行川的批复,要他先别管工作,好好休息。但尽管如此,聂权生仍不自觉地用手机反复确认着工作群中的事件进展,以及网络上发布的坍塌事故信息。

  随着相关信息在各大平台上的传播,整个嫩河市被浓厚的悲剧色彩所覆盖。事故也引发了本地家长对学校环境、教育安全的担忧。应急管理局立刻介入,通过设置屏蔽词、限制转发的形式,试图限制事件影响。但发布的信息已经在网络上发酵,成为一起受到举国目光关注的严重安全事故。



  聂权生并不意外。毕竟,这些孩子一定是谁的家人、谁的朋友。她们的无辜受难,冲击着人们对于现实的认知,对于学校的信任。“谁家没有孩子?”那名父亲的录像在网络上广泛的流传了一段时间,又迅速地消失。但他的质问却是那样沉重而又有力,他质问的是世道的不公,是世间充斥着的荒谬:大家总是说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但又是什么让如此的惨剧发生在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身上?聂权生扪心自问,如果事情发生在聂晴的身上,自己会怎么做?该如何去维护自己孩子生命的尊严?又该如何为自己的孩子讨回公道?

  思考了很久很久,他依然没找到能令自己信服的答案。

  在随后的两天里,处于事件中心的23中学校领导、教职工都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但嫩河市的市民和全国人民并没有忘记这场悲剧。即使23中的大门紧锁,这座学校的校门口也成为了人们寄托哀思的地方。以校门为中心,道路的左右摆满了白色与黄色的鲜花。23中周边的饮品店、鲜花店收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外卖订单,人们通过网络订购了孩子们爱喝的奶茶、水果、小零食和黄桃罐头。在白水,家家户户会给小孩子备几个黄桃罐头,黄桃罐头在过去作为水果的替代品,是父母们表达对孩子爱的一种方式。

  千千万万父母的爱都汇聚于这片花海之上,身着蓝色和黄色风衣的外卖员像辛勤的蜜蜂般在花海中穿梭着。这片花海也成为一座城市表达伤痛的方式、一个社会闪耀着人性与良知的光辉时刻。

  一位网友转发了她与外卖员的聊天记录,希望能够麻烦外卖员为购买的饮料插上吸管,为食物打开包装。外卖员是这样回复的:“您放心就好,我们自己也是有小孩的……”这些新闻,聂权生每一条都认真的阅读着,又眼睁睁地看着它们的图片加载不出,整条消息从网络上消失,最后甚至连“嫩河市23中前的悼念花海”都成为一条违反了相关法律、不包含任何信息的关键词。


  知道了这些事的聂晴哭着问他:“爸爸,为什么我们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不站出来表明态度?为什么纪念的花束不能摆在学校的操场上?为什么新闻里连她们的姓名都不能写上去,只有几个冰冷的数字?“悼念花海”究竟违反的是哪条法律?难道我们纪念死去的人也有错吗?难道当作什么都没发生就可以了吗……”聂权生红着眼睛听着女儿的哭诉,他很想回答,哪怕只是其中的一两个问题。他想要告诉聂晴,世界不应该是这样的。但是他所见的,却是比女儿眼中更加残酷、流淌着贪婪和欲望的泥沼。连他自己都深陷于这泥潭之中,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幕幕悲剧的上演。聂权生明白,这是因为这里的所有人都心甘情愿的扮演那颗齿轮,对于大船即将沉没的命运无动于衷。

  最终,聂权生张了张嘴,却没有发出任何的声音。

  ……

  时间回到现在。

  东方的天空已经露出鱼肚白。经过了几个小时的打扫,23中校门前的清扫工作终于步入尾声。聂晴看向在后座上沉沉睡着的聂晴,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恢复了这个年纪女孩子应有的活泼和开朗。看着女儿这久违的表情,聂权生大概能猜到她做了个什么样的梦。因为只有在梦的世界里,女儿才可以放下痛苦,与思念已久的朋友团聚。只有在梦的世界里,她才能再次成为那个对未来抱有无限憧憬的孩子。在那里与她们说笑、打闹,不用被现实的恐惧胁迫,无忧无虑的直到永远。


  聂权生已经为聂晴办好了转学手续,他打算让女儿离开嫩河、离开白水,去往一个远离伤痛的地方,重新开始她的校园生活。或许在那里,时间能够抚平她心中的伤痛;或许在那里,她可以再次遇到交心的朋友,重拾青春应有的样子。

  隔着车窗玻璃上细密的水珠,聂权生再次深深地望了一眼23中的校门。然后他发动起汽车,平稳的驶离市教育局的停车场,沿着永乐大街向西北方向行驶而去。在轿车的后视镜里,23中的教学楼越来越小,最终消失在视野中……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