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故土

三天的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旧金山的天气一如既往的好。徐二坐在飞往匹兹堡的飞机上,选了个靠窗的位置。碧蓝的海水映衬着蔚蓝的天空,几只不知名的鸟儿在远处掠过。他掏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又随手从兜里拿出在机场买的那本书——《Jeff Bezos and the Age of Amazon》。翻到一页,看到贝索斯的几句话:“When you're eighty years old, in a quiet moment of reflection narrating for only yourself the most personal version of your life story, the telling that will be most compact and meaningful will be the series of choices you have made. In the end, we are our choices.”

徐二沉默片刻,把这段话拍下来,发给了女儿和女婿作为告别的赠言。他自言自语:“人生就是选择。不同的选择造就不同的结局。如今的处境,无论好坏,都是选择的果实。”

想起远在山城的父母,徐爸今年84了,徐妈83。两人孤独地守着他们的老房子。每当提到过往,父亲总会将当下的不幸归咎于徐二,仿佛一切的选择都是儿子导致的。然而,徐二早已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与命运。多年来,他曾试图改变家人,渴望带给每个人幸福,但随着时间推移,他终于意识到,与其改变他人,不如先改变自己。或许等到他八十岁时,能平静地回顾自己的一生,接受那些选择带来的结果,而不至于有太多遗憾。

飞机已穿越云层,爬升到高空。身边的美国小伙子戴着耳机,专注地看着手机里的电视剧。机舱内的餐车经过,徐二想起航空公司那惯用的伎俩。几年前油价上涨,他们取消了免费的食物供应;如今油价下跌,却再也没有恢复那些原本属于乘客的待遇。资本的逻辑总是如此,一旦削减,便难再回头。座椅背上的娱乐屏幕也不见了,乘客们必须用自己的设备连接机上的娱乐系统。人人手持智能手机,时代变了。

徐二拿出老花镜,翻开那本传记,想看看亚马逊总裁贝索斯的选择与人生轨迹。书中的故事让他不禁回忆起自己三十岁时的决定。1994年,贝索斯辞去了华尔街的高薪工作,走进车库,开始了他的亚马逊冒险。他告诉父母,失败的可能性是70%。

同一年,1994年的重庆,"雾霾"这个词还未成为生活常态。嘉临江边的机器厂早已被薄雾笼罩。30岁的徐二,刚刚递交了辞职报告,决定去川外进修英语,准备自费留学美国。他对英语一直没有太多天赋。1980年高考时,幸亏英语仅占总分的30%,他才能考上重点大学。年级60名学生中,他排在第13,这个不吉利的数字总让他心头发紧。但他并不畏惧,因为在专业课上,他多次名列前茅。大学毕业时,他的英语仅得了58分,几乎不及格。那位教俄语出身的英语老师,最终还是给了他一个及格分。

21岁大学毕业,22岁时,他已经是中型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同届学生中第一个走上领导岗位。就在他人事档案回到重庆时,党委书记告诉他,中南局有意调他去培养为第三梯队。那时,徐二选择了留在家乡。两年后,他重回管理岗位,厂长对他说:“只要你愿意,职位任你挑选。”

徐二思索着,30岁的自己辞去一切去美国,是对的吗?成功的几率有多少?有30%吗?



螺丝螺帽 发表评论于
跟读, 写的好亲切, 联想到了我自己的经历
琴姐 发表评论于
很喜欢你写的文章,会持续关注你哦。
琴姐 发表评论于
人生只是经历,成功的定义因人而异,勇敢跨出了舒适区,便是成功!加油!期待续集!
登录后才可评论.